




8月的一天,一個電話打進了私人飛機俱樂部, “我若購買公務機,您會推薦龐巴迪挑戰者850還是灣流G450?” 打來電話的周先生告訴我們,由于之前自己有過幾次包機旅游經驗,因此對于公務機并不陌生,幾經篩選,周先生認為不論從外觀大小還是舒適度,龐巴迪公司的挑戰者850和灣流公司的G450兩款機型都比較適合自己,因而難以抉擇。
隨著公務機市場的火熱,想必有越來越多的客戶提出類似專業性問題。因此我們遍訪業內專家,查閱資料,在此機型榜中做一解答。
挑戰者850
龐巴迪挑戰者850由龐巴迪公司的支線飛機CRJ改進而成,它繼承了支線飛機寬敞的機艙和翼展,其機身也融合了大客艙公務機的舒適性和靈活性的特點。
該機型于2003年更名為龐巴迪挑戰者850。作為大機艙的公務機,挑戰者850由兩臺通用電器公司單發最大推力3960千克的CF34-3B1渦扇發動機提供動力。
挑戰者850的駕駛艙配備了柯林斯Pro Line4航空電子系統、INS、防撞系統、GPWS和WXR-840彩色氣象雷達。包括一個全數字化高度集成的電子飛行儀表系統,FMS和一個雙屏幕EICAS。
挑戰者850是一款獨特的、起源于支線飛機的公務機。 它是一種理想的大容量公務機,能承載較多人數的乘客團隊而保持機艙空間的舒適性,因此挑戰者850是大型公司的理想之選。
灣流G450
作為專注于做公務機的灣流宇航公司,G450型號公務機是在其早前生產的遠程公務機G400的基礎上研制出來的替代升級機型。相比G400,G450引入了更先進的駕駛艙技術,采用先進的電子飛行儀表系統,并且改善了客艙環境和舒適度,使航程進一步增加。
自從2001年4月首次試飛以來,灣流宇航公司4架G450試飛型總共已經進行了753次試飛。G450乘客座艙集現代性、舒適性和適用性于一體, 有3個可獨立調節溫度的區域,有100%的新鮮空氣,12個橢圓形全視野機艙,能夠獲得1.88米的最大座艙高度。
背景比較
從表格數據上看,灣流G450的數據在很多方面優于挑戰者850。從兩款飛機的動力性能上看,灣流G450不論發動機還是航電系統都十分優異。而采用大眾化發動機和操作系統的挑戰者850的動力裝置略顯一般。然而考慮到兩款機型的歷史背景,我們能看出究竟。由于挑戰者850的前身為支線客機,在設計該款飛機時就要考慮到其機身與各部件的適配性,這就限制了其作為獨立公務機廠商的設計標準,850的單側12窗擁有很明顯的特征,而較小的方窗很明顯地“反映”出其前身作為支線客機的“身影”,作為以舒適度和感官體驗為優先考慮的許多買家來說,這樣的設計顯得有些折損舒適度。然而有一點毋庸置疑,前身為支線客機的挑戰者850也將帶給人們更大的室內空間體驗。
相對于挑戰者850, G450的設計顯得更加開放。其單邊6個大圓窗十分顯眼,也可以為乘客提供更好的觀感。作為灣流旗下產品的特點之一,大圓窗的設計也體現在灣流公務機的其他型號中。
動力系統
作為公務機性能比較的依據,有業內專家介紹,公務機的發動機和航電系統作為公務機的重要部分反映著公務機性能的優劣。
灣流G450配備兩臺羅爾斯·羅伊斯Tay MK 611-8C渦扇發動機,最大巡航高度為12.50千米。目前G450的最大巡航速度904km/h,最大航程8061千米。
挑戰者850配備兩臺通用電氣公司的GE CF34-3B1 發動機,最大巡航高度為12.50千米,最大航速為850km/h,最大航程5206千米。
從數據上看,作為兩款機長和翼展不相上下的公務機,其最大航程的懸殊差距較為明顯。這也恰恰反映出其動力性能的差距。由于挑戰者850采用通用電氣公司的GE CF34-3B1發動機,其實力平平的動力性能自然無法和采用羅羅Tay MK 611-8C發動機的G450相比。因此動力性能上,挑戰者850的劣勢較為明顯。
航空電子系統
對于飛機制造商來說,擁有自己的操作系統會給公司帶來巨大的優勢。龐巴迪采用的是羅克韋爾科林斯的Pro Line 4系統,盡管該系統也被用于許多公務機中,然而其大眾化的性能不足以反映出它的優勢。反觀灣流公司采用的則是灣流公司自己生產研發的Gulfstream PlaneView 操作系統,因此從其機型設計上來講,G450更加靈活和人性化。
經濟考量
盡管G450在性能方面勝出,但從經濟方面考量,挑戰者850 大約2600多萬美元的價格要比G450大約3400萬美元的價格便宜許多,對于公務機購買者來講,二者的差價不是一個小數目,而對于公務機市場來講,挑戰者850的價格也將成為其巨大的優勢。
長期費用支出
公務機的購買并非一次性交易,作為公務機的基本環節,其飛行保養等一切費用都是購買者所需考慮的問題。從目前的公務機使用的直接成本上看,燃料費,機組小時費,降落、地面代理、飲食導航費用,日常維護、停機費用等各項費用都需綜合起來計算,以挑戰者850為例,其直接成本大概為平均1.8萬元每飛行小時,而G450的直接成本大約為2.3萬元每飛行小時。按照每年400飛行小時的使用時間計算,挑戰者850的年使用成本為632萬元,而G450的年使用成本為700萬元。
從數據上來看,與G450相比,挑戰者850的直接使用費用無疑也會為機主省下一大筆費用。然而單從運營成本上無法切實反映出兩款飛機的性價優劣,從數據上可以很明顯地看出G450相對于挑戰者850在很多項上的優勢,這也是為什么G450會被許多租賃公司接納的原因。作為租賃公司,其基本想法就是為包機客戶帶來最舒適的感官體驗,而G450的艙內配備恰恰契合了這一想法。
行業人士認為,如果不考慮經濟因素,選擇G450將獲得更好的感官享受,而經濟因素又是許多公務機潛在購買者最不易擺脫的因素。
在華保有量及機位
因為龐巴迪擁有支線飛機業務,在華飛機保有量超過灣流,因此航材備件數量、維修保養網絡等也是一個優勢。
其實作為由支線客機CRJ改裝而來的公務機機型,挑戰者850保留了良好的支線客機基礎,而較長的內部客艙和可以方便加裝的座椅也使其更加適合集團乘客的乘行。加上挑戰者850相對便宜得多,因此從性價比和經濟適用性的角度來看,一窩蜂購買灣流是不理智的。據了解,灣流G450最早要明年三季度才能通過民生租賃拿到現機,而挑戰者850目前在農銀租賃還有5個機位,明年初交付,從等待的時間上看,選擇挑戰者850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