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喜歡追逐城市的繁華與喧囂,也喜歡享受鄉村的寧靜與安詳,這二者似乎一直不能同時擁有,直到我來到了印度的齋浦爾(Jaipur)。那空闊卻并不曾遲鈍這座城市的心靈,無處不在彰顯其作為拉賈斯坦邦首府的輝煌。
沒有玫瑰的玫瑰城
和印度的其他古城不同,齋浦爾有著良好的城市規劃和筆直寬闊的大街。行走在城區街道上的人們,似乎置身于一望無際的桃花林中。滿眼的粉色建筑整齊排列,粉紅色的墻,粉紅色的窗,粉紅色的穹頂。夕陽西下,最后一抹陽光照射在高高的城墻上,整個城市如同夢幻般。
齋浦爾是以它的建立者——偉大的戰士和天文學家杰伊·辛格二世(Jai Singh Ⅱ)的名字來命名的。作為印度北部第一座規劃城市,這是一個攜手合作的結果,融合了杰伊·辛格的視覺想象力和他首席建筑師維德婭德哈爾·巴塔查爾亞非凡的專業知識。整個粉色之城被許多街道分成了規整的矩形,每一個矩形都有專屬的行業。
在1857年的印度民族大起義中,拉姆·辛格(Ram Singh)王公不遺余力地幫助了英國一方,隨之也在帝國中提高了自己的地位。在1876年,為了迎接威爾士王子(后來的國王愛德華七世),拉姆·辛格把整座舊城都涂成了粉色。印度傳統中,粉色是代表熱情好客的顏色。時至今天,齋浦爾所有居民都被法律約束要保持城市的粉色調。
齋浦爾有個好聽的名字——玫瑰城。據說那里曾經有過一個大型王室玫瑰莊園,后來王室衰敗,玫瑰莊園也荒蕪了。沒有玫瑰的齋浦爾仍然充滿浪漫色彩,粉色當之無愧地成為這個城市的名片,而粉色本來就能引起人們的無限遐思,甜美、溫柔、爛漫、青春、優雅……
居于鬧市就是在隱于山林
齋浦爾的河岸、林木與動物都獲得了足夠的機會與人相處。或許當你在集市上討價還價的時候,就會有一群淘氣的猴子跑到你面前嬉戲,你給它們一些吃的,吃完后它們又馬上向你追來。高大的樹上,宮殿的高墻以及茂密的叢林中,你會經常發現三五成群的孔雀。耀眼的陽光下,美麗的孔雀尾毛如扇面般展開,呈現五彩繽紛的色彩,使人驚嘆。
汽車、摩托車、自行車、馬車同在一條路上穿梭,中間還有黃牛、大象閑庭信步般地行走,空中到處是烏鴉和鴿子,再看看道路兩旁,還有三兩松鼠悠然嬉戲。
不遠處一座數百年歷史的古堡似乎已被人遺忘,依稀可見的壁畫和雄偉的身軀雖掩不住它昔日的輝煌,但斑駁陸離的墻壁和墻壁上的涂鴉只能低聲訴說著其今日的凄涼和無奈。
比城堡更吸引我的是旁邊的動物們。小松鼠抱著松果開心地吃著,猴子媽媽懶洋洋地給小猴子抓虱子,鴿子們神氣地在屋頂上走來走去。回程路邊,竟見成群孔雀和旁邊吃草的牛羊和平相處。更不要提城市里街上溜達的豬媽媽一家,滿地打盹的大狗小狗,在這里我見到了久違的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
面對這樣的環境,思考隱于市還是隱于林這個問題,又有什么意義呢?
穿越時空的宮廷恩怨
新舊交織的齋浦爾街道既豐富多彩,又嘈雜異常。公共汽車每天都在閃避閑逛的駱駝,從容不迫的人力三輪車讓摩托車無可奈何,無處不在嗡嗡作響的機動三輪車時刻在尋找顧客。在這種混亂中,齋浦爾光輝燦爛的往昔歲月就像一座平靜的島嶼,喚起人們對另一種節奏和另一個世界的向往。
那個風云際會的時代,古齋浦爾人平衡安全與發展的分量,盯住山下的風云,與外部世界修好。18世紀20年代時,他們移師南下,在離古堡11公里的平原上建設了舊齋浦爾。幾百年來,經過3次有計劃的建城和搬遷,保留了古城,發展了新城,奇跡般地留下了古齋浦爾、舊齋浦爾和新齋浦爾。我們在這里可以充分接觸到印度人的藝術和美感、心理和向往。
齋浦爾這座城池不僅僅是美學上的典范,其堅固的城墻使得居民免遭劫掠,吸引了眾多商人和小販聚集于此,從而進一步為這座城市的成長和繁榮做出貢獻。除了熱鬧的集市和充滿時代動感的街道,齋浦爾還有宏偉的城堡、奢華的皇宮、華麗的寺廟。冒險、英勇與救贖的場景,會穿越幾百年時空來到你的面前。
齋浦爾王宮是拉賈斯坦城邦臣服于莫臥兒帝國后興建的宮殿,如今馬哈拉加王族后人仍在此居住,是印度保存得最為完好的古跡之一。它建于1728年,由多個宮殿組成,單城門就有8個之多,建筑奢華,瑰麗奪目。
琥珀堡,當這座規模宏大、凸顯著荒涼、悲壯,又顯示著昔日光彩的古城展現在你的眼前時,你已經穿越了時間的隧道,回到了16世紀。那是一個廝殺征戰的年代,人們騎著馬、駱駝、大象在這里交鋒,這是個易守難攻之地。
琥珀堡、風宮、鏡宮這些受臥莫爾王朝風格影響的經典建筑都擁有幾百年的歷史。相信無論誰站在這些建筑面前,心情都無法平靜,思緒會在時代與瞬間中恍惚,在歷史與現實中徜徉,抑或在這里它們本就是同一個概念。
我們的行走總是戴著文明生產的面具,甚至在窮鄉僻壤,我們總希望把自己和平民區分開來。透過霧靄,看到的卻只有自己淡淡的影子。
愛遐想嗎?去齋浦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