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的市場遠遠沒有滿足需求,這需要政府創新調控手段,培育市場的力量。
在6月PMI回落至50.2之后,7月PMI繼續下降,至50.1,僅高于榮枯分界線0.1。這已經是PMI連續三個月下滑。而二季度GDP7.5%、M2增長規模以及CPI的回落,種種跡象在警示中國經濟走低的風險。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早前于6月5日表示,2012年中國可能有必要實施規模高達4萬億元人民幣的政策寬松計劃,以挽救頹勢。
審批在加快
事實上,所謂的“四萬億2.0版”早在4月份經濟數據公布之后就已流傳于坊間。距離2008年年底出臺的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過去近四年后,5月2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牽動著市場觀察者的神經。
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為此后的穩增長與經濟刺激政策的出臺定下基調。會議強調,正確處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三者的關系,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根據形勢變化加大預調微調力度,提高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積極采取擴大需求的政策措施,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創造良好政策環境。
“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是根據目前形勢變化下的政策應對之舉;“預調微調力度的加大”意味著穩增長的結構性調整舉措將開始發力,政策調控的重心將向穩增長傾斜。
盡管新華社否定國際揣測中國會出臺“2.0版的4萬億刺激計劃”,發改委也出面說明不是2.0版的4萬億投資拉動,但是4月份以來各類大項目的審批明顯在加快步伐。
各地官員進京拜會的車輛將三里河的小胡同(國家發改委辦公地)填得滿滿當當。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4月,黑龍江撫遠、新疆石河子、甘肅慶陽、重慶江北等機場建設項目獲得發改委基礎產業司批復。而內蒙古阿拉善盟通勤機場、四川阿壩紅原機場的環評報告也獲得批復。此外,目前國內有50個城市公布修建地鐵。廣西防城港與廣東湛江總投資達1300多億元的兩大鋼鐵項目也獲準立項。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所研究員楊志勇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4-5月份開始的國家發改委批準項目增多,有很多項目事實上本來早就已經報批的,只是之前國家相關部門沒有批準?!?/p>
進入7月,政府對于經濟刺激政策的熱情顯得越發高漲。
7月16日,浙江省寧波市下發了《市政府關于推進工業經濟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的若干意見》,26條新政內容涉及清費減稅、擴大投資、調整結構、科技創新、要素保障、營造氛圍等六個方面,充當了新一輪經濟刺激政策的排兵。
時隔一周,鄰省的南京市緊隨其后。7月23日,南京市發布《市政府關于進一步擴大內需拉動消費的若干意見》,出臺一系列擴大內需、拉動消費的政策,涵蓋投資拉動、房地產消費等10個方面。
7月26日,湖南省長沙市對外宣布,2012年重大推介項目195個,總投資額達8292億元,以期推動經濟結構調整,激活潛在市場需求。據了解,投資的“四十”重大項目包括“十大片區建設”、“十大基礎設施”、“十大中心鎮”和“十大產業項目”,涉及民生、綜合交通體系、城市設施體系、新型城市化布局、產業發展等領域。
貴州也不甘落后。據了解,《貴州省生態文化旅游發展規劃》于8月份公布,從各地上報的2382個項目篩選出總額3萬億元左右的重點投資項目,初步提出規劃10個國家級重大項目、50個省級重大項目和200個省級重點項目。
不是2.0版
與龐大的投資規模對應的是,并不那么龐大的財政收入。貴州2011年財政收入為133億元,而這一輪旅游文化產業規劃的計劃投資額為3萬億,接近2008年國家的投資規模。盡管貴州發改委官員已經澄清3萬億為10年的投資總額,但平均每年約3000億元的投資額,在專家的眼中,依然是不能承受之重。長沙市2011年僅為688億的財政收入,如何承受8000多億元的支出?
經濟學家郎咸平在其微博上評論稱:“這情況就好比給病入膏肓的病人猛打強心針,最終會在短暫興奮后,陷入更深的危機,這些亂投資又得老百姓買單?!?/p>
葉檀對于新一輪刺激政策的反對聲音尤為強烈:“對于納稅人而言,經濟刺激政策一個顯而易見的負面影響是,當全球當中國重啟寬松貨幣政策、經濟刺激政策時,必然意味著債務的貨幣化,未來中國的企業尤其是地方投融資平臺、鐵路、公路債務將越來越龐大,負債率超過60%的警戒線,再過兩三年,我們可能又會看到一波銀行補充資本金的融資大潮,看到企業債、公司債、垃圾債漫天飛舞,會看到高速公路繼續以種種理由延期收費,會看到通脹以種種不同的方式蠶食紙幣價值?!?/p>
專家反對新一輪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的出臺有其歷史根由。2008年底出臺的四萬億的后遺癥至今余音在耳?!吧弦惠喌暮筮z癥還正在解決中,新一輪調控開始之后,解決起來又變得很困難。”楊志勇說,“地方政府的地方債規模大概11萬億元,再加上政府直接發行的國債6-7萬億,跟GDP規模相比,在全球來說負債的比例較低。個別地方存在風險,但不構成系統性風險。但現在地方債成問題,是因為很多地方債務跟土地連在一起,目前已經沒有投機性購房需求的情況下,還在打壓投機性購房,控制商品房的購買。解決需求的途徑就是增加供給,但地方建保障性住房,進行融資,卻又不能像商品房那樣獲得財政收入。因此,地方政府的財政負擔更重。同時,保障性住房保障了,就不應該再去調控商品房。地方政府就沒法擁有充足的現金流,政府的收入與支出的比例就會出現失衡。”
“上次金融危機的突然來襲,中央政府推出大規模刺激政策,為了維護大家的信心是有幫助的,到后來調控采取限購,又沒有跟進對應的配套措施,所以才導致調控陷入了僵局。最重要的是在調控的過程中,培育市場力量。”楊志勇告訴本刊記者。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卻不簡單重復。3年多前,美國的房地產信用風險的聚集滋生了次貸危機。金融海嘯瞬間來到中國,于是才有了“4萬億救市計劃”。而這次不再是迅猛的疾風驟雨,是更加漫長與復雜的經濟衰退周期。
“這一次經濟刺激政策的路徑與上次明顯區別。這是在總結上次4萬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更有選擇,更有針對性的局部調整?!眹倚畔⒅行念A測部研究員祈京梅告訴《中國經濟信息》,這次各地的經濟刺激政策出臺“不是對2008年四萬億的簡單重復,政府也不可能再投資前傳統淘汰的產能落后的產業,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也會更加理性和謹慎地對待各大項目。這次是在新的基礎上對新興高科技領域的投入來帶動經濟的增長?!?/p>
政府如今不再高調挺進“鐵公基”,在“調結構”和“促內需”的大背景下,符合經濟轉型的新興產業成為各地的熱點。
區域化分工
2012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22709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8%。上半年地方GDP增長呈現兩重天。其中,中西部省份的GDP增幅普遍保持在兩位數,快于全國平均增速,而東部地區的增速則為個位數,廣東、上海、北京墊底,分別為7.4%、7.2%、7.2%。北上廣地區的增速回落則為經濟調整騰出了空間和時間,而中西部地區的快速增長則更多的為承接東部產業轉移與發揮后發優勢提供了歷史性機遇。
東部地區經濟增速的回落,西部地區經濟步入快速增長,會使中國整體經濟增速回落在一個合理空間平穩運行。
增速的分化與經濟刺激政策的分化,更易形成全國的經濟梯度發展的格局。此次,東部地區的經濟刺激政策與中西部地區的政策呈現出差異化分工。
此次的地方政策都結合了自身特點。東部地區如南京的關鍵詞是促內需,就拉動房地產、汽車、文化體育娛樂與教育消費等方面提出30條的具體意見,主要突出培育消費熱點、優化消費環境及加大政府扶持。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培育房地產消費市場,南京市政府計劃,加大保障房建設力度,并在年底前發放10億~20億元住房公積金貸款支持保障房建設,確保年底8萬套保障房具備分房選房條件。
針對民營中小企業居多的情況,寧波市政府出臺的26條新政則主打清費減稅,力挺工業企穩回升。新政中的確“自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三年內對小微企業免征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等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行政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對小微企業收取的服務收費和會費,減按60%收取”,寧波還安排專項科技經費,支持企業設立研發機構。此外,“市本級財政從2012年起3年內每年統籌安排1億元中小微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用于支持中小微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發展?!?/p>
中西部地區由于消費能力有限,更側重于用投資拉動。比如,長沙市的經濟刺激計劃,則主要用于民生項目、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實體經濟的發展。貴州投資主要用于旅游項目。而東部地區的方向則主要為調整產業結構、保民生、促消費。
調控需創新
祈京梅告訴本刊記者:“這次更多市場化的經營項目,地方政府的融資途徑和方式更多樣化,有的企業也自有資金,有的是民間資本,銀行貸款。”2008-2009年的大規模地方債余音未消,銀行與地方也將采取更加謹慎的措施去綜合考慮項目的可行性。
不過,“這樣也會給宏觀調控造成新的壓力,一些項目通過市場化手段解決融資途徑,對地方來說可能是區域經濟的發展需要,但從國家層面來說,卻是不予以鼓勵的項目。這樣就可能形成控制權的減弱,區域化的經濟個體需求與國家需求的錯位。
資金的來源和去向在上一輪經濟調控中留下了太多思考?!安贿^,現在要評估區域的經濟刺激政策對全國經濟的影響和效果還為時尚早,有待觀察?!逼砭┟繁硎?。
對于地方刺激政策的前景,楊志勇則表示很難樂觀?!斑@一次4月開始強調穩增長,要吸引民間資本,目前為止除了梳理一些政策以外,政府要思考為民間資本的健康發展還做了什么?”
楊志勇感慨,“在目前這個階段,住房和汽車依然是帶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源于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國正在進入汽車社會。過了這個階段之后,重心自然會轉向第三產業,但現在的調控是遏制住這種需求。目前很多爆發出來的都是剛性需求,這說明我們的市場遠遠沒有滿足需求,需要政府創新調控的手段?!?/p>
政策審批的程序和方式以后都應該進行調整。讓企業自己去把握市場機會。此外,與其找項目、找支出,還不如直接減稅,效果會更直接?!笆紫葘κ窍M稅的減征,對財政收入影響較?。黄浯危瑐€人所得稅免征額還有減少的空間;再次,企業的增值稅、營業稅的起征點還可以大幅提高,原來2萬規模的企業納稅不多,營業稅應該由2萬提高到5-10萬。企業所得稅也可以采取一些減稅的措施。此外,新推出的營改增,一方面是完善稅制的需要,一方面也帶有減稅的性質。”楊志勇告訴本刊記者。
江西賽維已經成為上一輪光伏大躍進的遺存,如何避免在新興產業形成新一輪過剩,如何創新調控手段是不可回避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