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賣汽車還不如賣白菜!” 低迷的汽車業,讓一位奔馳經銷商大吐苦水。
盡管奔馳、大眾等國際汽車品牌仍在華“攻城掠地”,但一連串壞消息,已引起那些唯中國市場馬首是瞻的全球車企決策者們高度警覺。
廣汽本田給全國多家經銷商下發了一封通知,要求相關經銷商停業整頓和啟動退出程序。統計顯示,5月份共有4家廣本經銷商啟動退出銷售網絡,另8家經銷商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停業整頓。
廣本經銷商無論在華銷售業績還是盈利能力,都較為優秀。退網事件折射出經銷商的無奈境遇。
“可能你想象不到,如今賣汽車還不如賣白菜!” 低迷的汽車業,讓一位奔馳經銷商大吐苦水,“賣一輛會賠幾十萬元。”汽車流通協會一位內部人士表示,經銷商難過的時代正在來臨。“他們面臨著史無前例的現金流緊張及管理難題。”
逃離北上廣
一份調研報告顯示,2009年中國有84%的經銷店盈利,2011年,下降到63%。虧損經銷商則從2009年的6%增加到2011年的20%。也就是說,每5個經銷店就有一個虧錢。
事實也許更糟。
一位經銷商集團內部人士表示,旗下有二十幾個品牌,幾乎都不賺錢。尤其是自主品牌,受到沖擊最大,該品牌已令他們萌生退網之意。在大勢消退的市場下,合資品牌和進口品牌經銷商的日子也不好過。按照年初計劃,東風日產2012年將沖擊100萬輛的銷售目標,但其上半年只完成了45.48萬,完成率為45.48%。一位經銷商透露,東風日產經銷商最低毛利潤不到1%。
更讓他們對未來擔憂的是,廣州也于今年7月開始汽車限購,“這對于汽車企業和經銷商都有很大沖擊,”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副秘書長崔東樹擔心,限購政策會進一步摧毀汽車市場,“可能造成汽車增速在今年三季度再次探底。”
北京限購后,超過90%受訪經銷商上半年銷量同比下滑,其中24.3%的受訪經銷商銷量下滑50%至70%。如今,北京庫存周期30天以上的經銷商已從之前的22%上升到32.5%。這其中自主品牌銷量影響最大。北京限購后,市場份額由2010年的19.8%下降至去年上半年的10%,半年份額下滑了近一半。已經有不少自主品牌經銷商因不堪重負陸續退出了渠道。在汽車經銷商看來,北京的昨天就是廣州的明天。“逃離北上廣”正成為汽車銷售渠道的普遍共識。
多極矛盾
7月13日,大眾汽車宣布今年上半年在中國市場總計銷售了130萬輛汽車,同比去年的110萬輛,同比增長17.5%。盡管大眾對這成績喜不自禁,但經銷商卻愁云壓頂。
事實上,廠家增速過快已經對我們產生很大壓力。“如今大眾的擴產對銷售渠道來說并非好事。“屆時,廠家會把銷售任務壓下來。主機廠(整車生產廠)的原則是‘好馬拉快車’,屆時業務會壓給我們這些經銷商”。該經銷商表示,由于現今沒有相關政策限制汽車廠家布網密度,導致廠家在同一地區無限制的擴大銷售網絡,經銷商的利潤被忽略。實際上,隨著汽車業的漸冷,大經銷商正感到一種新的壓力。“如今地方政府不再像以前熱衷汽車行業。“我們現在拿了授權,卻從地方政府那拿不到地。”
汽車行業的困境持續多久沒有答案,但大經銷商們不愿坐以待斃。
小經銷商不振的業績,為經銷商兼并重組提供了好時機。汽車分析師張志勇表示,他已經了解到多家經銷商在預謀兼并重組。“未來一段時間,更多小經銷商的倒閉,并且在合適時間的重組,會讓經銷商市場集中度更高。”一位經銷商表示,目前汽車流通協會前百家占據了經銷商市場份額的70%,經過今年的淘汰洗牌,這個比例會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