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動畫設計》課程,學生能更深入得了解三維動畫的整個制作流程,從最初的劇本創作、繪畫設計稿、模型制作、動畫調節到最后的動畫輸出,將之前所學的知識綜合應用。這是學生第一次制作完整的三維動畫短片,為以后深入創作出完整的三維動畫短片打下良好的基礎。課程中重點培養學生在專業方面的綜合技術能力和一定的創新意識及實踐動手能力,課程在三維動畫及影視動畫等多個行業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如何上好本門課程,如何培養學生的技術能力和創新能力、及實踐動手能力,是現在重點考慮的問題。
走出傳統教育、教學模式,真正做到“學中做”、“做中學”
本課程注重啟發式教育,通過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項目為導向”組織教學,使學生深入了解三維動畫的多種制作流程。一味的傳統普通高校的模式不適用本課程,這對學生的技能培養是相當不利的。本課程的教學方法應該更靈活,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教師采用指導教學法、合作學習教學法和自主學習教學法進行實踐授課,在學生參與實際動畫制作的過程中,鼓勵學生提出質疑,與教師展開討論,讓學生自己思考得出結論。
以“項目為導向”組織教學,通過任務驅動,將三維動畫制作流程引入教學過程中。
本課程采用開放式課程設計,注重未來工作與就業環境相結合,注重對學生三維動畫制作能力的培養,因此,在課程的關鍵環節均設置了大量可操作性的練習,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也逐步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思維方法和工作習慣。
本課程注重與產業行業相結合,在教學中融入現代三維動畫制作理念,強調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我國高職教學所針對本課程的行業標準很模糊,院校與企業距離較大。個人認為強調生動、直觀、交互性的課堂教學,突出課程形象化的特色。
考核方式是大家一直爭論的問題,本課程采用答辯考試方式,能夠全面考察了學生在三維動畫制作過程中的動手實踐能力。
教學安排的改進
實踐作品進度檢查表。本人為課程設計了一個《實踐作品進度檢查表》,記錄作品制作的每一階段的完成程度、遇到的問題等。教師按階段檢查作品進度,及時發現重點或普及性問題,及時在課堂上進行講解。這種查漏補缺也會引起學生們的共鳴,激發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良性競爭。
課程中值得重視的問題。多數學生能夠按照課程要求完成前期的工作,有個別學生前期工作準備的不是很充分,態度不夠認真。有些同學學習時比較死板,掌握工具但不會變通,對于軟件的使用存在思維定勢,遇到沒有參考的例子就不知道從何處下手,有一部分學生惰性太強,前期的基本功還不是很扎實。注意把握學生作品制作進度,加強學生管理。
提高學生能力。課程授課過程中要繼續實例操作及理論講解,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建議在此課程開課前,先讓學生學習表演相關的知識。同時加強對學生的監督效力,提升學生自覺學習的積極性,盡量避免學生拖沓混日子的現象發生。
合理利用教學資源。重視理論講述和影像資料的有機結合,在此基礎上提供大量的相關內容網絡資源以供學生深入研討。
答辯考試的優勢。答辯考試其實是一個通用的考核方式,主要能考察學生對整個項目前期各項準備工作的完成情況,包括劇本情節是否豐富、完整,主題突出,劇本是否有著鮮明的戲劇沖突、結構簡潔,是否有一定的新意角色、場景設計把握準確,符合劇本需求。角色、場景的設計是否新穎、風格統一,符合項目后續建模要求;故事版鏡頭銜接是否準確,關鍵動作是否清晰等。對于大綱內容中的主要知識點掌握,學生對于Maya動畫相關知識和命令操作掌握是否熟練,主要體現在學生能否在規定的考試時間內對試卷命題作出準確的回答。具體考察角色動作的重量感和表現力,以及短片制作的質量。
現在的動畫市場蒸蒸日上,動畫人才的需求量急劇增加,但動畫行業失業率和就業率卻十分不穩定,所以一定要加強院校與企業產學研合作,以“項目為導向”組織教學是先行軍,將三維動畫產業與實際教學結合。而真正能做到“學中做”、“做中學”教育形式,是教學改革中的重中之重。拓寬學生專業視野、培養學生對動畫的興趣;提高學生表達、交流與協作的能力;掌握相關專業實踐技能;滿足就業要求,做到學以致用。嘗試未來工作與就業環境相結合,強調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為學生就業打好基礎。
(作者單位:大連東軟信息學院)
[1]劉 娟,三維動畫設計課程的教學與研究[J].文教資料,2011.05
[2]蘇玉慧,《三維動畫制作》實訓教學方法試探[J].商情,2010.05
[3]韓曉華,三維動畫的發展動態[J].光盤技術,19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