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的載體是課堂、基點在課堂。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和學生年齡特點、心理特點變化等因素,如何在發揮傳統講授式教學模式優勢的同時,克服其以“教”為主的弊端,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進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就要突出“雙主體”,抓好“三環節”。
突出師生“雙主體”的積極能動作用
教師和學生是教學實踐活動的主體,也是科學規律認識活動的主體,承認教師的主體地位與承認“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并不矛盾。課堂教學必須突出“學生為學習主體”、“教師為教學主導”的指導思想。
把課堂教學作為師生共同建構知識的過程。任何學習都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學習者不是被動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動地根據先前認知結構有選擇性地知覺外在信息,建構當前事物的意義。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作為擁有不同知識經驗背景的個體,他們會在溝通與合作中進行知識的共享、心靈的碰撞,形成“學習共同體”,共同建構知識的意義。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權威,學生也不再是被動的受體,而是兩個主體在共同探究知識、建構知識。
把課堂教學作為學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過程。課堂上,不能把學生看作無知無能的被動接受體和只能接受教師指令的工具,而應把學生看作有著獨特個性、鮮活生命力的個體,他們有著自己的真情實感,有著自己判斷是非的能力,有著自己的知識經驗,有著自己的成長背景,教師所要做的不是從外部強制地灌輸知識,讓學生原封不動地“克隆”出這些知識,而是從內部激發他們的求知欲,使他們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體驗學習的苦與樂,形成健康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把課堂教學作為師生交流互動的過程。長期以來,傳統的課堂教學活動自覺或者不自覺地遵從著“教師權威”、“知識本位”和“精英主義”的價值取向,否定了教學在于溝通與合作的本質,剝奪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地位和權利,教學隨之成為單方面的活動。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教學歸根結底是一種交往行為,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必須在課堂上綜合把握各種信息,注重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課堂成為師生共享知識、交流情感、溝通心靈的美好過程。
突出抓好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關鍵環節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說:“一堂好的語文課,存在三種境界:人在課中、課在人中,這是第一重佳境;人如其課、課如其人,這是第二重佳境;人即是課、課即是人,這是第三重佳境”。作為一線語文教師,既要發揮傳統課堂教學的優勢,又要及時關注教育發展的時代趨勢,突出抓好教學“前設計”、“中設計”和“后設計”三個環節,不斷提高提升教學質量。
教給學生方法,提高課前的預習效率。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精辟地指出“在精讀指導前,得先令學生預習”。課前預習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而且有利于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情況,增強講授的針對性,更好地發揮好主導作用。一要讀通課文。學生初讀課文時,指導他們注意隨手畫出文中的生字、詞,把課文讀通,對全文獲得一個完整的、初步的印象。二要帶著問題讀書。“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指導學生帶著問題讀書,能啟迪思維,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帶著問題,學生邊讀邊思,問題解決了,課文內容也就理解了。三要多讀精妙處。文章寫得精彩的段落、章節,可以讓學生反復朗讀、仔細品味,從中體會作者的運筆之妙。四要認真思考。要求學生在對課文初步了解的基礎上,再思考一下,哪些問題還不太清楚,需要在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講、及時請教。這些問題,有的可以直接在書上做記號,有的最好書面寫下來。
精心設計教案,改進課中的教學方法。課堂教學是師生之間有效互動的生成過程。學習過程中,學生問題愈多,好奇心愈強,興趣愈濃,注意力就愈集中,思想就愈活躍。備課中,教師不僅要有教學方案的設計,還要在教學方案中為學生的主動參與留下時間和空間,為教學的動態生成創造條件;設定教學目標要講究彈性設計,不能僅僅局限于認知,還應該涉及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留出師生發揮創造性的空間。課堂教學中,特別要注重發揮教師和學生的“雙主體”能動作用,摒棄枯燥乏味、平鋪直敘的做法,把陳述式教學變為問題式、啟發式、趣味式教學,積極引導學生去提問、去思考、去琢磨,鼓勵引導學生積極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和回答問題,用富有感染力、能調動學生情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教學的啟發性、趣味性,形成老師和學生互動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加深理解和記憶。
注重督促檢查,創新課后的作業設計。大量的純知識性的、機械性的、重復性作業,不但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而且容易使學生對語文課失去興趣。結果是作業完成了,生字沒有記住,音調繼續讀錯,沒有理解的字、詞、句照樣不理解,完全達不到鞏固、消化、運用所學的知識的目的。因此,教師在作業布置上要體現藝術性,在作業設計的靈活性、綜合性、趣味性上多研究、多思考,做到少而精,避免多而繁。具體操作上不能老是讓學生讀幾遍和抄幾遍字、詞、句,而應根據課文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不能老是讓學生三番五次地抄做過的作業和課文,而應根據小學生心理和生理特點設計一些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探索新知欲望的作業。
(作者單位:甘肅省金昌市金川區
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