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初中學生提出了明確的閱讀要求: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養成默讀習慣,有一定的速度,閱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鐘不少于500字;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范圍,拓展自己的視野。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
《新課程標準》同時也明確了必讀書目:《駱駝祥子》、《繁星春水》、《朝花夕拾》、《愛的教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說明課外閱讀在語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依筆者在平時的閱讀教學及對學生必讀書的指導經驗,我想應做好以下幾點:
養成默讀和整體認知的習慣
默讀可以加快閱讀速度,實驗表明,朗讀每分鐘最快約200字,而默讀每分鐘最快可達800字左右,甚至還會更多。因為默讀時,文字信息不必經過聽覺而是直接由視覺接收,速度遠遠高于朗讀。同時,要改變讀書時一個字一個字地看的習慣,這樣的讀書,會嚴重影響和降低閱讀速度。采用整體認知的方式,既能加快閱讀速度,又不會影響對作品內容的理解。所謂整體認知,即一瞬間辨認一個短語,甚至一個句子,整體理解它的意思。這樣,無疑會大大提高閱讀速度。那么如何培養學生默讀和整體認識的習慣呢?使學生熟練地運用默讀方式,我的做法是:
采用限量法。在一定的時間內限定讀完一定數量的讀物,不允許延長或減少讀物的數量。譬如,我常利用上課前5分鐘對學生進行限量默讀的訓練,最初選定的書目是短小文中的一本——《愛的教育》,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快速地默讀其中的一則內容,然后同桌之間進行復述。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逐步提高了學生閱讀的自覺性,漸漸地養成速讀的習慣和準確、協調、熟練、靈活的默讀技巧。另外,加之閱讀內容符合學生特點,學生的閱讀興趣較濃,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向《繁星春水》進軍了。
采用比賽法。在同一時間、地點,讓學生默讀同一材料,看誰讀得既快又好。我仍利用上課前5分鐘時間,規定了閱讀的內容,如《朝花夕拾》中內容短小的散文,《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初中課本中的,我先從此文入手,因為文章大家比較熟悉,搞起比賽來,就可以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自動找差距,提高速度。從此文進而《阿長與山海經》到《無常》,這樣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再通過測試了解,就能在訓練中逐步培養學生的默讀習慣。
掌握漢語的搭配習慣,瞄準句子的骨干
漢語句子中,語序和詞的搭配習慣有一定的規律,如“發揚”常與“傳統”、“精神”等搭配,構成動賓短語。掌握了這些搭配的組合習慣,閱讀活動就會變得輕松流暢。這是因為閱讀作品或材料中出現的字、詞、句越是在讀者的意料之中,認識和理解的難度就會越小。掌握漢語的搭配習慣的同時,還要瞄準句子的骨干,一個句子的重點往往是句子的后半部分。例如:“美國總統肯尼迪能以每分鐘2000字的速度閱讀小說和新聞報紙。”這個主謂句中,陳述的對象是“美國總統肯尼迪”,它表達已知的信息,是句子的主語,而“能以每分鐘2000字的速度閱讀小說和報紙”則是這個句子的重點,它是傳遞新的信息,是句子的骨干。閱讀時,其它部分可一閃而過,目光應主要集中在句子的骨干部分。這樣,閱讀速度就會大加快。讓學生瞄準句子的骨干,這要在平時的訓練中逐步培養,除了講清講透語文課本中句子的結構、運用及詞的搭配等語法知識以外,我還有意在必讀書中找例子,找語段,利用上課時間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訓練。
例如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我找了這樣一個語段:“保爾在全場歡呼聲里走下講臺,朝會場里安娜和塔莉亞坐著的地方走去。他很快的和幾個人握了手。朋友們擠了擠,讓保爾坐下,塔莉亞的手放在保爾的手上,用力緊緊的握住它。安娜的眼睛睜得很大,她的睫毛在顫動,她的眼光里含著驚喜的神情。”當投影片顯示這一語段時,學生們爭先恐后,紛紛要求能上臺表演,我也充分利用學生們的積極性,因勢利導地在找主干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進行默記比賽,看誰講得又快又好。比賽一結束,我在投影片上又顯示這樣的語段:“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他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在同學們充滿激情的朗讀中,我不失時機地提出了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
學會預讀和瀏覽
預讀就是當你拿到一本讀物時,可以先看開頭的一部分,接著看以后各部分和各段的開頭一句,然后將最后部分或最后兩段逐字逐句讀完,這樣可以避免把時間花在實際上你并不需要閱讀的那部分文字上。同時在拿到讀物時,還不要忘了讀內容提要,這樣,在你閱讀時似乎有一條線索會把你選擇的零散內容串聯起來,形成一個整體。瀏覽就是讀書時視線快速地移動,掃視讀物上的每一行字,但要注意每一行中少數幾個重要的字,這樣,能使你迅速地得到一個總的印象,能節省一半的閱讀時間,它可以擴大知識面和了解最新信息,從而發現對自己有用的資料,以便需要時進行查找。預讀適用于閱讀長篇作品,能使你讀一篇文章僅用通常閱讀所需時間的十分之一左右。瀏覽適用于閱讀短篇作品和內容簡單的文章以及需要泛讀的書。
總之,學生學會了閱讀的方法,這等于給學生的課外閱讀長上翅膀,任他們在知識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作者單位:陜西富縣羊泉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