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 《衛報》
2012年11月12日
兩種制度,兩個危機
在同一個星期,兩個超級大國的領導人被確定:奧巴馬和習近平。唯一的區別是,在周二投票之前我們不知道下一任美國領導人會是奧巴馬。而與之相對比,我們早已知道習近平將會成為中國共產黨的下一任領袖。
哪一個超級大國會越來越強大?哪一個超級大國在經濟和政治制度上面臨更深層次的危機?這也許有些矛盾,但是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中國。
在規模上、發展勢頭上,以及帝國對“財富與權力”的饑渴度上,中國比美國相對強一些。但是中國也有更深刻的系統性問題。美國的問題是赤字和債務。這些都被美國的媒體曝出,而中國的媒體則不可能充分地報道中國存在的問題。
危機可以推動改革或革命,但這種日益緊迫的改革一旦發生會不會導致西式的自由民主?也許這些結構性的問題更容易向國外轉嫁來發泄民眾的憤怒。
編譯:西林
美國 《大西洋月刊》 2012年11月6日
艱難的信息公開
十月底,中國公民在寧波抗議一個擴建石油工廠的有爭議的計劃。寧波抗議是大量類似公共事件中最近的一個。在那里,大批中國公民走上街頭,有時采取暴力,以反對他們認為會影響其健康和環境的有爭議的工業項目。
這些大多數來自中國城市中產階級的抗議者們的焦慮,主要源于政府向他們掩蓋計劃的事實。國家行政機構在健康和環境標準上的決定通常并不公開。一般而言,當地政府獎勵、倡導和管理產業的決定都是暗箱操作的。
今天,公民們可以通過政府機關網站上的表格和在線平臺來進行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事實上,有些人已經利用了這個權利。根據2003年的官方數據,130萬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是在省一級進行的,其中85%的申請得到允許。但是一些激進分子、律師和大學教授認為政府信息公開的成功并非如此。
機關通常不會回復政府信息公開的申請。當他們做出回應的時候,有時會引用看起來主觀武斷甚至虛偽的理念。例如,一部2010年的法規要求省一級環保部門披露主要排放二惡噁英的企業。31個部門中只有4個進行了披露。即使收到了政府信息公開的申請,剩下的27個部門中,沒有一個提供信息。
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者們表示有些部門直接掛掉電話,另一些申請者表示一些部門將他們的信息作為國家機密拒絕披露,聲稱披露這些信息會危害社會穩定。一位不愿意公開姓名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者表示,一個省級部門有目的地提供不相干的文件。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呢?國務院指導方針里提到,如果同一個公民不止一次提交相同的申請,那么部門可以不回應。當申請者發現文件是無關的,再一次提交信息的時候,該部門可以援引這則指導方針來拒絕申請。
當然,過去幾年引人注目的群體性事件的大量出現,并非沒有引起領導者的注意。然而,他們實際上仍然被束縛著,直到完成權力交接。
編譯:少初
英國 BBC
2012年11月14日
聚焦軍委會
不像他們的前任,新的中央軍事委員會成員從未以革命者的身份,而是以職業軍人身份參與戰爭。“他們的主要目標是軍事效益,而不是受關注的政治或者意識形態。”夏威夷東西方研究中心教授丹妮·羅伊說。
由于中央軍事委員會退休年齡的要求,新任的中央軍事委員會成員大都在1950年代出生,1960年代末加入人民解放軍。因此這些新成員大都因為太年輕而沒有任何直接的戰爭經歷。僅有一名成員——張又俠曾經以一名基層官兵的身份參與了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
羅伊教授說,一些分析家認為缺乏戰爭經驗會增加他們的自信,這會使中國更容易采取有風險的對抗性措施促使對手開戰或者讓步。新一屆中央軍事委員會還必須勝任現代軍事外交。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薄志月解釋說,僅有一名成員馬曉天上將擁有對外軍事交流的經驗。
編譯:修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