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是對立的元素相互匹配以提供均衡和協調的感覺,自然界的萬物都要遵循平衡原則,攝影中構圖所要遵循的原理之一也是平衡。我們在拍攝過程中,通過取景框將不同的視覺元素組合到同一畫面內,使之構成一種平衡,能夠達到協調的視覺效果,其實很多一眼看上去很舒服的攝影作品,都是畫面平衡的結果。
1、“四平八穩”的平衡
畫面中的水平線、地平線以及垂直線,在構圖時與畫面的邊緣線保持平行或者垂直,整個畫面就會顯得平衡、穩定和踏實,否則就會出現傾斜失衡現象。譬如海岸線的水平線,建筑物的垂直線是否平直,是驗證一幅作品好壞的最基本標準,如果失去了平衡,便會在視覺上帶來極不舒服的感覺。因而,我們也可用“四平八穩”來形容水平線和垂直線與畫面的邊緣平直。
2、對稱結構的平衡
當處于畫面兩端的物體在各方面均等相同時,稱為對稱平衡,對稱平衡具有靜止性和穩定性。但對稱平衡相對活潑生動的不對稱平衡,會顯得較為呆板和僵化,而且也背離了黃金分割構圖法則,但運用到不同的攝影作品中,卻會因為這種平衡結構帶來畫面的均衡,使作品產生向外的擴張力。
對稱平衡除了平行結構的對稱外,還可以利用水面的倒影,擴散開的漂亮云層,物體的陰影等來制造具有上下對稱的結構布局。
3、主體外形的平衡
穩定性強的外形能給畫面帶來更好的平衡感,反之,則會使畫面的平衡感被削弱。在所有的圖形中,三角形穩定性無疑最好,其次是方形,而圓形的穩定感則最差。圖形的穩定性完全取決于它底邊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接觸面積越大穩定性則越強。
4、色彩搭配的平衡
色彩中的冷暖色調以及顏色深淺程度,也會極大影響到畫面的平衡結構。在視覺上,冷色調比暖色調顯得更重,深顏色比淺顏色顯得更重,當畫面中的暖色調和冷色調,或者深顏色和淺顏色在數量上相同時,畫面便會出現失衡現象。這時,可以充分運用這種色彩上的視覺差,結合主體要求,更好地安排不同色調在畫面中的比例,使其達到平衡。
6、明暗分布的平衡
攝影就是光影的藝術,一幅作品的明暗程度,就如同色調和色彩一樣,也會對畫面的平衡造成較大影響,明亮的色調比灰暗的色調顯得輕快,明色塊相對暗色塊,在畫面中的份量就顯得較輕,而暗色調越深,則會顯得越重,通過對畫面中的明亮和灰暗進行合理分配,可打造出不同的平衡效果。
7、動靜虛實的平衡
動靜和虛實的平衡關系,由于虛與動缺少了質感,相對靜與實的東西,變得更輕,這種組合運用在很多作品中,動與靜、虛與實在畫面中形成一種彼此關聯的互補,使它們相互之間達成一種理想的平衡結構關系,呈現出藝術化的效果。通常情況下,動態虛的平衡比靜態實的平衡更具有趣味性。
7、數量組合的平衡
在拍攝以點為主要組成部分的作品時,常常會遇到數量對稱結構上的多與少現象,如果不能很好地安排畫面中的數量分配,則會造成整個畫面的失衡,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根據畫面的情況,安排多個小的組合來對應單個大的,以達到數量分布上的平衡感。
8、不同元素的平衡
將很多彼此毫不相關的元素組合到一起,可形成相互有趣的互補平衡關系。譬如點與線、人與物等等,通過將這些元素在畫面進行合理組合安排,使這些原本互不相關的東西,形成了視覺上的平衡,這種平衡不但會相互產生作用力,并且還會帶來視覺上的聯想。
9、刻意營造不平衡
這期主要講的是平衡,平衡也是相對的。在譬如建筑設計、人物肖像、人文紀實、微距等更多的攝影題材中,對于平衡的要求,就遠不如傳統的風光作品那般要求苛刻和嚴謹,由于風光作品更強求前景中景和后景的均衡布局,以達到對畫面平衡分配的理想化結果。但很多攝影題材,也包括一些風光作品,有時還會有意放棄這種平衡結構,刻意制造甚至放大畫面的不穩定感,來滿足作品所要表達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