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夏天,對雛菊來說,最重要的是它美麗的白色;對雨來說,最重要的是它總濕漉漉的;那么,對寶寶來說,最重要的是什么?——當然是盡情地嬉戲與玩耍。可一不小心,受了傷該怎么辦呢?
“那次小齊在幼兒園的體育課上摔倒了,眼睛被割了個口子,情況看上去很糟糕,而且流了很多的血。但醫生卻說,情況并沒有看上去那么嚴重……”
“我很少因為寶寶受傷而感到慌張,直到有一次,小家伙偷偷吞下了我的補鐵劑。我知道那東西是危險的,我一般都把它放在寶寶拿不到的的地方。可沒想到偶然一次疏忽卻帶來這樣一個結果,好在我立即撥打了120,并嘗試通過自己的急救常識幫他轉危為安。”
根據美國安全委員會的調查,每天到急診科看病的1億病人當中,約有1/3是兒童或青少年。意外傷害是1歲以上寶寶健康方面所要面對的首要問題,它幾乎比所有疾病加起來引發的死亡還要多。
家長一定要學會兩種急救方法,即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通常,在常溫下,呼吸、心跳完全停止4分鐘以上,生命就危在旦夕;超過10分鐘,就很難復蘇。無論出現多么嚴重的情況,如果寶寶呼吸、心跳都很不規則,即將停止或剛剛停止,當務之急就是要設法依靠外界的力量幫助寶寶呼吸,以維持血液循環。
原則二 預防殘疾
如果寶寶發生撞傷時,當懷疑可能造成骨折,送往醫院時一定要用門板之類的平板抬送,一旦在急救時處置不當,很容易遺留殘疾,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很多家長常常因為缺乏這方面的常識或疏忽大意,反倒造成寶寶的病情加重,比如讓寶寶隨意走動、背或抱著寶寶去醫院等。發生意外后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家長必須掌握的。
原則三 減輕痛苦
意外發生后,家長首先要做到冷靜、動作輕柔、語氣溫和,以免自己的不良情緒感染寶寶,對接下來的急救處理產生恐懼心理而不配合治療。同時,盡可能通過一些急救措施來減輕寶寶的痛苦。也可以通過不斷地跟寶寶說話來轉移他的注意力。
當意外發生時,首先要采取正確的急救方法,同時撥打急救電話120,將寶寶送往醫院進行及時的救治。
家庭急救護理方案
割傷或擦傷
通常割傷比擦傷造成損傷的部位更深,出的血也會更多,多半是由銳利的物體,如剪刀、金屬片、鉛筆等刺破皮膚及下層組織,造成的傷口。如果受傷情況過為嚴重,還需要對傷口進行縫合。寶寶受傷后,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判定傷口的嚴重程度,如果只是輕微的割傷,可按照以下步驟進行處理,反之則需要立即送往醫院。
1 拿一塊干凈的布或醫用紗布直接壓在傷口至少5分鐘以上。過早地停止按壓反而會導致更多的出血。如果5分鐘之后,仍有血流出,則需要再一次地按壓。
2 用肥皂水清洗傷口,仔細檢查有無污垢和碎片,然后再將傷口周圍的皮膚輕輕蘸干。涂抹抗菌類藥膏,并用消過毒的繃帶(醫用繃帶)蓋住傷口。
3 每天更換一次繃帶,如果繃帶濕了或臟了則要隨時更換,直至傷口完全愈合。
4 如果發現傷口感染了,比如傷口周圍發紅或腫脹、有膿液流出,則需要立即送往醫院處理,以免傷口進一步感染。
5 止血帶的使用會切斷通往四肢的血液循環,造成的問題可能比傷口本身的問題還要大。如果寶寶的傷口一直有血流出,家長可以用一塊毛巾敷在上面,一直壓住,直到把寶寶帶到醫生面前為止。
燒傷、燙傷
燒傷、燙傷幾乎伴隨著寶寶的整個童年,大多數的情況下,如果得到及時且成功的醫治,都不會留下永久性損傷。燒(燙)傷可以是由火、化學物質、被加熱的物體、液體或電引起的。較為嚴重的燒(燙)傷可能留下疤痕或者導致休克,必須立即送往醫院治療。
輕度燒傷的處理方法(包括1、2度燒傷)
1 將受傷部位置于冷水或冰水中浸泡約10?20分鐘,或直到寶寶感覺疼痛減退為止。
2 輕輕洗掉皮膚上的污物,如熱油、化學物質,或其他沾染物。
3 用干凈的紗布輕輕將傷口周邊蘸干,注意盡量不要弄破水皰。
4 用紗布或無菌繃帶將傷口輕輕覆蓋住,以免受到細菌的感染。對于傷口過于疼痛的寶寶,可服用醋氨酚或布洛芬來減輕疼痛。
5 不要在傷口上使用含油脂類藥膏如:凡士林。這些產品會減慢愈合速度,并增加感染的幾率。另外,有一些老人會建議將水皰挑破,這樣做也是不科學的,同樣會增加感染的風險。
重度燒傷的緊急處理
1 將寶寶從危險的環境中移出。
2 撥打急救電話120。
3 檢查脈搏及呼吸是否規律,必要時進行心肺復蘇術。
4 觀察寶寶是否出現休克,并將他的腿抬到高于心臟的位置。
5 用冷且濕的毛巾或布料覆蓋傷口,以緩解疼痛。
6 給寶寶蓋一層毯子保暖,在醫護人員到來之前,不要給他喝任何液體。
頭部受傷
當寶寶的頭“砰的一聲”撞到堅硬的物體上也許這時家長的心也跟著“砰的一下”,無論這聲音是來自摔倒在沙發上,還是從秋千上滑落下來,都會讓家長們緊張上好一陣兒。幸運的是,極其輕微的撞傷和瘀傷并不會對寶寶的健康帶來任何影響。
如果寶寶出現以下情況,需要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頭部受傷后哭泣超過15分鐘,仍舊無法安撫;
受傷后失去意識;
有血從耳道或鼻子里流出;
寶寶在坐、爬、走的時候身體明顯失去平衡;
寶寶不記得受過傷這件事;
出現了嚴重的頭疼;
寶寶兩眼瞳孔的大小不一樣;
寶寶不斷出現劇烈的嘔吐。
頭部受傷處理方法
如果寶寶意識模糊……
1 盡量保持平靜,立即撥打急救電話(120),并跟寶寶待在一起。
2 將寶寶的頭部、頸部和身體固定不動,可以借助毛巾、毛毯或外套把身體墊起來,不要變換他的姿勢。
3 不斷地詢問他一些最基本的問題,比如你是誰?你叫什么名字?媽媽在哪里?以判定他是否失去意識。
如果寶寶意識清醒……
1 在受傷后的2個小時內,留意寶寶的一舉一動,并頻繁檢查他的雙眼瞳孔大小是否一致。
2 敦促他盡快躺下來休息一下。
3 盡量只讓他喝一些水,直到幾個小時后沒有出現嘔吐,再讓寶寶進食其他食物。
骨折
如果寶寶在跌倒時情況比較嚴重,關節不能自由活動,這個時候,家長就需要立即帶寶寶去醫院進一步確診,并及時治療。
寶寶骨折可能出現的狀況:
受傷的時候能聽到或感覺到突然折斷的噼啪聲;
活動受傷關節或肢體時會感覺劇烈疼痛;
受傷處出現腫脹,皮膚表面呈現傷痕;
受傷關節明顯變形。
寶寶骨折處理方法
1 根據以上狀況判斷寶寶是否骨折,哪怕只有一項符合,也要立即帶寶寶去醫院。
2 將骨折的部分固定住,不要進行任何的清洗工作,也不要碰觸傷口。
3 如果只是四肢受傷,可自制夾板進行固定。其做法是用木板或雜志作為夾板,用毛巾或浴巾作為襯墊,用領帶或腰帶小心地將夾板綁起。但不能綁得過緊,以免阻礙血液循環。
4 進行緊急處理后,帶寶寶去就近的醫院進行治療。
扭傷或拉傷
一旦寶寶學會走路了,很快地他就會跑、蹦、跳,還有摔倒。除了會出現N次的割傷、瘀傷、刮傷以外,他還要忍受扭傷和拉傷。不過這種情況很少發生在小寶寶身上,因為他們的韌帶和肌肉要比他們的骨骼更為強壯。
什么時候該去醫院?
疼痛很劇烈
關節紅腫
無法將關節彎曲
寶寶無法走路或只用一條腿來負擔體重
無法正常的活動手或手指
以上癥狀也標志著寶寶有可能骨折了,所以需要帶寶寶去醫院進行確診。
適用于軟組織受傷的RICE規則
當寶寶帶著扭傷或拉傷的關節回到家時,家長最好嚴格遵守RICE規則,以幫助寶寶盡快恢復。
Rest(休息):別讓寶寶繼續使用已經受傷的關節,敦促他最好坐下來或躺下休息一下,以便于配合接下來的急救治療。
Ice(冰敷):用冰塊或冰袋置于患處10?15分鐘。假如腫脹沒有消退,間隔30分鐘以后,再冷敷10分鐘左右,直到腫脹消退為止。冷敷可以止痛、止血以及消腫,讓寶寶不會那么難受。
Compression(施壓):對關節施壓有助于消腫。用彈性繃帶將受傷關節包裹住,要包結實,但不能過緊,這會導致皮膚變青,造成刺痛或麻木。
Elevation(抬起):將受傷的肢體抬高,以控制局部的內出血、腫脹和疼痛。家長可以準備幾個枕頭或靠墊將寶寶的胳膊或腿撐起來。
牙齒受傷
據統計,每年約有200萬顆牙齒在意外事故中被撞掉或撞壞,但同時90%的“牙主”可以通過及時正確的治療讓自己的牙得以幸存。
挽救牙齒緊急策略
時間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家長把牙齒完整的保存了下來,并在30分鐘之內帶寶寶去看牙醫,則有可能將牙重新植入回去。建議家長最好提前對就近的牙醫診所位置、電話以及是否能夠實施此類手術做一個初步了解。
如果只是部分牙齒被撞掉了……
1 用大力將牙齒退回原位,不要清洗牙齒,并立即帶寶寶去看牙醫。
2 使用醋氨酚來幫助寶寶減輕疼痛。
3 用一塊干凈的紗布壓住患處止血。
如果是整顆牙齒掉落,則要將牙齒放進牛奶里,并立即送到牙醫那里。切記:不要清洗這顆牙,也不要碰觸牙根。如果找不到牛奶,也可以用干凈的毛巾將其裹住。
手指夾傷
日常生活中,看似平淡無奇的物品反而會對寶寶造成意想不到的傷害,比如門、窗、抽屜、鐵閘等,就很容易弄傷寶寶嬌嫩的小手。
手指夾傷急救方法
1 安撫寶寶情緒,并觀察受傷處是否有出血,一旦出血就要及時進行止血和消毒。
2 冰袋的使用可以緩解寶寶的不適,同時還能起到消腫止痛的作用。家長用毛巾包裹住冰塊敷在患處10分鐘左右,如果未有起色就間隔半個小時,再來一次。
3 如果傷口流出紫色的血或傷口周圍出現腫脹,說明很可能骨折了,需要立即送往醫院治療。
4 如果傷口出血不止,可將寶寶受傷的手抬高超過心臟,以緩解疼痛并有效止血。
5 在治療期間,最好讓傷口避免沾水,以免引發感染,不宜愈合。
鼻子受傷
盡管小家伙們看上去并不是很強壯,但一場激烈的打斗仍舊會帶來不小的傷害,而這些傷害往往都出在鼻子上。一旦寶寶因為鼻子受傷出現腫脹、黑眼圈或鼻子彎曲,甚至是呼吸困難,這時候就需要帶寶寶去見一下醫生了。
家長該怎么做?
寶寶的鼻子由于被擊打而受了傷,可立即使用冰袋來減輕腫脹并把出血降到最低限度。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千萬別把冰袋直接貼在寶寶皮膚上。正確的做法是用毛巾裹住冰袋敷在寶寶的鼻子上。
醫生會怎么做?
如果寶寶的鼻子出現隔膜偏離或鼻梁骨斷了,醫院首先會進行X射線拍片檢查受傷情況。然后根據情況決定是否要進行人工復位。治療后,將鼻子包起來,以防止其受到進一步的損傷,同時有助于適當地愈合。通常鼻骨骨折在經過治療后可以完全恢復,并不會出現任何變形。但對于鼻腔隔膜嚴重偏離或彎曲,還無法拉直,導致寶寶出現呼吸困難,就需要進行外科矯正手術了。
燒傷的類型
1度燒傷:最常見,最不嚴重。只是損傷了表皮層,導致變紅或掉皮,一般不需要治療可自行痊愈。
2度燒傷:損傷到皮膚的真皮層,傷口周圍皮膚會腫脹起來,鼓起充滿液體的水皰。2度燒傷通常都會很疼,但經過治療后一般不會引發感染或留下疤痕。
3度燒傷:最為嚴重的燒傷,會破壞皮膚的所有皮層,甚至擴展到更深層的組織,燒傷部位看上去呈焦黑狀。由于神經組織同時受損,在愈合的進程開始之前,許多3度燒傷常常沒有痛感。
《母子健康》溫馨提示
如果寶寶疼痛難忍,也可讓他按照使用說明書上的劑量服用一些消炎止痛藥,如布洛芬等。當寶寶不再感到疼痛時,就可以嘗試恢復正常的,但非劇烈的活動。對于輕度拉傷,一般疼痛和腫脹會在1?2天內消除;較為嚴重的,會在4?6周內完全消除。如果不是這樣,那就要帶著寶寶去醫院檢查一下了,以避免出現并發癥和永久性損傷。
寶寶流鼻血的處理方法
1 讓寶寶保持坐或站的姿勢,并讓他的身體微微前傾,看上去就像在聞一朵花,這樣血就會滴出去,而不是落入咽喉中。
2 家長用拇指和食指緊緊捏住寶寶鼻子的前端,使鼻孔閉合,促使寶寶用嘴巴呼吸。
3 保持這個姿勢10分鐘,期間不要松開鼻子,哪怕是為了想看看血有沒有止住也不行。
4 10分鐘以后,如果還有血流出,就再次施壓10分鐘,直至止血成功。
5 如果寶寶鼻子是因為被擊打而導致流血,可用冰袋進行冷敷,以減輕疼痛。
6 在止血的過程中,盡量讓寶寶保持安靜和鎮定,以免他過于活動而導致再次流血。
7 對于大一些的寶寶,可嘗試讓寶寶按照以上的步驟自己進行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