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過度使用抗生素的話題似乎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關心和重視。在我做家庭醫生的這10年里,見過各種不同的病人和疾病。當寶寶耳部感染或感冒去醫院就診時,多數家長希望醫生給他們的寶寶開抗生素藥物。
寶寶常患的疾病,如傷風、感冒、耳朵和鼻竇感染或支氣管炎等,如果我的診斷是病毒感染,而不是細菌感染時,我不會開抗生素,而是針對病情會給他們一些非處方藥,希望病情得到緩解和治療。很多人都對我的診斷和解釋表示放心,但也有不少病人表示失望甚至憤怒,因為我沒有滿足他們需要抗生素的期望。這是導致醫生與病人之間不愉快的一個非常常見的原因,尤其是兒科醫生和家庭醫生與寶寶家長打交道時。那么,什么時候寶寶真正需要抗生素呢?
簡單的答案是:多半時候都不需要。讓我們拿普通感冒做例子:低發熱、輕微咳嗽、流鼻涕的普通感冒癥狀通常是由某些病毒,而不是細菌造成的。多數寶寶這些典型病癥會持續3?4天,通常咳嗽在許多天后最后才解決。黃色或綠色的鼻涕一般被認為是“警告標志”,但這并不意味著這是細菌感染,它只意味著你身體的白細胞在對抗感染,而這又極有可能是病毒。因此,這一類病毒感染的疾病,多數情況下,抗生素是無所作用的。
抗生素濫用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如果沒有對癥下藥,可能會導致一些副作用,如腹瀉和皮疹,或更嚴重的過敏反應,如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此外,抗生素濫用可導致寶寶身體出現抵抗抗生素的抗體,影響他們真正需要抗生素時的藥效。在中國的醫院和診所,這是個大問題,抗生素的使用,尤其是靜脈點滴,比其他國家高出多倍。
美國兒科協會和美國家庭醫學會一致認為,抗生素的濫用是兒童疾病治療的嚴重問題,抗生素被危險地、過多地用來醫治簡單疾病,尤其是耳部感染。多數情況下耳部感染是病毒引起的,因此在寶寶耳部感染的時候,你會發現使用了一個星期的抗生素卻沒有看到寶寶的癥狀有明顯好轉的跡象。
作為醫生,目前最重要的是努力地說服患兒或他們的父母,抗生素僅是針對嚴重的細菌感染才有效果。但對病毒無效。另外,我建議家長在醫院購買抗生素之前最好等待24?48小時,如果寶寶病情明顯加重,那么家長可以選擇給寶寶服用抗生素。這或許對家長和寶寶雙方都有利,一方面它給家長多一點時間觀察病情,同時也給寶寶一些時間自己恢復。
抗生素濫用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如果沒有對癥下藥,可能會導致一些副作用,如腹瀉和皮疹,或更嚴重的過敏反應,如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此外,抗生素濫用可導致寶寶身體出現抵抗抗生素的抗體,影響他們真正需要抗生素時的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