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剛過,市場上蔬菜價格就上漲了70%多,據專家預測,今年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仍舊會保持在3%以上。既然錢存在銀行只有貶值的份兒,怎么才能讓錢生錢?為此,環球人物雜志記者走訪了幾位投資專家,請他們針對人們熟悉卻頗為糾結的3個領域指點投資理財的迷津。
房產能保值
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年初公開表示,今年房價可能會下跌25%,未來3年內跌幅有可能達到50%。因此,“家里有空房子趕快賣掉”。不過,理財專家劉彥斌卻不這么認為:“盡管樓市上漲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不能說今后投資樓市是最好的選擇,但是2013年房價肯定不會跌,樓市的保值功能是不容置疑的。”
劉彥斌的理由有3個:第一,中國的城鎮化在穩步推進,而城鎮化的過程就是農民進城,這部分人都要在城里安身立命,所以,一定需要大量的房地產資源;第二,民眾的購房潛力依然巨大,盡管國家一再進行調控,但房地產的價格并沒有下降,反而在2012年底有所上升,這是因為國家調控政策讓很多人長期持幣觀望,年末傳出了房價要漲的小道消息,一貫持有“買漲不買跌”想法的人就開始集中買房,導致樓市小幅回暖,價格上漲;第三,呼聲很高的房產稅在2013年不會大面積推行,因此不會對房價造成沖擊。
不過劉彥斌承認:“從目前樓市的投資價值上看,其保值功能多于增值功能。因為從長期看,樓市肯定是增值的,但是樓市合理的增值幅度是10年內翻一番,分攤到每一年,投資收益并不是很高,所以其投資價值不是特別大。”
那么,如果非要投,買什么樣的房子好?劉彥斌說:“就北京而言,平均房價不高是因為市區內房子的高房價,被遠郊迅速增長的相對低價格的樓盤拉下來了。然而,越是遠離市中心的住房,房價就越不穩定,因為郊區的土地不是稀缺的,配套設施也跟不上。因此,那些交通方便、小區成熟的房源價格不但不會降,反而會上漲。”他建議:“有條件投資北京房產的人,不妨優先考慮四環以內的房產。”
對于郊區房產,劉彥斌認為也不是不能購買。“郊區的房子從長遠看,也具有保值功能。”但如果想借助郊區房價猛漲而在短期內大賺一筆,可能不會如愿了。
黃金能避險
黃金投資一貫被當作資產保值的重要渠道,現階段更是有越來越多的人將實物黃金作為直接儲藏對象。在上世紀90年代,黃金的價格大概在每克80元到120元之間浮動,但是到了2013年1月16日,每克千足金的價格為338元。也就是說,黃金目前的零售價是20年前的近3倍。
北京市黃金交易中心首席分析師張磊告訴記者:“上世紀90年代黃金的投資屬性沒有完全被市場發掘,尤其是中國黃金市場開放較晚,當時的黃金只被人們當作加工首飾的原料,投資黃金的意識還沒有普及,所以形成了目前黃金價格中等水平的局面。2013年黃金市場仍將延續寬幅震蕩走勢,在國際經濟形勢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的前提下,黃金資產仍是避險首選。”
但也有人質疑,2012年,很多專家一致看好黃金的投資功能,結果金價上漲幅度并不明顯,2013年黃金還值得投資嗎?張磊對此回應道:“黃金投資的魅力主要體現在其穩定性上。在周邊市場大幅波動時,黃金市場更猶如資金的避風港,能夠很好地保證資金購買力的相對穩定。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黃金的作用會有所不同,要根據當時最主要的影響黃金價格變動的因素進行判斷。2012年黃金價格的核心影響因素,是各國央行發行紙幣引發的對貨幣貶值的預期。具體來說,用主流貨幣美元標價的黃金價格在2012年平均上漲了7%,但中國國內黃金市場整體漲幅僅為1.8%,這里面包含了人民幣升值的因素。”
對于2013年的金價,張磊做了這樣的預測:“2013年黃金價格有望突破每克395元的2011年歷史高點,但過程可能相對曲折,很難出現持續上漲,多呈現區間震蕩行情。”一般來說,金價在每年的前兩個月往往是年內價格的高峰。隨著中國農歷新年結束,黃金價格會出現一定的滑落。每年7、8月基本為年內的價格低點。9月開始金價會有一輪升勢,10月又進入波動調整期,一直延續到次年。
百姓該如何做黃金的投資?“實物黃金投資是中長線投資方式,主要目的是為了用硬通貨規避紙幣迅速貶值的風險。當然,黃金首飾是不能算投資的。如果做實物金條投資,投資、回購兩個環節的費用占金價的3.6%左右,顯然不適合短線頻繁買賣操作。所以,投資者不用太關注日常金價的波動,這只會帶來更多的困擾。我們要相信,時間的價值會在中長線投資中顯現。”
而對于那些對價格波動比較敏感、風險偏好較高的投資者,張磊認為可以適當介入黃金期貨交易。“這類杠桿交易產品更加適合短期價差交易,回報和風險都比較大。投資這類產品需要投資者有較好的黃金投資基礎及操作水平,以及很好的資金管理能力及風險控制能力。”
另外,投資者也可以購買題材型黃金制品。這類產品的價值往往體現在題材升值空間上,并不完全取決于材料本身的價值。比如熊貓金幣,在全世界都能夠通兌,其硬通貨屬性非常強大。“在投資的時候需要關注的是:發行單位的權威性、發行數量、題材本身、工藝復雜程度等因素。”
股市最值得期待
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在1月16日公開表示:“盡管股市在2012年表現不盡如人意,差不多只有3.17%的增長,但進入2013年后,前半個月漲了2.5%左右。我記得在2006年的時候,市場猛漲了130%,2007年又漲了97%,金融危機出來之后降了65%,曾經是大起大落的情況。但現在總體來說,整個市場越來越穩定了。”
這一觀點與劉彥斌不謀而合。“我對股市投資情有獨鐘。因為我沒有那么多錢,所以我沒辦法投資房產和黃金,但是我長期持有一些藍籌股,前幾年股市形勢不是很好的時候,我一直在低價吸納,現在一些股票已經解套,開始盈利了。我的觀點更加樂觀:股市在2013年會非常牛!2013年,隨著中國的經濟形勢繼續企穩,GDP能夠達到8%以上。大環境好了,股市自然就好了。所以,我建議大家投資股市。”巧的是,持這一觀點的還有很多私募基金經理,他們私下里都向記者表示,非常看好中國股市,今年投資股市一定不會吃虧。
股市中的股票很多,投資哪些板塊也是很有學問的。劉彥斌長期研究股市,認為2013年表現最搶眼的一定是銀行板塊:“中國工商銀行公布的2012年前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實現凈利潤1856.02億元,同比增長13.28%。另有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四大國有銀行凈利潤總計5757億元,相當于日賺21億元。”
而在近期大盤的反彈中,銀行股確實是異軍突起,成為領漲板塊。記者統計發現,2013年新年首個交易日中,16只銀行股中11只股價創出近一年來的新高,占比近七成。從一年來的漲幅看,民生銀行上漲47.50%,漲幅居首,僅有華夏銀行年漲幅為負。“長期以來,銀行股被嚴重低估,比平均14倍左右的市盈率低了很多,所以銀行股的上漲成為必然。”
除了銀行板塊外,劉彥斌認為保險板塊和地產板塊也是2013年的生力軍。“地產股前面說了,房地產行業是城鎮化的支撐之一,所以肯定非常有潛力;另外就是保險板塊,今后老百姓會慢慢轉變觀念,變被動買保險為主動買保險,保險行業的發展是大勢所趨。”
綜合來看,如果一定要排個順序的話,劉彥斌的建議是這樣的:“2013年投資,首選股市,其次是黃金,最后是房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