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天清早,瑪麗去樓下拿報紙,突然看見一個流浪漢模樣的老人朝她的信箱走去,拿起《紐約時報》匆匆瀏覽后又放了回去。一連幾天都是這樣。
這天早上,老人正看得出神,瑪麗走了過去,問:“先生,您需要幫助嗎?我已經觀察好幾天了,您每天都準時來看我的報紙。”老人驚慌地抬起頭,然后嘆了口氣。
老人名叫韋恩,15年前曾是收入頗豐的中產。后來,他因為一個歡場女子,拋妻棄子,最終為了滿足女子的欲望,因詐騙罪被判入獄10年。出獄后,韋恩沒臉回家,只好一個人流落他鄉。
不久前,韋恩聽朋友說,在《紐約時報》上看到有人登尋人啟事,尋找失散15年的父親韋恩。他沒錢買報紙,于是就每天來翻看瑪麗的報紙。
瑪麗聽罷,冷冷地說:“想不到,你是個負心漢。”韋恩痛苦地說:“我知道,但我也想念我的親人啊!” 瑪麗說:“你不覺得說這些太晚了嗎?”韋恩嘆了口氣,步履蹣跚地走了。
他落寞的背影觸動了瑪麗。她追上去:“你不是想知道真相嗎?打電話問問報社就行了。”老人紅著臉說:“可是,我怕搞錯了。”瑪麗掏出手機:“我幫你打。”電話接通了,可編輯說從沒登過這個尋人啟事。韋恩黯然地說:“我就知道,他們不會找我。”說著,臉上露出極度失落的神情。瑪麗安慰他:“你把電話號碼留給我,要是我在別處看到了,立刻通知你。”老人喜出望外:“真的嗎?你真是個好心的姑娘。我沒有電話,就留我朋友的電話吧。”
半個月后,瑪麗突然在《紐約時報》看到一個醒目的標題——“尋找失散15年的父親韋恩”。她興奮地大叫:“上帝呀,真的是他!”瑪麗很快找到韋恩。可當他們來到紐約時報社,工作人員聯系上他兒子戴維時,卻得知他在國外出差,3天后才回來。原來,戴維在好幾家報紙登過尋人啟事,《紐約時報》是剛登的。
3天后,戴維風塵仆仆地趕來。瑪麗迫不及待地撥通了韋恩留下的電話:“你好,韋恩呢?戴維就在我身邊,快讓他接電話。”誰知,對方嘆了口氣:“韋恩3天前就離開了。”瑪麗愣住了:“去哪兒了?”那人說:“我也不知道。臨走前,韋恩說他已經很滿足了。”
戴維失望地離開了,他說還要繼續找父親。瑪麗沒告訴他電話的全部內容。其實,韋恩不久前被查出已是癌癥晚期,他打算結束自己的生命。當聽說兒子正在找自己時,心中涌起了希望。他想知道,這么多年過去了,自己是否獲得了原諒。而今,他可以沒有遺憾地離去了。
晚上,瑪麗撥通了一個深藏心底已久的電話,哽咽著說:“爸爸,你在哪?”就在半年前,瑪麗的父親犯了和韋恩一樣的錯。后來,她聽說父親摔斷了腿,一個人躺在醫院。瑪麗曾發誓這輩子不會原諒父親。但此刻,她改變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