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在備考時會做很多的預測題,但很少能命中當年的高考題。其實,雖然我們無法命中題目,卻可以命中解題規律和知識原理。不管生物試題如何靈活多變,考查的知識及解題方法技巧是通用的。本文帶同學們看看如何利用舊知識、舊方法來解答新題。
一、求親本基因型不確定時的遺傳概率——不變的配子基因頻率法
在涉及群體遺傳或者當親本的基因型有多種可能時,使用親本產生的基因頻率的方法來求遺傳概率。具體的方法是:雌性或雄性親本基因型有多種可能時,分別分析其產生含不同基因的某種配子的基因頻率,然后根據題目對子代的要求求出相應的基因型頻率,再根據基因型頻率求出相應的表現型頻率。
二、多種遺傳病遺傳概率與表現型比例的計算——不變的先分后合原則
①(A+G)/(T+C)等非互補堿基的和之比在整個DNA分子中為1,兩條互補鏈的比例互為倒數;
②(A+T)/(G+C)互補堿基的和之比在整個DNA分子及兩條互補鏈中的比例均相等;
③兩個非互補堿基之和占整個DNA堿基總數的一半。
四、同位素示蹤標記DNA復制過程的有關實驗探究——不變的DNA半保留復制原理
【異題同解】此題與例題都是利用DNA的半保留復制原理進行解題,只是例題還分析了全保留復制子代的可能結果。無論是計算復制多少代需要某種堿基的數量,還是通過密度梯度離心判斷DNA的復制方式,其本質都是不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