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一般人在過急地吞咽大塊食物時,有輕微的哽噎感,吞咽時食管內疼痛、胸骨后悶脹不適、食管內有異物的感覺。但是有些人正常進食時出現咽喉發堵,食物通過有障礙,停止不下,或食物不能進入食管,停在口內無法下咽,這就是吞咽困難,如果出現此癥狀就應引起高度重視。
狼吞虎咽時出現的吞咽困難屬于機械性吞咽困難。這主要是因為吞咽食物過大,通過的食管管腔狹窄,而導致吞咽困難。出現這種情況,就需要在吃食物時加以注意,不要大塊、快速地吃,否則容易造成食物擁堵,并且有可80dec076cfd53601d5a31e01217974b6能對食管造成損傷。
咽部出現急性炎癥時,也會因吞咽疼痛而妨礙進食,如扁桃體周圍炎、急性咽喉炎。另外,咽喉膿腫時,會妨礙吞咽并多伴有呼吸困難。咽管有異物時,因疼痛減異物嵌塞會出現吞咽困難。
食管有病變或者出現異常是引發吞咽困難的最常見原因。患者除吞咽困難外,進食時還會有疼痛的感覺。其疼痛的特點是,胸骨后呈燒灼樣疼痛,且于直立后立即消失。疼痛嚴重時,病人會出現局部痙攣。口腔衛生不良、營養缺乏、胃液返流均可引發食管炎,從而造成吞咽困難。因此,平時要盡量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當食物進入食管向外凸出時的小囊時,就會使其越來越大,進而壓迫食管,導致吞咽困難。該病如果不及時治療,??梢l出血,甚至穿孔。當食管受到刺激時,會出現痙攣、變窄的現象,從而引發吞咽困難。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神經系統退化,因而造成環咽肌運動失調,出現吞咽困難,這種現象稱為環咽肌失弛緩癥。另外,由周圍神經炎或中樞性病變所致的咽肌癱瘓,也可造成吞咽困難,且通常這類吞咽困難在進食液體時更為突出。
當人患有高血壓或動脈硬化癥時,會出現下咽第一口食物困難,下咽第二口食物癥狀減輕的情況。當人體的延髓出現病變或因中風而引起腦神經功能障礙時,舌、唇、腭由于運動功能受到影響,致使在吞咽食物時,軟腭不能很好地關閉,從而出現吞咽困難的現象。
為了預防吞咽困難,首先要治療原發疾病。其次可有意識地用一些簡單的辦法來進行吞咽訓練,比如,老年人可以練習加強吸氣,往外使勁咳,還可以通過多飲水來鍛煉吞咽功能。
吞咽困難的患者應當少食多餐,細嚼慢咽,避免吃過冷或過熱食物,鼓勵吃有營養、高蛋白、高熱量和高維生素的半流質食物或流質食物,適當補鉀,飯后宜多散步。餐后避免立即臥床休息,睡前最好不要再進食,以免食物滯留在食管內增加返流發生的概率,并防止吸入性肺炎。
一般的吞咽困難并不需要特別處理,只要調整一下進食速度,不要吃得太快,不要吃塊大的食物。而是要吃軟和碎的東西;喝水容易嗆到的話,改小口慢慢喝;吃飯時不要說話,不要活動。如果是因疾病造成吞咽困難,不要在家里擅自進行治療,最好是到醫院請專家對吞咽困難的程度進行評估,然后再決定如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