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這個陌生而又神奇的字眼,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西漢辭賦學家枚乘的《七發》,枚乘借吳客問答,寫楚太子有病,藥石針灸皆不愈,最后吳客以“要言妙語”終于使太子出了一身大汗,便霍然病愈了。用現在的話說,這就叫“心理治療”。
“吟詩誦詞”在一般人看來是一種浪漫陶冶情操、抒發情感、表達志向的(詩言志)文雅活動,人們大多想不到它能與健身搭上關系。然而,在日本,老年人卻將吟詩誦詞升級為“健身法寶”。在日本的朗誦函授中心里,曾經接納了四萬余名學員,其中大部分學員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他們紛紛將自己的詩詞朗誦錄音帶寄往函授中心,再由教師做出點評和指導。日本的老人們都把朗誦詩歌當作一種既健身又健心的活動。
的確,一首格調高雅,意境悠遠,富有思想性、藝術性和深邃哲理的詩詞,猶如嚴冬的爐火、酷暑的涼風,又如一杯芳香的美酒和一碗可以清心的CvNs3JeotLrNLSFI9/TwiGGazNQ8r7hk11VFO6HOPfI=釅茶。讀后令人視野開闊、神態輕松、心情愉悅、精神陶醉,給人以向上的激情、豪放的胸懷和生命的活力。并通過人的思想情感,產生各種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心理效應”。據研究證明,朗誦詩詞,不但有助于增加人的肺活量,而且隨著吟詩誦詞的感情變化,除了舌、腦、唇、鼻、喉、眼等器官有節奏地協調動作外,人體的其它各組織系統也都能參與運動,從而,可使大腦神經敏感度得到提高,血液循環加快,體內生化代謝更加旺盛,免疫功能加強。同時,吟詩誦詞還能增加人體內酶和乙酰膽堿等活性物質的分泌,使血液量和神經細胞的興奮程度調節到最佳狀態。
因此,現代社會中的一些都市病、心理疾病和精神上的一些疾病,都可采用“詩療”來治療。日本人尤其是日本老年人就是利用“吟詩誦詞”來增加肺活量,改善記憶力,緩解緊張情緒,調整心態,甚至還用來預防老年癡呆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