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系統分析了自1970年7月四川區域地震臺網有記錄以來長寧窗發生的ML≥3.5地震及其與四川及鄰區M≥5.5中—強地震的對應關系。結果顯示,根據一定的預報規則,長寧窗地震可作為判定四川及鄰區是否發生M≥5.5地震的中期預測指標,該指標對四川地區M≥6地震預測效果最好。
關鍵詞:長寧窗;四川及鄰區;中—強地震;地震預測指標
中圖分類號:P315.72文獻標識碼:文章編號:1000-0666(2013)04-0427-06
0前言
從震例總結發現,在一些局部區域,發生一定震級的地震可能對較大區域范圍內的強震具有指示意義,即存在點與面的關系。這種敏感的小區域稱之為地震窗口,而窗口內滿足條件的地震稱為信號型窗口地震。程萬正(1984,1986)研究發現,位于華鎣山斷裂帶附近的長寧地區為四川地區的信號型地震窗口之一,并利用1970~1982年的地震資料,分析了長寧窗內MS≥3.7地震與四川及鄰區M≥6強震之間的對應關系。多年的預報實踐顯示,以坐標(104.95°E,28.77°N)為圓心,50 km為半徑的長寧圓形窗似乎是四川地區較為突出的信號型地震窗口,長寧窗內ML≥3.5地震對四川及鄰區(25°~35°N,96°~110°E)M≥5.5地震的發生具有一定的指示意義。
四川區域地震臺網觀測記錄始于1970年7月。本文通過對1970年7月以來發生在長寧窗內的ML≥3.5窗口地震與四川及鄰區M≥5.5中—強地震的對應關系進行系統分析,并對其預報效能進行統計檢驗,為四川及鄰區的中—強地震中、短期預報提供依據,也為今后的分析預報人員提供可持續分析的資料。用于統計分析的1970年7月以來發生在四川及鄰區M≥5.5地震的空間與時間分布見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