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蘆山7.0級地震前龍門山斷裂附近地殼水平變形的動態變化分析,認為汶川8.0級地震對蘆山7.0級地震具有促進作用,蘆山地震震前存在明顯的中長期地殼水平形變孕震背景。并利用有限斷層面解,借助球面位錯模型,計算了蘆山地震地表同震位移場,對比震中附近GPS基準站SCTQ高頻觀測資料處理結果,認為蘆山地震同震影響范圍較小。
關鍵詞:蘆山地震;汶川地震;地殼水平變形;同震響應
中圖分類號:P315.727文獻標識碼:文章編號:1000-0666(2013)04-0450-05
0引言
距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級地震不到5年的時間,2013年4月20日在龍門山斷裂南段又發生了蘆山7.0級地震。
汶川地震之后,許多專家學者對龍門山地區地殼精細結構及汶川地震的發震機理展開了研究,獲得了許多成果。聞學澤等(2009)從地震破裂及歷史地震的角度提出龍門山斷裂帶的南段和東昆侖斷裂帶東段是未來發生M≥7地震的潛在危險區。萬永革等(2009)計算了汶川地震造成周圍斷層上靜態庫倫應力的變化,認為汶川地震使得龍門山斷裂帶南端庫倫應力增加0.01 MPa。江在森等(2009)研究了汶川震前龍門山斷裂附近流動GPS觀測獲得的地殼動態變化特征,認為汶川地震震前存在明顯的中長期孕震背景,且在震前出現了以右旋活動為主兼有推擠的大尺度緩慢變形狀態。這些研究表明龍門山斷裂南段具有強震孕育的背景特征,汶川地震對其構造應力場具有加載作用。本文利用兩期GPS觀測結果,從形變的角度從發,結合構造特征對不同時段龍門山斷裂帶上變形特征進行細致研究。同時,利用蘆山地震有限斷層面解和陸態網絡連續站SCTQ站高頻GPS觀測獲得的震時動態位移,研究蘆山地震的同震響應特征。
1蘆山地震的發震機理及震前地殼動態變化特征蘆山地震發震地點位于龍門山山前斷裂的南段,距汶川地震僅80 km。USGS網站給出的圖12009~2011年龍門山斷裂及附近GPS速度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