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技巧】
作家李準說:“一個細節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時和一個情節、一場戲肩負著同樣的作用。”因此,大凡是一篇優秀的文章,都是運用細節描寫來打動讀者的。
所謂細節描寫,就是對人物、景物或場面的某一特征做細致、具體的描繪,以達到“于細微處見精神”的描寫方法。成功的細節描寫,總能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形,如臨其境,令人回味無窮,同時,也能增強文章的形象性、生動性和真實性。
那么,同學們如何才能在寫作中巧用細節描寫呢?有以下幾種方法可供同學們學習借鑒:
一、慧眼獨具——找準典型
一篇文章的細微之處有很多,寫作時不可能面面俱到,這就要求同學們對那些細微之處進行篩選,原則只有一個,那就是選取那些對表達文章中心最有幫助的材料。
二、深挖細掘——細致描摹
1.錘煉詞語。通過對一些精彩的動詞、形容詞的辨析和篩選,精心錘煉詞語,可以對所描述的內容進行準確生動的修飾和限制,同時也能達到一字傳神的寫作境界。如:
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一拉,便罩住了。
——魯 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這段文字中便運用了一系列的動詞,將作者捉鳥的樂趣表現得淋漓盡致,令人回味無窮。
2.巧用修辭。運用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可以增強語言的生動性,變抽象為具體,變無形為有形,變平淡質樸為文采斐然。如:
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
——老 舍《濟南的冬天》
這段文字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濟南秀麗的山色呈現在讀者面前。
3.突出特征。抓住所描寫的人、事、物最突出的特征,寫出他們的獨特之處。如:
那最輕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這種云很薄,陽光可以透過云層照到地面,房屋和樹木的光與影依然很清晰。
——朱泳燚《看云識天氣》
這段文字便捕捉到了卷云輕盈的特征,向讀者們展示了卷云的形態變化。
4.運用五覺。充分調動起各種感覺器官,借助動作、神態、語言、心理各個方面進行描寫,用入微的感覺(味、聽、嗅、觸、視),細膩描摹,讓你的文章更具神韻。如: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
——朱自清《春》
這段文字通過調動作者的多種感官,如觸覺、嗅覺、聽覺等相結合,寫出了春給人們帶來的美好感受。
【學生佳作】
最 美
□鄭景文
美如一朵芬芳的玫瑰,散發著淡淡的幽香;美如一杯濃濃的紅茶,溫暖著我們的心靈;美如一輪初升的太陽,放射著耀眼的光芒!
——題記
最美的聲音
時間如梭,一晃眼假期生活就要結束了,今天我就要回到那個令人難忘的“象牙塔”里去了。早上起床,媽媽著急地說:“快點,要不你又要遲到了!”我知道,媽媽的嘮叨又要開始了。不信,你聽:“回到學校一定要多喝水,給你帶去的水果一定要吃啊,記住腐爛的東西千萬不能吃,要多穿衣服……”媽媽總是這樣,我又不是不回來了,她總是嘮嘮叨叨地說個沒完。終于,我收拾好東西準備出門了,媽媽又急忙追上來,著急地說:“眼鏡又忘帶了吧,你看你,總是這樣丟三落四!在學校里一定要好好學習啊,好了,快走吧。”爸爸也在一旁催促我趕緊上車,我朝媽媽揮揮手,但心里卻依稀多了一份不舍。
雖然媽媽的嘮叨讓我有一種被束縛的感覺,但我知道,那是媽媽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愛啊!
媽媽的嘮叨是我一生中聽到過的最美的聲音。
最美的回憶
雖然現在的空氣里依然帶有幾分寒冷,樹枝還是光禿禿的,地上的小草也還沒有露出頭來,一切都顯得那么荒蕪。
但此刻,我又要返回學校了,臨走前,媽媽陪我在車站一起等車。車站對面有一個水果攤,媽媽見車還沒有來,就給我買蘋果去了。在過馬路的時候,車來車往,川流不息,媽媽站在路中間焦急地等待著,左看右看,她瞅準時機,剛要抬腳,前面的車就來了,才要邁步后面的車又到了,就這樣過了好久,媽媽才挪到了對面的水果攤。看著媽媽的背影,一絲暖流在我的心底暗自涌起。
媽媽站在水果攤前,把一個個蘋果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直到挑好了滿滿的一袋蘋果才原路返回。車來了,媽媽高興地將袋子遞給我,故作輕松地對我說:“好了,我走了,你要注意安全啊!”我站在那里,捧著沉甸甸的蘋果,那是媽媽對我濃濃的一份關愛啊。
那袋蘋果是我人生中最美的一份回憶。
在我人生的旅途中,媽媽陪我走過了很長一段,雖然媽媽的手粗糙了,臉上也布滿了皺紋,步子也不像以前那樣輕快了。但在我的心中,媽媽永遠是年輕的,是我心中的最美,我會在我的心中為媽媽留下一個永不消逝的春天!
【教師點評】
表達愛的方式多種多樣,而本文所寫的就是一份平凡質樸而又細膩感人的母愛。
文中的母親是個愛嘮叨的人,但她的每一句嘮叨中無不浸透著對兒子深深的關愛之情。“多喝水、多吃水果、不能吃腐爛的東西、多穿衣服……”這些囑咐,以及母親穿過公路買蘋果時的背影“左看右看,瞅準時機,剛要抬腳,前面車來了,才要邁步,后面車又到了,就這樣過了好久,媽媽才挪到了對面的水果攤。”這段細節描寫,十分傳神地寫出了母親對兒子濃濃的關愛和作者心中深深的感動。
文章結尾處說:“我會在我的心中為媽媽留下一個永不消逝的春天!”在孩子的心里,最終還是讀懂了這份愛,這也是令我們感到欣慰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