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一篇經典之作,作者通過對百草園中景物多層次多角度的描寫,抒發了自己對百草園——這個童年樂園的熱愛之情。
所謂景物描寫,就是指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中的景物所進行的描寫。其作用主要是為了向讀者展示出人物活動所依托的環境,以收到身臨其境的效果。那么,在本文中,作者又是如何把景物描繪得如此活靈活現的呢?
下面,就讓我們以文章第二段為例,來談談景物描寫在其中所起的主要作用。
1.按一定的順序,有層次地描寫景物。
在第二段的開頭,先是通過一系列的讓步性關聯詞語“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就有……”,引出要介紹的景物,按照由遠及近、由高到低、從靜到動、先夏后冬、從整體到局部的寫作順序,有條不紊地介紹百草園內的景物。
2.動靜結合,從不同方面展示景物特點。
在文中,作者先是描寫靜態的景物,如“石井欄、皂莢樹、桑葚”,繼而筆鋒一轉,變為描述動態的“鳴蟬、黃蜂、叫天子”,動靜結合,生動形象地凸顯了百草園景物各自的特征。
3.調動多種感官,從多角度描寫景物。
如“光滑的石井欄”是觸覺,“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是視覺,“油蛉在這里低唱”是聽覺,“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遠”則是視覺和味覺。作者在捕捉景物特點時,調動起自己的所有感官,使百草園的景物變得有形有色,有聲有味,頗具畫面感和立體感。
4.有詳有略,抓住主要景物進行生動描寫。
文段開頭首先介紹百草園都有哪些景物,接下來用“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一句引出對其他景物的介紹。文章有詳有略,重點介紹了百草園內各種主要景物的特征。
總而言之,作者緊緊地抓住百草園內景物的特征,運用多種表現手法,從多個角度描寫了百草園內豐富多彩的景物。在作者看似隨意的敘述中,給我們帶來了無盡的想象和向往。
【即學即練】
閱讀下面選段,完成后面的問題。
還不到十二點,船就進了港,停泊在一個坡坡邊。這里倒垂著一排楊柳,柳絲上掛著綠葉,輕輕地拂在水面。我們急急地走到岸上,一眼望去全是平坦坦的一望無際的水田,一大片一大片的油菜地,濃濃的厚厚的鋪著一層黃花,風吹過來一陣陣的甜香。另一些地里的紫云英也開了,淡紫色的,比油菜花顯得柔和的地毯似的鋪著,稍遠處蜿蜒著一抹小山,在藍天上溫柔的、秀麗的畫著一些可愛的線條。那上邊密密的長滿樹林,顯得翠生生的。
(節選自丁玲《記游桃花坪》)
請結合景物描寫的含義及作用,談談你對上面這段文字的理解。(答題紙自備)
參考答案見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