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玉03是玉林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選育的優質稻新品種,2010年3月通過廣西農作物品種審定。2011年晚造在廣西玉林市玉東新區榕樓村進行百畝連片高產栽培示范, 采用稀播培育分蘗壯秧、小苗規范拋植、平衡施肥、適時追肥、科學管水及綜合防治病蟲害等配套栽培技術措施,平均產量7.99t/hm2,比對照柳沙油占202增產12.7%,示范獲得成功。
關鍵詞:優質稻;科玉03;高產;技術
中圖分類號:S5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4374(2013)01-0017-03
科玉03是玉林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廣西農業科學院桂東南分院利用從泰國引進的BK14親本材料的分離株經多年系統選育而成的感溫型常規優質稻新品種。2010年3月通過廣西農作物品種審定,在桂南稻作區種植,全生育期早造136.8天、晚造113.2天,株高108.5cm,穗長22.4cm,每穗總粒數129.3粒,結實率81.0%,千粒重22.9g,7項主要米質指標有6項達國標優質米一級標準。2008年早造和2009年晚造參加廣西區試優質組試驗,平均產量分別為6.29 t/hm2和6.86t/hm2,比對照柳沙油占202分別增產374%、5.85%[1]。2011年獲廣西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2011年晚造在廣西玉林市玉東新區榕樓村進行科玉03的百畝連片中試與示范,項目課題組結合當地實際,采用高產栽培和綜合防治病蟲害等配套技術措施,示范獲得成功。現將項目示范結果及高產栽培技術介紹如下:1百畝連片生產示范結果
2011年11月5日,廣西區科學技術廳組織水稻科研、推廣專家組,對玉林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實施的優質稻新品種科玉03中試與示范項目進行現場產量驗收。驗收專家組在對示范片進行現場考察的基礎上,選擇代表高產、中產和低產水平的不同生長類型的3塊田為測產田,對每塊測產田采用梅花型5點取樣法進行測產驗收,每點實收1.11m2左右,5個點折算的單位面積平均產量代表該類型田塊的平均單產;
2高產栽培技術
2.1適時早播
科玉03在桂南稻作區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13d左右,比柳沙油占202稍遲。為保證科玉03有足夠的生育時間,增加植株干物質積累,同時也為避開秋季寒露風的影響,提高產量水平,應該適時早播。根據玉東新區的氣候特點[2],晚造宜在7月15日前播種。
2.2稀播培育多蘗壯秧
育秧采用塑軟盤+壯秧劑漿播旱管的方法。每公頃大田用稻種30.0kg、353孔塑盤900塊、水稻壯秧劑15kg,壯秧劑塑盤底下施7.5kg,塑盤面施7.5kg。每塊塑盤播種子35g左右,每穴孔播種子3-4粒,播種時按順時針、逆時針各播2次,播好后壓種入泥。秧苗2-3葉期施1次斷奶肥,拋秧前5-7d施1次送嫁肥,要求在秧苗4葉期時育出80%以上矮壯帶蘗秧苗[3],秧田期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噴藥防治1-2次。
2.3拋秧前田間處理
拋秧前15d左右進行第1次犁耙漚田,拋秧前1d施足基肥后耙平,田塊開通環田溝及中間排水溝,并用殺螺劑兌水噴灑全田,以使拋后秧苗免受螺害。開溝時大、中田塊依排水流向,每塊田間隔5m左右開一條排水溝,溝寬30cm,溝深15cm;大田塊橫向開通十字溝或井字溝,將溝中泥土鋪平于田面,準備曬田時加深排水溝,做到能排能灌。
2.4拋秧
當秧苗長出3.5-4.0葉、苗高約16cm時,選擇陰天或晴天實行無水層拋秧,秧苗盡量帶軟泥粘貼田面,不深插入泥里,利于秧苗提早穩蔸活蔸,促早生快發、強化低位分蘗、提高成穗率,實現拋后3-4d全部立苗。拋秧前,先在每廂田的邊緣行拉線擺放第1行秧苗,規格為每25cm左右擺放1蔸,然后在廂中間進行拋秧,第2行要求盡可能拋成品字型,每公頃拋植密度為30.0萬-34.5萬蔸,要求疏密均勻,每公頃拋基本苗90萬-2120萬左右。拋栽后要及時查苗、補苗,保證全苗[3]。
2.5平衡施肥
通過分析項目示范片土壤肥力情況,結合科玉03品種特性及當地耕作習慣確定平衡施肥方案,每公頃施純N 25425kg、P2O5 99kg、K2O 274.5kg (N∶P∶K比為1∶0.4∶1.1)。
2.5.1巧施苗肥,培育多蘗壯秧二葉一心期施斷奶肥,用0.5%尿素水淋施,隔4d后酌情淋施第2次尿素水。拋栽前5-7d施送嫁肥,每公頃秧田施復合肥150kg。
2.5.2施足基肥,促秧苗早生新根 每公頃大田施17%碳酸氫銨450kg、過磷酸鈣450kg(折每公頃施純N76.50kg、P2O5 76.50kg)、腐熟農家糞灰肥1500kg,促秧苗早生新根。
2.5.3早施追肥,提高成穗率拋后5-6d進行第1次追肥,每公頃施尿素112.5kg/hm2、復合肥750kg/hm2、氯化鉀90.0kg/hm2 (折每公頃施純N 63.00kg、P2O5 11.25kg 、K2O 65.25kg),結合使用拋秧專用除草劑15包/hm2。拋后10-12d進行第2次追肥,施尿素112.5kg/hm2和氯化鉀135kg/hm2(折每公頃施N 51.75kg、K2O 81.0kg),混施井岡霉素粉30包/hm2、殺力王或阿維.殺蟲雙粉30包/hm2;拋后30-35d、幼穗分化前7天看苗追施平衡肥,每公頃施復合肥75.0kg、尿素60.0kg、氯化鉀1500kg (折純N 4575kg、P2O5 1125kg、K2O 101.25kg)。
2.5.4適施穗粒肥,增加單穗穎花數在幼穗分化第6-7期,看苗、看天、看田施肥,每公頃施尿素375kg、氯化鉀45.0kg,折每公頃施純N 17.25kg/hm2、K2O 27kg/hm2。
2.5.5巧施葉面肥,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灌漿期每隔5-6d噴施磷酸二氫鉀+愛苗葉面肥1次,連噴2次,以養根保葉,延長葉片光合功能,協調庫源關系,滿足其兩段灌漿生理需求[3]。
2.6科學管水
應用肥水調控技術,將每公頃最高苗數控制在420萬-450萬苗,有效穗數255萬-285萬條,成穗率70%左右,每穗穎花數160-200粒,結實率90%以上[4]。在栽培中做到無水層拋秧立苗,淺水促分蘗,分蘗苗數達到所需穗數的80%時排水露田,露田夠苗,夠苗曬田,以曬至田中不陷腳為宜。曬田期間葉色要適度褪淡,施中期肥時復水,枝粳分化期及減數分裂期不斷水,淺水抽穗揚花,濕潤養穗,干濕交替到黃熟。通過上述水分調控以水養根、以根促蘗,達到根強、蘗壯、葉健、籽實的效果。
2.7綜合防治病蟲害
病蟲害防治堅持以“預防為主,防控結合”的方針,利用耕作、栽培、化學、生物等措施進行綜合防治,利用高效、低毒、對口藥劑進行藥物防治。
科玉03全生育期常發生的病蟲害主要有稻薊馬、稻縱卷葉螟、螟蟲、稻飛虱、紋枯病、稻瘟病和細菌性條斑病等[5]。防治螟蟲、稻縱卷葉螟可選用的藥劑有甲維鹽、甲維·毒死蜱、丙溴磷、阿維菌素、核型多角體病毒、氯蟲苯甲酰胺、乙基多殺菌素、氟蟲雙酰胺·阿維菌素、毒死蜱等;防治稻飛虱可選用吡蟲啉、吡蚜酮、噻嗪酮(撲虱靈)、烯啶蟲胺、啶蟲脒;防治紋枯病可用井岡霉素、井崗·臘芽菌;防治稻瘟病可選用三環唑、丙環唑、富士一號等。
在做好病蟲害防治的同時還要注意做好福壽螺防治,物理防治主要采用撿螺摘卵集中搗毀,夠苗后及時露曬田以及水溝放養鴨食螺等方法;化學防治可選用五氯酚鈉(螺消)或三苯基乙酸錫(百螺敵)等藥劑防治。
由于示范片田間管理得當,科玉03禾苗分蘗適中,田間通透性好,用藥得當,噴藥時期適宜,未有稻瘟病發生,稻飛虱、螟蟲和稻縱卷葉螟的發生也得到很好的控制。
3小結
優質稻新品種科玉03百畝連片生產示范的成功實施,為該品種的下一步大面積推廣應用配套了完善的高產栽培技術,也為我市乃至我區優質稻的高產栽培提供了技術參考,對增加糧食產量和提高農民經濟效益及推動稻米產業的發展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今后還要不斷摸索和挖掘科玉03的增產潛力,并加大品種推廣力度和配套栽培技術措施的應用,明確顯示該品種的增產作用與增收優勢,充分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王彩先,楊仁冠,周靈芝等. 優質稻科玉03的選育與高產栽培技術[J].廣西農業科學,2010,41(10):1066-1067.
[2] 涂方旭.對廣西水稻氣候區劃的探討[J].廣西氣象,2006,27(1):34-36.
[3] 容林熙,莫振茂,陳學先等.晚秈新品種“玉豐占”百畝連片中試示范與高產栽培技術研究[J].廣西農業科學,2009,40(3):287-289.
[4] 劉貴文,黃樟華,莫振茂等. 晚秈優質稻玉晚占百畝連片生產示范及超高產栽培技術[J]. 廣西農業科學,2010,41(8):778-779.
[5] 楊祥田,王旭輝,羅三鐲.水稻強化栽培技術[J]. 現代農業科技,2006,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