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名“錫蘭”的斯里蘭卡,形狀酷似淚珠,在這顆小小的“淚珠”里,旖旎風光、野生動物和氣候類型卻比面積大它十幾倍的國家還要豐富多彩。這座島嶼擁有像童話般絢麗的生態資源,尤其是位于西南海岸邊,在那里的叢林里、河道邊、草地上、天空中,可以輕而易舉看到各種野生動物。而在南部海岸線上,更有多處全世界聞名的海龜保護區,拯救保護珍稀海龜物種。我在斯里蘭卡的行程中就特別安排了一站,來到Galle西南部海邊的一處海龜保育站,近距離感受對于這些瀕危動物的保護。
海龜:地球近代史的見證者和活化石
海龜是全世界海洋瀕危動物,也是地球近代史的見證者和活化石,從2億多年前就出現在這個星球上,繁衍至今,在動物界中更是出了名的老壽星,人類所記載到最長壽的海龜年齡超過150歲。保護海龜絕對是我們義不容辭需要去做的事情,如果讓這些存活了上億年的動物在我們這一代手里滅絕,那實在是太可悲了。所以雖然我們不能親手去創造一些保護區或者捐款支持,但是希望通過旅游故事和照片告訴大家保護海龜的重要性,更多了解海龜習性知識、目前保護情況,以及海龜島開展生態旅游的現狀。
斯里蘭卡是觀賞海龜的理想國度,全世界一共有7種大海龜(棱皮龜、蠵龜、玳瑁、橄欖綠鱗龜、綠海龜、麗龜和平背海龜),而在斯里蘭卡就可以觀賞到5種,不過海龜還是一直位列瀕危動物名單之上。所以斯里蘭卡政府和一些民間組織在沿海地區開設了很多海龜保護中心,通過人為介入保護的措施,使得這一瀕危物種繁衍生息。
HTRCC:海龜的收容所
我們去的這個海龜保護中心叫做Haselblad Turtle Research Conservation Center(縮寫HTRCC)。1978年這個保護中心由維克多·哈蘇布蘭德博士野生動物基金與斯里蘭卡野生動物攝影師T.S.U de Zylva一起創建的。在斯里蘭卡海龜保護方面,HTRCC可謂是成績卓越,不僅已經成功挽救,孵化,放歸海洋將近160萬只小海龜,更是通過建立海龜保育中心和長期運作向游客和本地學生傳遞保護海龜的重要信息。對于保護中心工作者來說,他們面對最大的兩個海龜繁衍所碰到的問題就是:非法盜獵海龜蛋以及孵化區遭到破壞,這也是全世界海龜生存面臨的巨大挑戰。所以他們主要的工作就是巡視海灘,從海灘上收集海龜蛋,或者從漁民手中用一定價格回收海龜蛋,然后放到保護中心孵化區進行孵化,之后將新生小海龜放在池中三天養護,最后在夜晚放歸大海。
海龜保護中心占地并不大,設施看上去也比較簡陋。最先看到的就是好幾個大池子,在里面上百只小海龜來回游動。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這里的池子分為孵化后1天、2天和3天三個,主要是將那些剛剛孵化的小海龜放在這里,使它們適應海水,練習游泳,否則過于脆弱的龜殼不一定能夠經受海洋的考驗。離開小海龜托兒所,再往前面有幾個比較大的池子里面有幾個大海龜,據介紹這些成年海龜都是因為種種原因無法重回大自然,所以這里也成了它們的庇護所。其中有一個就是白化了的綠龜,還有一只海龜則是失去了四肢,不知道是人為因素還是遭到海洋獵食者的攻擊所致,反正看上去蠻可憐的,也算在這里安享晚年。
海龜的性別取決于沙地溫度
在保護中心另一側露天的區域就是孵化區了,這里一片沙地,四周鐵絲網包圍。看上去搞得像是雷區似的,其實這下面都是收集來的海龜蛋,每一塊指示牌下就是一個海龜產的卵,有可能幾十上百只,上面的標記牌寫著是綠龜還是玳瑁,編號多少,多少枚卵等基本信息。
在另一側,我們看到很多宣傳海龜知識的告示牌,告訴游客海龜的種類和特性,以及海龜產卵孵化的信息。孵化需要8-12周時間,最理想的溫度是在25至33攝氏度之間。一旦小海龜孵化成功,它們會自己啄破蛋殼,掙扎著冒出沙堆。就像一般爬行動物一樣,孵化出海龜的性別取決于沙地溫度,如果溫度稍高,則孵化周期可能縮短,而孵化出雌性的比例就會增加。一般孵化出來的小海龜成長存活到大海龜的幾率極低,不到萬分之一,主要因為海洋中或者沙灘上的捕獵者以及一些小海龜的自然死亡。所以晚上放歸大海除了可以減少小家伙在陽光下暴曬的機會外,也減少一些沙灘上的威脅,比如狗、蜥蜴。
最后在我的示意下,工作人員拿著一只小海龜來到海邊沙灘上,擺了一個造型讓我拍了這張小海龜向往大海的照片。真心希望它們能夠好運,躲開漁民,躲開漁網,躲開海洋中的獵食動物,頑強的存活在這個美麗的地球上。 編輯 朱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