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酒就是一件皇帝的新衣!這在業界早已是公開的秘密,只是沒有人愿意捅破這層窗戶紙!”一位匿名的名酒廠負責人對記者直言不諱。
與此同時,有報道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曾做過抽樣調查,銷售額前100名的白酒生產企業,近80%都推出了年份酒,年銷售額加起來近百億元。由于一直缺乏年份酒認定和年份酒檢測標準雙重藩籬,近一二十年來,年份酒野蠻生長,并生生不息。
“年齡”的勾兌秘密
日前,記者以客商身份驅車來到了距重慶主城幾十公里外的渝北區古路鎮古路村一社一家名不見經傳的酒廠。此前,該酒廠銷售熱線那頭稱一瓶60多度的原漿酒要2000多元的高價,且有大量年份酒暢銷。
但記者現場看到的是,車間里100多口窖池大部分屬新建,卻不見一個工人。酒廠人士無奈地說,“禁酒令”頒布沒多久,這里的工人就從三班倒調成一班了。由于環保不達標,該酒廠當時正停產整改。“喝酒再限制,我們的年份酒還是好銷。”管生產的劉姓負責人指著展示柜里的52度“20年精品老窖”酒說,168元的批發價,在餐飲場所至少可賣到300多元。
這真是20年前的酒嗎?見“客戶”質疑,該負責人坦承:“這20年不是指放了20年的酒!業內人士都知道,擱上10年的酒,酒質都要100多元一斤,還不算包裝。”他解釋,這種20年的精品酒實際是用了60%的優質基酒,近40%的一級基酒,再加一點調味酒勾調而成。該廠生產的原漿酒則用了90%的優質基酒。“優質基酒不是靠年份來定,和年份沒關系。”他說。
在基酒庫房里,這位管生產的老總讓記者嘗了一壇掛著2010年牌子的調味酒,和成品酒相比,味道很特別。他透露,年份酒和原漿酒都用了一點這樣的酒。如果真要說年份,這3年前的調味酒才是該廠年份酒的真實年齡。盡管該酒廠有四口1919年的老窖池,但窖泥從老廠搬遷至現在的新廠,時間尚短。和小酒廠直接在酒盒上標注“年齡”相比,中國詩酒文化的代表、區域品牌重慶詩仙太白集團出產的年份酒則“高明”一些。
大廠家同樣不可信
早在2000年,詩仙太白集團就推出了盛世唐朝系列酒。“我們不炒作年份酒,通過數字來代表酒的質量等級。”在重慶萬州的集團總部,總經理助理、副總工程師劉中利對記者說,盛世唐朝雙重窖藏10、20和30,數字越大,質量等級就越高。
真的不炒作嗎?在“盛世唐朝雙重窖藏20”酒盒的背面,記者看到一行字,該酒“酒體窖藏15年后,由國家級釀酒大師傾心勾兌調和,再次入窖窖藏5年”。該集團的官網產品一欄,宣傳更盡夸張之能事:“25年光陰蘊藉,再得二次窖藏,5年升華,如美人盛年,容色雍厚,風華絕代。”
劉中利說,集團有1977年的窖池,確實存儲有30多年的酒,主要以調味酒為主。“我們用的酒至少都是3年以上的基酒,而調味酒用的多少比例不一樣,這還要以滿足消費者口感的需要為導向。”他說。
借助年份酒的擦邊球,十多年來,詩仙太白集團成功躋身高端白酒行列,其“雙重窖藏30”商場零售價高達1000多元一瓶。劉稱,去年,詩仙太白集團白酒產量1.9萬噸,實現銷售收入近10億元。按照該集團的計劃,到“十二五”末,集團將實現30億元的銷售收入,白酒產量達到5萬噸。
“我們只是做了個概念。有些酒廠可能建廠還沒有5年,就推出20年、30年的酒。”劉對記者說。記者查詢得知,四川瀘州老酒酒業有限公司成立16年,推出瀘州30年珍品;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國五劍酒業有限公司成立22年,出30年陳釀;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茅山酒業有限公司成立30年,推出茅臺鎮百年純糧酒;宿遷市洋河鎮御緣釀酒廠成立11年,出20年陳釀;瀘州陳香酒業2008年成立,但卻推出了瀘倉“三十年窖藏”。
亂標年份酒的還有山東、湖北、安徽等地許多外購基酒的中小酒廠。外購基酒的湖北枝江酒業就推出了52度十五年枝江王、枝江新五星二十年陳釀等。在四川、貴州原酒輸出大省,優質濃香型基酒價格每斤在100多元,根據年份長短,價格不盡相同。
“有的外地酒廠購買少量年份稍長的原酒,用它做引子,大部分用的是存放一兩年的新酒,標簽標注的卻是時間最長的原酒年份。”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秘書長馬勇曾說。
老窖池的秘密
“窖泥就是從這口醬香型窖池中取的。”紅樓夢酒業有關負責人指著糟坊頭釀酒遺址靠西面的一處長方形凹槽說。記者見到,該窖池早已廢棄多時,并無酒糟在內。很快,研究結論出來了,中科院提取的菌株是活性的。就在考古發掘當年底,由古窖泥微生物發酵批量生產開發出的酒舉行了盛大的開壇儀式。紅樓夢酒業把它命名為“永樂古窖酒”。
上海卓人形象策劃公司、著名包裝設計大師許燎原為紅樓夢新品做形象和包裝設計。去年的春季糖酒會上,記者曾親眼目睹標價58888元一瓶的永樂古窖珍藏版,套彩的瓷瓶價值不菲。連續兩次亮相后,紅樓夢(明代古窖2011年考古發掘紀念)限量定制酒專屬理財產品推出。工商銀行四川省分行有關人士告訴記者,去年10月,該產品發行一周就已售完。
“當時酒體勾調了20多噸,共14030瓶。”紅樓夢有關負責人稱。為了打響1403年份,連普通版的永樂古窖的售價也定成了14030元一瓶!“現在還沒有上市,由于要調整包裝物主體形態,我們先包了兩三百瓶。”
然而,參與古窖池微生物菌株研究的中科院有關專家卻并沒有參加永樂古窖酒的開壇儀式。記者獲悉,由于功能菌株的分離和選育是從醬香型生產發酵的古窖池里獲得,但以濃香型白酒為主打產品的紅樓夢酒業卻說由此發酵釀造的酒是濃香型酒,該專家不同意。
紅樓夢酒業的相關宣傳也讓有關專家不滿。
有報道稱,“通過中科院和紅樓夢酒業的共同努力,開發出了明代永樂古窖酒。”事實上,雙方簽訂的只是微生物區系研究的合作協議,且到現在紅樓夢酒業出的15萬元經費還沒給完。紅樓夢酒業后來稱,這么寫目的是拉一個大單位有利于產品開發。
在中科院專家看來,古窖酒是古代窖池中微生物區系發酵釀造出來的,和以儲存年限為準的年份酒沒關系。但紅樓夢酒業的宣傳卻很難讓消費者不把永樂古窖酒和年份聯想到一起。
據《華西都市報》報道,在永樂古窖開壇儀式上,紅樓夢酒業文萬彬的致詞稱,“感謝上蒼,今年在紅樓夢酒業生產區內發掘出四川最老、釀酒要素最全、最單純的明代糟坊頭白酒釀制作坊遺址之一,及含有活性微生物窖泥的永樂古窖,使我們品嘗明代美酒的愿望夢想成真。”
照此說法,這一永樂年間的古窖,至今還可以釀出明朝的酒。那么,從古窖窖泥微生物中培育并批量生產的永樂古窖酒難道是那一時代的酒?記者從中科院研究團隊獲悉,拿去化驗的窖泥當中沒有保存老酒。即使有,600年前的老酒絕對不能喝。
記者查閱了發表在《釀酒》期刊上的文章《紅樓夢糟坊頭酒坊古窖池釀酒微生物區系研究》。文中稱,古窖池土壤中微生物數量多,種類豐富,這些微生物中的地衣芽孢桿菌、巨大芽胞桿菌、梭狀芽胞桿菌、假單孢菌、節桿菌、釀酒酵母、產朊假絲酵母、球擬酵母、毛霉等在現代白酒生產的物料中均有發現,且這些菌株具有與釀酒相關的生化性能,屬于釀酒微生物。
該文章分析指出,由于埋在地下缺氧的原因,遺址土壤中細菌占絕大多數,酵母菌較少,霉菌極少,而細菌中又以兼性厭氧菌為主。而現代白酒釀造中,酒精和乙酸乙酯主要來自于酵母菌,所以酵母菌是一類非常重要的釀酒功能微生物。該文章并沒有得出古窖微生物區系發酵釀酒比別的酒更好的結論。
就現代的白酒酒質和古窖池微生物區系發酵的白酒酒質相比,中國釀酒大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專家賴登輝告訴記者,窖池只是一方面,酒質還要取決于氣候、土質、勾調、存儲等多方面因素。和古窖酒一樣,打窖池牌的白酒生產企業無不想借窖池的“老”,凸顯白酒產品的年份很長,類似的還有窖藏酒、典藏酒、窖齡酒等。
和直接標酒齡的年份酒相比,有的企業打出窖齡酒,直接規避了建廠近十幾年推出的酒卻有百年歷史的情況。因為生產白酒的窖池可以有長達幾百年的歷史,只是不屬于目前的廠商。
但有業內人士指出,有的窖池可能中途幾十年也沒生產,但現在的廠家依然按照窖池修建的時間來打窖齡酒,且窖齡酒通過酒是鑒定不出來窖齡的,如果只有30年的窖齡也標100年,誰來鑒定?
年份酒真面目
陳釀、陳香和年份酒異曲同工。“如果是10年陳釀,一般消費者認為,自然是存放超過10年的酒,但現在存放10年以上的白酒極為少見,因為這樣做成本太高了。”河南省釀酒工業協會副會長劉建利曾說。
有酒廠總工曾在媒體上坦言,就10年陳釀來說,如果酒體全都經過10年時間的釀造,酒廠所要付出的成本高不可攀。僅以一個酒廠每年出廠1萬噸來計算,那么其靜態庫存必須保持5萬噸以上。再以生產1噸酒平均占用資金1萬元計算,占用總資金達5億元。
此外,洞藏酒也成為白酒新時尚。酒鬼酒副總范震曾告訴記者,湖南掀起了一股挖洞風,不論是用防空洞還是炸洞,酒企紛紛把酒搬進洞里儲存。不論是老酒還是新酒,有的酒廠貼上二十年,三十年的洞藏包裝就成了年份酒。事實上,年份酒的出爐,從自身供應或外購基酒,到年限難以考證的儲存,再到神秘的勾調,過度豪華的包裝,隨意或過高的定價,最后進入拍賣行、銀行理財等特殊的銷售渠道,有著相當完整的“策劃”鏈條。
廠家策劃年份酒,其真實目的是什么?
“年份酒實質就是一種概念炒作,說好聽點是商業營銷手法。”四川省釀酒協會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說,國家一直缺乏年份酒認定和檢測的標準,讓大部分白酒廠家有了可乘之機,以此來謀取暴利,提升所謂的高端形象。
一位匿名的名酒企業負責人對揭露年份酒持贊成態度。“跟風是大勢所趨,沒有辦法。”作為一個1982年就進酒廠的從業人士,他表示,幾乎沒有白酒廠大量儲存有20年前的年份酒。據他回憶,上世紀80年代還是計劃經濟時期,絕大多數酒廠生產的酒都賣得精光。他親歷了統購統銷,糧食局下撥五噸糧食給該名酒廠,生產一噸酒。“每瓶都被輕工局酒類專賣管理部門拉走了,哪來的私自存放的基酒?”他問道。
上世紀90年代,酒廠發酒瘋時,市場也是供不應求。“黃金十年,正是白酒好賣的時候,只需要概念和炒作就可以賺錢了。”他說,既然年份酒沒有檢測方法和確認的標準,沒有一個企業會傻到真的把酒存放這么多年來賣。
時間再退回到三四十年代,甚至更遠。文革時代舉國蕭條,酒廠關門,物資短缺,沒有這么長時間的酒能支撐現在年份酒的盛況。這位負責人表示,要說按儲存年限算的年份酒,拍賣行的有可能是真的,但也要看酒的來源。有的消費者舍不得喝,存放了多年拿來拍賣,但這只是極少數,且不是企業大規模的商業行為。
他進一步稱,廠家存留少量的調味酒是有的,但那也只是在后來釀造的酒里滴幾滴,相當于味精的作用。即便整瓶都是二三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酒,口感不見得好喝,都成文物了。
劉中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稱,真正超過10年或20年的酒,如何保存都是一個問題。
炒作年份酒帶來的是利益。以最早推出年份酒的茅臺為例。記者查閱其2001年報獲知,80年、50年、30年、15年陳年茅臺酒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億元,主營業務利潤9000萬元,分別占茅臺股份整個業務收入和利潤近10%。為了獲得長期穩定的收益,茅臺股份還計劃投資5442萬元(實際投資了3000多萬元),建了15年-80年茅臺酒儲存技改工程。
不少白酒企業的工程師告訴記者,現在的年份酒,更多成了質量等級劃分的一個參照物。普通老百姓喝到的酒質整體下降了。因為酒廠把以前質量好的酒抽去做年份酒了,尤其是名酒廠的年份酒,高高在上的價格絕大部分是公款消費,用于請客送禮,結果是普通老百姓喝不上好質量的酒,這是白酒業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