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管受到澳元升值等不利因素影響,但澳大利亞葡萄酒在中國的快速增長顯而易見。
澳大利亞葡萄酒聯合會(Wine Australia)發布的最新一項研究報告顯示:2012年澳大利亞葡萄酒出口量增長3%,達到72100萬升,出口總額為18.5億澳元(19.5億美元),其中散裝酒占出口總量的54%和出口總額的22%。
中國成澳洲酒最大出口市場
目前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出口市場,其次是加拿大和美國。
聯合會負責人Andrew Cheesman表示, “澳大利亞葡萄酒在中國市場的名聲很好,消費量也在不斷增長。”盡管澳元升值會給葡萄酒出口行業帶來影響,但澳大利亞葡萄酒在中國的快速增長顯而易見。數據顯示:2012年,澳大利亞出口至中國市場的瓶裝葡萄酒總量上漲15%,達3500萬升;瓶裝葡萄酒每升單價上漲6%,至6.38澳元每升。在每升單價高于7.5澳元的澳大利亞高端葡萄酒市場,中國排名第一。
目前在中國市場上,澳大利亞葡萄酒所占的份額僅僅落后于法國,排在第二位。
很明顯,澳洲酒的上升速度令很多國家垂涎。但對于澳大利亞而言,第二雖然是個不錯的名次,但從數據上來看,澳洲酒和法國酒所占比例差別很大,法國酒依然占據超過50%的份額,而澳洲酒的份額不到20%——盡管這一數字在5年前低的可憐。
美麗新世界
作為新世界國家的代表,澳大利亞葡萄酒沒有傳統葡萄酒國家的產地限制及對葡萄藤種植品種的限制,這使其摒棄了傳統的歷史積淀,致力于開發和保持地區葡萄酒風格和品質的獨特性。
幅員遼闊、地廣人稀的澳大利亞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更為重要的是,這里保留了較多的原始狀態。這樣的氛圍對于生長新鮮潔凈的葡萄十分理想,加之澳大利亞穩定的氣候條件,使得每年出產的葡萄酒品質也相對穩定。天氣是影響葡萄酒品質的一個重要因素,大部分澳洲產區位于溫暖、炎熱的地帶,而高溫不僅能加快葡萄的成熟期,為果實帶來更出色的酸度平衡和糖分含量,還能促使果實生成更濃郁的香氣和更誘人的色澤。
本著崇尚保留葡萄品種的最高原味和果香的釀酒哲學,澳大利亞的葡萄酒側重強調地區特色。很多葡萄品種在澳大利亞的某些產區比其它的品種更有聲望。在所有的葡萄品種里,沒有任何其他品種的葡萄比設拉子(Shiraz)更具有獨一無二的澳大利亞特色。
澳大利亞產區所具有的銳意創新,出類拔萃的釀酒技術,使大部分澳洲葡萄酒不需要陳年,在其年輕時飲用味道就已極佳。獨具特色使得澳洲的風格非常突出,而且容易被人接受:果香誘人、飽滿濃郁、柔順的單寧等特點都比較符合目前中國消費者的口感,加上并不昂貴的價格,造就了澳洲酒在中國市場的親民形象。
價格“雙刃劍”
客觀地講,2008年前的中國市場,澳洲酒在消費者心中幾乎是低端酒的代名詞。那時候市場充斥著價格“高不可攀”的法國酒,熱情洋溢的澳洲酒依靠相對低廉的價格、優質的口感和簡單易懂的酒標贏得了不少消費者,也讓很多人認為,澳洲酒就是大工業化生產、價低量大。
毫無疑問,相對于傳統世界的葡萄酒,澳洲酒的價格確實不高,而性價比卻高出不少:如果在中國超市里選取100—200元之間的葡萄酒進行盲品,澳洲酒打敗歐洲酒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但,澳洲酒從來就不是以量來取勝的。資料顯示,澳大利亞葡萄酒的產量在全球排名第七,法國、意大利甚至西班牙某些產區的產量都要高于整個澳大利亞葡萄酒的產量——澳洲酒真正值得信賴的其實還是其穩定的品質,葡萄酒大師杰西絲·羅賓遜(JancisRobinson)就曾說過:“就大眾對葡萄酒的喜愛而言,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葡萄酒能與澳大利亞相提并論。我們熱愛澳大利亞葡萄酒穩定、堪稱完美的品質。”
顯然,對于澳洲酒的相關推廣機構而言,如何讓中國消費者真正理解澳洲的優勢——“高性價比”才是重中之重。
推廣“不遺余力”
如果說口感和價格是澳洲酒成功的“內因”,不遺余力的推廣則是其成功的最重要的外部條件。
葡萄酒在澳大利亞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產業,超過400億美元的產值、5萬個工作崗位都使得澳洲政府在葡萄酒的出口方面予以了大力支持。實際上,地廣人稀的澳大利亞是一個非常依賴出口的國家,2000多萬的人口數量上僅僅和一個北京市的常住人口相當,如果不依靠出口,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消化自身產量的。
2008年,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在中國設立辦公室,其中國區負責人楊偉華女士在《酒世界》舉辦的活動上介紹說,中國辦公室的設立,其目的就是要通過這個機構真正把澳大利亞葡萄酒介紹到中國來。5年來,這個機構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也真正促成了澳洲酒在中國市場的增長,其圍繞這“A+澳大利亞葡萄酒”所做的推廣也真正提高了澳洲酒的品牌美譽度,讓更多的中國消費者開始全面、客觀地了解澳大利亞葡萄酒。
今年的成都春季糖酒會,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帶領多家澳洲葡萄酒生產商前來參展,聚集了來自巴羅薩谷(Barossa Valley)、邁拉侖維爾(Mclaren Vale)、瑪格利特河(Margaret River)、庫納瓦拉(Coonawarra)、蘭好樂溪(Langhorne Creek)等知名產區的幾十款葡萄酒。除此之外,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還為業內人士帶來了兩場A+澳大利亞葡萄酒學校初級品鑒課程。
在糖酒會期間,多場澳洲葡萄酒企業的推廣活動上,都閃爍著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人員的身影,如天鵝莊、寶石樹酒莊的活動等等。
多方“相互交流”
澳洲酒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顯然靠的不僅是氣候條件,其創新精神以及其在科研方面的投入都是其能夠飛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敢于打破常規的澳洲釀酒人大膽創新,不僅釀出了讓全球矚目的西拉,還率先大規模使用螺旋蓋來代替傳統的軟木塞,當然,這些都是建立在嚴密的科研基礎之上。澳大利亞擁有世界上知名的葡萄酒教育機構和科研機構,比如阿德萊德葡萄酒學院,就是澳洲優秀釀酒師的搖籃。這些出色的澳洲釀酒師由于地處南半球,經常會在自身的“淡季”飛到北半球幫助別的企業來釀酒,因此也被稱為“飛行釀酒師”。他們在飛行釀酒的同時,將全球各地先進的東西帶回了澳大利亞,并且很好地融入到了澳洲葡萄酒的釀造之中,不斷創新,不斷進步。
這兩年,隨著澳洲酒在中國市場的增長,在釀酒領域,中澳雙方的交流也開始越來越頻繁:飛行釀酒師的身影在中國也開始顯現。4月底,賀蘭晴雪酒莊的釀酒師張靜協助澳大利亞紫蝴蝶酒莊(Hewitson winery)完成葡萄壓榨后返回中國。作為交流,澳大利亞禮拜山酒莊(Chapel Hill)的釀酒師Michael Fragos預計5月將來到賀蘭晴雪酒莊,將自己的經驗分享給中國的釀酒師。
除了這種交流,還有一種現象更值得關注,那就是越來越多的中國商人開始到澳洲購買酒莊。2008年,奧瑞金制罐董事長周云杰購買了位于維多利亞谷區的Sunshine Creek Vineya葡萄園,成為第一個在澳大利亞擁有葡萄園的中國人,由此拉開了中國人在澳投資酒莊的序幕,今天,隨著澳洲酒在中國市場的增長,這種需求越來越強烈,而且瞄準的酒莊知名度也越來越高。比如寶石樹酒莊,已經被中國泰豐集團以兩億元的價格收入囊中。
澳大利亞著名的塔奴丹酒莊總經理Matthew McCulloch稱,中國人過去與澳大利亞葡萄酒生產商打電話,說的是“我要去買你們的葡萄酒”,而現在是“我要去買你們的葡萄園”。
9月:品醉澳大利亞
9月15日至18日,“品醉2013澳大利亞全球葡萄酒論壇”將首次亮相澳洲葡萄酒歷史重地——南澳阿德萊得。品醉論壇將由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Wine Australia)以及澳大利亞旅游局(Tourism Australia)共同主辦,以“打造高端精品的澳大利亞葡萄酒形象,探尋開發美食與美酒的搭配”為主題,旨在為出訪澳大利亞及澳大利亞各大葡萄酒產區的游客、酒客和食客提供更多選擇。
本屆品醉論壇將是有史以來覆蓋面最廣的澳大利亞葡萄酒探索盛會。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市場拓展部總經理James Gosper先生說,本次論壇將領導澳大利亞葡萄酒產業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并將為今后澳大利亞葡萄酒的推廣方向指明道路。“我們的目標是通過展示我們的多樣性及頂尖佳釀,加上我們獨有的澳洲文化、美食和生活方式,鼓勵全球業界人士在其酒單和零售貨架上引入更多高品質的澳大利亞葡萄酒。”
相關鏈接:澳大利亞葡萄酒的分級制度
作為新世界葡萄酒國家的澳大利亞,分級系統并沒有進行法律上的規定,因此澳大利亞葡萄酒成了自由與創新最佳發揮的典范。
澳洲現有的權威分級大致分為三類:
第一,半官方的澳大利亞葡萄酒烈酒協會(AWBC)進行的全國葡萄酒評級,將澳大利亞葡萄酒按照市場表現和個性分為四等作為推薦:品牌之冠(BrandChampions)、新銳之星(GenerationNext)、區域之粹(RegionalHeroes)、澳洲之巔(LandmarkAustralia)。
第二,澳大利亞拍賣場上的分級,叫做蘭頓(Langton’s)評級系統,來展示在澳大利亞新興的葡萄酒拍賣市場上最突出表現的佳釀。分級包括四個級別:頂級(Exceptional);特級(Outstanding);高級(Excellent);優秀(Distinguished)。
第三,專業的酒評家撰寫的澳大利亞葡萄酒年鑒,首屈一指的有詹姆斯·哈利德(JamesHalliday) 的《澳大利亞葡萄酒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