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中國的CRO(醫藥研發外包服務)企業處于起步階段,但在行業中的地位類似于中國的制造業,處于產業鏈的低端位置。陳春霖回國創業,選擇門檻相對較高的動物實驗作為切入點,創辦了上海美迪西生物醫藥有限公司(下簡稱“美迪西”),成為中國第一個引入“動物實驗室”并達到國際標準的一站式綜合研發外包服務商。
怎么想到做這個生意?
2003年,美迪西創始人陳春麟回國考察中國醫藥市場。那個時候,現在的龍頭CRO企業“藥明康德”做臨床前業務也剛處于起步階段,他意識到回國做CRO應該是不錯的時機。但事先必須找出差異性做一種特殊服務。最終學藥理學及毒理學出身的他選擇了做臨床前動物實驗研究和綜合藥學服務,當時在國內沒人做動物實驗,他決定選擇一塊空白市場切入進來。
跟同類企業相比,差異性在哪里?
跟國內眾多CRO企業以化學為主不同的是,美迪西選擇提供高難度的臨床前動物實驗研究服務和綜合藥學服務他們要打造醫藥研發領域的“高端實驗室”。 做化學實驗服務的進入門檻低,沒有規范要求,實驗室可大可小。但做動物實驗卻門檻非常高,有很多標準,對狗、猴子等動物要多大的輪距、病原體等都有要求,需要非常先進的實驗室條件和儀器設備。陳春麟最初買了一臺分析動物血樣的儀器,僅這一臺設備就占當時總投入的10%左右,還要有其他很多配套儀器。
拓展市場時遇到哪些挑戰?
2004年時,國外客戶對中國CRO公司的知識產權意識非常擔心。他們不敢把全部實驗都給美迪西做,擔心被復制。美迪西成為第一家把動物實驗打入美國市場的企業。
陳春麟邀請國外專家來中國考察,最初先由朋友介紹一些業務。2007年底,美迪西迎來了美國臨床前研發公司MPI這位挑剔的合作伙伴,同時也遭遇了管理上前所未有的挑戰。處于雙方合作的考慮,他們將公司一拆為二,并成立新公司——美迪西普亞生物醫藥(上海)有限公司,將動物實驗室和化學生物分開獨立運作。MPI公司派遣管理人員、實驗人員入駐動物實驗室。美迪西當時屬于國內第一家跟美國合作的國內CRO公司,沒有先例可循,加之雙方缺乏合作經驗,合資之前沒有考慮太多的管理問題和合作問題。合作3年后,陳春麟最終將股份買回。
競爭力體現在哪里?
在陳春麟看來,盡管發展出現過一些問題,但與MPI的合作對美迪西走向國際化仍是利大于弊,這次深入合作幫助美迪西建立了完全符合國際標準的實驗室。
2009年,他們通過了GLP(優良實驗室規范)美國國際標準,2010年通過了中國SFDA的GLP認證。上海單做動物實驗的機構大大小小有100家,包括學校、醫院、研究所等,但真正既能符合國際標準又能通過中國GLP認證的企業卻寥寥無幾。目前美迪西具備上海認定結構生物學服務平臺、非人靈長類動物實驗平臺和同位素實驗平臺三個新藥研發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