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iOS上有一款叫‘大掌門’的游戲特別火,月入千萬了,創始人也是最早從酷訊出來的,吳世春投的。”張一鳴說,作為酷訊的元老,他是公司的第5名員工,在他之前的4個人里有唱吧的創始人陳華以及食神搖搖的創始人吳世春,這兩款應用的火爆程度已無需贅言。
張一鳴說這句話的時候難掩喜色,那神態和陳華在接受《創業邦》記者采訪談到類似話題時一般無二。大掌門再加上張一鳴公司開發的新聞資訊類App“今日頭條”,酷訊團隊出來的人在移動互聯網創業,已經有4款產品可以進入任何一家應用商店的Top排行榜,業內有不少人戲言他們為“酷訊系”創業者。
個性化的咨詢閱讀應用
“我們現在幾款產品的總用戶量加起來是1500多萬,‘今日頭條’這款產品占了一多半,大概有800萬。”張一鳴說,他成立的這家公司有個很有趣的名字——字節跳動。顧名思義,公司產品和數據相關。除了今日頭條,公司第二大的產品是“內涵段子”,那些緊跟互聯網文化的用戶,對這款“碉堡”的應用應該并不陌生。
今日頭條和內涵段子覆蓋了1500萬用戶的70%。“這1500萬是實打實的1500萬,不是安裝量,是激活量。”張一鳴再三強調。
今日頭條在去年9月份的時候一度排在App Store中國區總榜的二三名,從9月底,刷榜開始變得嚴重,排名才開始往下掉。這款應用的特點簡單來說是基于數據挖掘技術,可以從多維度不斷塑造個人興趣模型,智能化地為用戶推薦他們當時最應該得到的信息咨詢。
今日頭條把數據挖掘應用于移動互聯網的信息抓取分析。“通過新浪微博、騰訊微博賬號登陸,5秒鐘之內我們就可以算出你的興趣。”張一鳴說,今日頭條還支持人人網等賬號登陸,只是由于還沒有和另外幾家網站對接API數據,因此無法實現個性化推薦。
今日頭條利用了開放平臺時代的數據獲取優勢,把平臺的數據為我所用。用戶打開應用后不需要任何操作,后臺會根據用戶在微博上的行為,如朋友關系、轉發、評論、收藏等等維度來分析一個人的興趣圖譜,建立一個興趣模型,把個人興趣和新聞資訊時效性相結合,推薦給用戶。
比如,某用戶微博里比較關注互聯網資訊,今日頭條會根據信息熱度推薦時下轉發最多或者評論最多的互聯網相關文章,即便用戶某日沒有打開今日頭條,前一天用戶感興趣的熱門文章,還是會在前幾條信息中展示出來。判斷用戶是否讀過某篇文章,是從應用內數據得到的,由此形成了一種雙向的依賴,用戶對應用的使用頻次越高,造成信噪的幾率就越小。“最開始也許是70分,但是用戶用得越多,我們對這個人就越了解。”張一鳴說。
掌握了用戶的興趣點,“我們會在用戶的興趣流中為用戶推薦用戶有興趣的并且有商業價值的廣告。”Facebook近期推出的Graph Search的意義也在于此。張一鳴說,如一個用戶對車感興趣,今日頭條可以推薦汽車的測評,或者新款車型的廣告。
除今日頭條之外,字節跳動的其他產品,包括內涵段子、搞笑囧圖、好看圖片、創意家居,都是一個個數據后臺,根據全網幾千個網站的內容進行數據抓取,后臺靠評論判斷一段文字是不是笑話,靠圖片的紋理判斷圖片的內容。
酷訊、九九房與字節跳動
“看一家公司業務是否聚焦,就看組織設置。我們這沒有某某事業部,只按功能分,算法與數據、客戶端、服務器等等。”張一鳴說。今日頭條的團隊30多人,iOS、Android客戶端只有四五個人,數據處理組有20多人,從人員構成上看,這是一支純粹以數據算法為核心的團隊。雖然獲得了近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公司人員并沒有擴張,始終保持業務線的聚焦,這和張一鳴過去在酷訊的經歷不無關系。
“酷訊在快速成長期的時候,‘生活搜索’開了很多領域,人員過度膨脹。”張一鳴回憶說,1983年生人的張一鳴是酷訊的第一位技術員,他的到來解放了陳華,職位最高的時候任職公司技術委員會主席,直接管理著40多人。那時候他畢業還不到兩年,看到公司管理中出現的諸多問題,很想知道大公司是如何管理的,于是他在2008年離開酷訊去了微軟。
微軟之行讓他很失望,覺得“沒勁”,那種類似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地方對他而言更適合養老。張一鳴雖然外表看起來是個技術宅,骨子里卻極具冒險精神。迄今為止,他已經直接參與了五家公司的創業,其中有兩家是自己創立的,還有一家是合伙人。作為合伙人參與的這家公司是他離開微軟之后加入的——在國內社交網站發展史上具有特殊意義的飯否。
飯否對張一鳴來說是一次理想化的實踐,現在他偶爾翻看那段時間寫的東西還會啞然失笑:“我那時候真是有文藝青年的感覺,現在完全不會寫那種東西了。”張一鳴說,飯否很像豆瓣,很文藝、小清新,整個團隊人文氣息很濃。即便2009年7月飯否被關,他都沒想到會開不了,等了兩個月,10月的時候他才離開飯否。
飯否給他兩個教訓。“如果我們當初處理好和政府的關系,對內容嚴加把控,也許也關不了。”由于頭條新聞中抓取的內容很多來自微博,一切涉及到境外媒體的報道和一些關鍵字,都會經過一道人工審查程序。另外,他覺得飯否的另一個教訓是融資偏慢,錯過了擴張時機。
飯否被關時期,酷訊投資方曾經希望張一鳴回去,被他拒絕了。不久投資方再次找到他,與他達成了投資意向。2009年10月,張一鳴開始了第一次獨立創業,創辦了垂直房產搜索引擎“九九房”,最初以網站切入,2010年底開始專注于手機端,其中一款產品叫做“房產資訊”,這款產品給張一鳴帶來了靈感。早在飯否的時候,他就感覺社交和閱讀是兩碼事,社交網站雖然可以看信息,但是內容太雜亂,缺少整合,閱讀體驗太差。2011年,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讓張一鳴感覺時機到了。“手機屏幕小,閱讀時間短,碎片化明顯,因此對排除信噪要求很高。”張一鳴說。于是他果斷跟投資方商量,挖來了安居客的產品負責人,接替了他九九房CEO的位置。
九九房的經歷讓張一鳴具備了組建團隊、把握公司發展節奏等CEO應該具備的能力。2012年初,他創辦了字節跳動。張一鳴說,他并不擅長涉及太多線下業務的項目,比如房產、電商、婚戀,曾經有一家房產中介公司來了10多個人堵在公司,讓他現在還記憶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