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培敏
首先我覺得,股權設置,絕對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可以簡單地描述出來。所以同樣的道理,夫妻創業,到底這兩個人同樣都是技術型的人,還是其中一個是技術型的一個是營銷型的,實際上不同的創業公司是不一樣的,所以很難一概而論。
不管用什么樣的分配方案,什么樣的權利設置,從保護公司的利益來講,最好是用契約的形式先定好。大家是五五開還是二八開,不管怎么開,反正是用白紙黑字寫下來。平時日常權利怎么來劃分,在重大問題上誰說了算,如果離婚了,是不是一方必須把股權轉讓給另一方,都要有明確的約定。契約是解決問題的最根本的方式。至于說里面是二八分還是三七分,我覺得這個沒有定論。
宋海佳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的一個問題是,在工商注冊登記上顯示的夫妻各自的股權比例,是否屬于婚姻法規定的個人財產?假如工商注冊登記顯示丈夫占有公司60%的股權,妻子占有40%的股權,那么假如夫妻離婚,是不是丈夫拿走60%的股份,妻子拿走40%,還是夫妻各占50%?更極端地說,假設公司百分之百的股權就是丈夫一個人的,那是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呢,還是就是丈夫個人的財產?
公司章程上的股權安排是公司法意義上的,不是婚姻法意義上的。婚姻法規定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有的收入都屬于夫妻共同財產,除非雙方有特別約定的除外。如果夫妻間除了公司章程以外沒有特別的財產約定協議的話,即便在公司章程顯示丈夫是60%、妻子有40%,如果離婚要分割財產的話,還是各50%。哪怕這個股權百分之百都在丈夫名下,最終也是各50%。這和房子一樣,夫妻關系存續期間買了一個房子,這個房子假如只寫在丈夫名下,或者妻子名下,都是夫妻共同財產,真正分割的時候各50%。
如果確實想丈夫就是60%,妻子是40%,那么除了公司章程以外,還要有一個夫妻財產的書面協議,寫明公司這塊股權的比例就是個人名下的財產。但這又跟做婚前財產公證一樣,對很多人來說難以接受。
怎樣在夫妻關系破裂的情況下保持公司穩定,我想還是沒有一個徹底的辦法,但是可能有一個相對藝術一點的方法,就是設計一個防火墻,再成立一個公司作為上市公司的股東,夫妻之間的股權分配在這家公司里面去體現。如果有爭議,那對上市公司就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了。
還有一個問題是,如果夫妻檔和另外一個人一起創業,比如丈夫占60%的股權,另外一個股東占40%,妻子不占股權,這種情況下,如果夫妻離婚,妻子是否可以要求分割丈夫的一半即30%的股權?
答案是不確定的。關鍵要看第三人的態度。有限責任公司有一個最重要的一個特點是人合性,意思就是,股東之間的合作是基于彼此的信任和人力資源的互補,公司的股東要把自己的股權轉讓給第三人的話,公司的其他股東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購買的權利。這個規定意味著如果丈夫要把30%的股權給妻子的話,必須經過另外一個股東的同意。如果另外一個股東不同意,可以優先把丈夫那30%的股權買走。這種情況下妻子可以拿到錢,但不一定會成為公司的股東。
當然如果妻子也是公司的股東,丈夫和妻子之間的股權轉讓,就不必一定要得到第三位股東的認可。
桂曙光
我見過一些夫妻檔創業的,基本上就是一方拿得多一點,另外一方拿得少一點,公司里面的事情拿大頭的說了算嘛。
在公司的治理方面來說,可能需要一方多一方少,多的一方在決策權上可能會重一些,事情容易執行。大多數夫妻檔創始人的上市公司,夫妻的持股比例都是不均衡的,像當當,像SOHO,這樣保證了在經營決策上有一方做主導,不可能就扯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