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介紹雙孢菇生長所需的外界條件,并重點介紹麥秸栽培雙孢菇的技術,主要包括備料配制、堆制與發酵、建菇房及菇床、播種、管理及采收等方面的內容。
關鍵詞:麥秸;雞糞;雙孢菇;栽培;發酵
中圖分類號:S646.1+41文獻標識號:B文章編號:1001-4942(2013)03-0112-02
雙孢菇屬草腐菌,中低溫性菇類,我國北方地區氣候比較適合其生長,種植雙孢菇投資少、見效快、效益高,具有很大發展潛力。現階段在農村每到麥收以后,田地里麥稈、麥茬付之一炬,不但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同時還破壞了土壤結構,造成土壤肥力下降;而養殖場雞糞的隨意攤放也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主要表現在水體的富營養化、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產生惡臭和有害氣體、有害病菌的肆意傳播等。因此,以麥秸、雞糞為原料的雙孢菇生產,不僅解決了許多實際問題,而且增加了收入,同時雙孢菇生產后的廢料又可以作為有機肥料,從而實現了秸稈還田。
1 雙孢菇生長所需的環境條件
雙孢菇菌絲生長溫度為6~32℃,最適溫度為23~25℃;子實體發育溫度為8~22℃,以13~16℃為最好。培養料含水量應保持在60%左右,覆土層含水量要保持在18%~22%,子實體生長期間空氣相對濕度為85%~95%。栽培環境要保持空氣新鮮,在菌絲生長階段,空氣中的CO2濃度在0.5%以下時,能促進菌絲生長,但產菇階段,CO2濃度不能超過0.08%,否則會抑制出菇。雙孢菇在弱光下子實體生長健壯,強光下,菇體易徒長,品質差。菌絲生長階段適宜的pH值為6.0~8.0,最適為7.0,出菇期pH值以6.8為最好。由于菌絲在生長過程中不斷地產生草酸、碳酸等有機酸類,會使培養料逐漸酸化,因此,培養料進菇房時的pH值應為7.0~7.5。
2 麥秸栽培雙孢菇技術
2.1 備料
利用麥秸為原料栽培雙孢菇,麥秸長30 cm左右,色澤為黃色,無腐爛無霉變,水分含量12%以下、雜質含量1%以下;另外所需的輔料有雞(牛)糞、石膏、豆餅、尿素、草炭土等。雞糞糞質純正,呈團塊狀,米黃色,未發酵,無蟲卵,含氮量4%以上;草炭土深褐色,無蟲卵及病原菌,pH值為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