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4月20日8時02分,突如其來的撼動驚擾了寧靜的晨曦。8點10分,我從廳救災處獲悉,蘆山強震,7.0級。
那個五年前還是重災區的蘆山,那片本該回歸寧靜、展現美麗的龍門山脈,又遭劫難了。
那一刻,我的腦子分外清醒,腦海中不停盤旋的是五年前電視畫面中坍塌的房屋、破碎的城鄉和感天動地、氣吞山河的救援和捐贈……
耳邊緩緩響起了英國詩人約翰·多恩布道中發出的殷殷祈福聲:“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在大海里獨踞,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連接成整個陸地。”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這聲音越來越大,響徹寰宇。
(二)
很快很快,我們知道了來自中南海的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一時間作出批示要求盡快救人,李克強總理5小時后親赴災區指導。
四川省在震后30分鐘緊急啟動應急預案,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冒著強烈余震,率領省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緊急向震中挺進,并在震中雅安市蘆山縣龍門鄉成立省抗震救災指揮部。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這一刻,我們都是蘆山人,都是雅安人,都是四川人,一如五年前的汶川地震時華夏大地發出的振聾發聵的共鳴。
很快很快,我們聽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急切呼喚。各行各業緊急行動起來,籌募款物,協力抗災,奮力施救,確保在第一時間向地震災區送去急需的資金物資。
我們看到,四川省抗震救災指揮部在蘆山災區一線組織了簡樸的賑災捐贈儀式,省領導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各市州、縣市區黨政軍民及時動員部署,發起募捐活動,從干部到群眾、從機關到基層都積極行動起來,掀起了聲勢浩大的賑災募捐活動高潮。
各地慈善會行動起來,發出倡議,公布賬號,設置捐贈點,組織捐贈儀式,充分發揮慈善組織動員社會捐贈的重要作用。
愛心志愿者行動起來,他們或協助慈善組織開展募捐活動。或有組織地參與賑災款物接收發放工作,有力地支援了各地抗震救災工作。
(三)
4月20日下午,蒙牛集團在地震后幾小時內就作出向四川省慈善總會捐贈1千萬元人民幣的果斷決定。自那以后,數以億計的華夏兒女紛紛伸出援手,不計得失,盡自己最大努力幫助災區戰勝災難。
雅安地震災情牽動著港澳臺同胞的心。4月22日,澳門特區政府決定撥款1億澳門元,同日,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梁振英宣布,香港特區政府將撥出1億港元注入賑災基金,支持四川雅安地震災區救災工作。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表示,特區政府將全力配合救援工作,期望受傷的災民早日康復及重建家園。4月27日,“臺灣同胞向雅安地震災區捐贈儀式”在四川成都舉行,臺資企業、組織和臺商紛紛捐款捐物,長榮集團當場捐贈1千萬美元,表達出兩岸同胞心手相牽、血濃于水的關切之情。
中石油、茅臺、長江三峽、中國一汽、南方電網等央企及員工及時向災區人民伸出援手,不少央企、民企主要領導甚至專程前往四川災區,表達慰問和祝福,并囑咐將繼續采取措施支援四川抗震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無論是央企還是民企,他們都肩負社會公民責任,彰顯出人間大愛情懷,譜寫出一曲曲時代華章。
在四川省慈善總會捐贈現場,愛心人士潮涌而來,情殷殷、意切切,令人動容。
榮獲民政部“最具愛心慈善楷模”獎的新疆愛心企業家馬依爾江從新疆趕到四川省慈善總會已是深夜11點,要求捐款捐物,了解災區情況;有的企業、單位工會主席鄭重地把一沓現金遞送到接收人員手里表達員工的祝福。
有的一家子全體動員、扶老攜幼,有的老人輾轉幾趟車才趕到捐贈點,有的匿名愛心人士甚至隨附慰問信送來捐款;有的學校老師還帶著學生代表委托總會將募集的賑災善款送達災區,杭州市300多名僧人在雨中托缽祈福災區,籌募善款……
中國人再次以慈善的名義團結在一起,創造著又一個人間奇跡。
(四)
災難總是跟慈善結緣。每當大災大難發生,社會愛心激情綻放,慈善組織作為愛心捐贈接收機構承擔著重要職責。
4月20日以來,尤其是地震后的前半月,我們每天會接聽上千個電話,接待數百人來訪洽談和現場捐贈,組織一個又一個的現場捐贈儀式。面對社會進發出的慈善捐贈熱情,我們的年輕人煥發出了超常的毅力和活力。他們放棄休息,持續戰斗,熱線電話保持了24小時暢通。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孩子尚小,或嬰孩待哺,或老幼待助,專門負責統計、報表和公示的同志,有時候要在深夜向有關政府部門報送數據;有幾個男同志主動提出輪值夜班,通夜值守,沒有人叫苦,沒有人退縮。
按照國家捐贈規定和慈善管理嚴格要求,我們這個由年輕人組成的團隊克服困難,勇挑重擔,超負荷運行,接待、出票、收錢、統計、公示……任何一件事都馬虎不得,確保零差錯。他們都做到了,他們在這個激情燃燒的初夏釋放著感恩、綻放出希望。
看著每天接受捐款的數字不斷刷新,看著公示欄的名單越來越長,我感到責任像山一樣的沉重;聽著愛心人士在電話中或捐贈現場由衷地說,我們就是信任你們,相信你們會把我們的錢用好的,我們深感自豪、勇氣倍增。
(五)
恩格斯說:“每一次歷史的災難都是以歷史進步為補償的”。
我們堅信,地震后,中國四川挺起的依然是不屈的脊梁;幾年后,在中國四川西部的那片群山中,我們將繼續創造奇跡,建設一個更加生機盎然、和諧美麗的新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