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框架結構以其整體性好、抗震能力強及堅固耐用而適用于各類工程中。框架結構作為住宅建筑普遍采用的主體結構,因施工技術措施不當而造成的質(zhì)量問題也屢見不鮮,因此在施工中有許多值得注意的技術要點,比如要注意變形縫的設置,注意節(jié)點施工的技術等。作者在中煤礦山建設集團工程公司長期從事建筑施工技術和管理工作,本文結合實際對框架結構建筑施工中要注意的技術要點進行分析,提出了相應的預控及處理辦法。
【關鍵詞】框架結構;建筑施工;技術措施
框架結構是現(xiàn)在工業(yè)及民用建筑中比較常見的結構類型。框架結構房屋不僅能為建筑提供較為靈活的使用空間,而且施工很方便,造價也較低,施工速度快,目前建筑工程趨向高層、超高層發(fā)展,其結構形式多采用框架結構。
1 框架結構建筑工程施工前期準備
建筑物的框架結構,按所用材料分為鋼框架、鋼筋混凝土框架、預應力混凝土框架、鋼與鋼筋混凝土混合框架等。通常來說,框架結構一般是指那些以鋼筋混凝土澆注成承重梁柱,再用預制的一些輕質(zhì)板材裝配而成的房屋。它具有較高的靈活性和延展性,整體施工速度較快,并且建筑的質(zhì)量較好,因而在住宅建筑中框架結構被廣泛采用。
在施工前,施工人員應該先做好施工準備,首先要設計一份詳細的施工圖,并測算好所需要的各項數(shù)據(jù),比如基礎承載力、框架結構的承載力都要明確;其次,要做好施工安全準備,搭設好施工現(xiàn)場安全警告標志及安全防護措施;再次,安裝好施工所需的照明、梯架、機器等裝備。在施工時,要按照工程設計的進度來完成,確保工程的質(zhì)量和安全。
2 框架結構建筑施工技術要點
2.1 變形縫施工技術
變形縫一般分為伸縮縫、沉降縫和防震縫。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在樓房建筑的隱蔽的地方,常常隱藏著一條或?qū)捇蛘摹⒑苤钡目p,這就是在建造這座建筑時專門留出來的變形縫。由于房屋、大樓、公路等在一年四季中,也會有“熱脹冷縮”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所以在建筑施工時,必須在適當?shù)牟课涣舫鲎冃慰p。施工時,施工人員一定要提前選定好變形縫的位置,并且設定好變形縫的寬度。通常,伸縮縫的位置大小應該與墻體、屋頂變形縫一致。沉降縫的設置是要視情況而定的,如果建筑物建在有不同類型土壤的土地上時,沉降縫是必須設置的。而防震縫的設置也是有自身要求的,對一般建筑物防震來說,防震縫只要設置成水平方向的就可以了。最后,對于施工縫也要進行一定的技術處理。施工縫的位置及質(zhì)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建筑物的美觀、質(zhì)量與安全。施工縫處理不當,可能會引起滲漏、樓板開裂等問題,所以在處理施工縫時,要注意對其進行一定的技術處理。在施工縫的處理上,應該注意施工縫的留設,比如,要注意柱頭、梁板、柱頂和梁底交接處等位置的施工縫的留設,應選擇合適的位置長度、寬度以及用施工縫處理工藝對其進行處理。
2.2 梁柱施工技術
在框架結構建筑物施工時,柱和梁的施工是值得注意的。因為一般的框架結構房屋主要由梁和柱構成,構件截面相對較小,它的剛性和承載力有限。所以,柱和梁的材料選擇和施工技術就非常關鍵。現(xiàn)在的框架結構房屋的填充墻一般是預制的輕墻,過梁一般不會采用預制的混凝土過梁,而是會采用現(xiàn)澆的梁帶。通常,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房屋,混凝土澆注柱的時候,會首先在底部填充與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2-3厘米厚的減半石混凝土,并且,混凝土要分層振搗,柱子的混凝土澆注最好一次性完成。梁板混凝土的澆注通常是將梁根據(jù)梁高分層澆注成梯形,等到達底部再與混凝土一起澆注。現(xiàn)在的框架結構房屋,它的受力構件主要是柱和梁,梁和柱是相互約束的,一般來說,橫梁的跨中彎矩比簡支梁小一些。所以在施工時,應該注意到梁和柱是相互制約的,梁和柱節(jié)點位置的確定對于房屋的承載力及抗震能力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梁和柱相交的節(jié)點施工時要注意其位置的選擇并要運用一定的施工技巧。梁、柱的施工關系著房屋的承重及剛性,在它們相交的節(jié)點處要注意以下兩方面:首先,要保證澆筑的梁、柱混凝土的質(zhì)量。其次,與柱相交的橫梁和縱梁高度保持一致,如果不一致,出現(xiàn)了誤差,就會導致結構不穩(wěn),受力不均勻的情況出現(xiàn)。
2.3 節(jié)點施工技術
框架結構房屋在施工時,節(jié)點的施工是非常關鍵的。施工人員在施工時,要按照節(jié)點的施工技術要求,在重要的部位要保證節(jié)點的位置、方式以及受力程度。在不同的建筑部位,對節(jié)點的施工技術要求是不同的。總體來說,節(jié)點施工是框架結構房屋的關鍵點。施工人員在建框架結構房屋時,應該對節(jié)點設計施工有詳細的構想和施工措施來指導施工,節(jié)點在房屋各個部位的施工要求有不同之處,應進行詳細了解與設計才能更好的進行施工。框架結構房屋在設計時,首先,節(jié)點在設計的原則上是保證框架柱受力主筋的位置,框架梁主筋應在框架柱主筋內(nèi)側通過。其次,在墻梁節(jié)點的設計上,應盡量保證暗梁或連接梁箍筋的完整性。再次,在框架剪力墻結構中,應該在主次梁相交部位減小主梁箍筋截面或者降低主梁標高,以保證梁截面大小,也可以采用減小局部梁截面的方法來進行施工。最后,在施工時,也要注意主梁和次梁延伸出的懸挑梁。此外,在梁、柱相交會的節(jié)點上的施工也很重要,如果柱和橫梁、縱梁相交時,高度出現(xiàn)誤差,那么可能導致各個梁和柱的受力不均勻,一般情況下,框架結構房屋主要的受力點就是梁和柱,尤其是在梁和柱相交的節(jié)點上,所以施工人員在施工時,在保證梁和柱的質(zhì)量的同時,還要保證梁和柱交點節(jié)點的吻合度及精確度。在施工中一定要做到減小誤差,盡量完美、精確的施工。
2.4 混凝土澆筑和振搗技術
梁、板混凝土澆筑和振搗施工技術要求是:當梁高大于500mm時,應分層澆筑,每層厚度不大于300mm;泵送商品混凝土澆筑梁、板時,布料桿應均勻布料澆筑,嚴禁集中布料、用振搗棒趕料攤鋪的錯誤做法。由于商品混凝土水灰比較大,澆筑后必須采取二次振搗、2-3次抹壓;第一次是在澆筑完混凝土、用木杠大致攤平后,用振動棒和平板振搗器分別對梁和板進行振搗,切忌過振、欠振和漏振,振后用大拉板拍平;待表面收水后作第二次振搗,同樣要避免過振、欠振和漏振,振后用大拉板拍平、用鐵抹子作第一次抹壓;約30分鐘后第二次用鐵抹子抹壓,抹壓比第一次力度稍大些;初凝后、終凝前(用手指摁時有指印但不會下陷)作第三次抹壓,抹壓力度比第二次再大些,此時若個別部位有細小裂縫,抹后即會閉合。第三次抹壓后務必立即用塑料薄膜覆蓋梁、板表面,以防出現(xiàn)干縮裂縫。框架柱在澆搗后至少十小時后方可拆側模,隨拆隨用塑料薄膜包裹起來作保濕養(yǎng)護;而框架梁和現(xiàn)澆板則必須根據(jù)氣溫條件按規(guī)范規(guī)定的強度要求拆除底模,嚴禁為加快模板周轉而提早拆模。
2.5 填充墻砌筑技術
砌筑前施工員必須按施工方案向操作工人作技術交底,同時,按《砌體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的要求向操作工人提出具體要求,如砂漿灰縫應控制在8-12mm,砂漿飽滿度不少于80%等。需要特別強調(diào)指出的是:填充墻與框架柱、剪力墻交接處必須按規(guī)定間距在框架柱、剪力墻上打入膨脹螺栓,然后焊接符合規(guī)范要求直徑和長度的拉結鋼筋并埋設在砌體灰縫中;砌至距框架梁或現(xiàn)澆板板底約200mm處時,應靜置至少一周,然后用粘土磚或砌塊斜砌至梁(或板)底。
3 結語
框架結構施工技術在現(xiàn)代建筑工程中是最主流的施工方式,雖然混凝土框架結構施工技術和鋼結構施工技術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是只要我們在施工時有切實可行的技術措施,加強平時的現(xiàn)場管理,用科學的手段解決施工中存在的問題,我們就可以使框架結構的建筑技術不斷提高提高,滿足現(xiàn)代建筑施工的要求,建造出更好的框架結構的各種建筑物。
[責任編輯:王迎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