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色彩作為大眾視覺語言,是視覺傳達包裝課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教授元素。教師首先需要具有良好的色彩感覺和色彩學知識,具備對色彩主色調、冷色調、明色與暗色、同色系與補色系等各個方向上的把控能力,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在課程中給學生闡述色彩在商業包裝上給消費者帶來的心理反應方面的普遍規律,使色彩成為包裝真正的行銷工具。
【關鍵詞】色彩要素;包裝課程;包裝設計
0 引言
人一出生就生活在一個五光十色的世界里,一切有形的物體都離不開色彩,色彩與人們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
因為,不同的色彩生動地向我們傳遞著不同的情感和信息。無論是冷與暖、歡樂與惆悵,還是穩重與活潑、品位與時尚,都可以通過色彩的巧妙運用,真實地演繹出來。在包裝設計中,也是如此。在包裝設計課程中,對色彩的運用更具要求,加強對色彩的研究,提高自身的色彩修養,對于我們的教學來說有著毋庸置疑的意義。
1 包裝的內涵及色彩運用的意義
1.1 什么是包裝
1)我國包裝是屬于新興的工業,它是為商品而服務的,與商品融為一體,是商品的附屬品,是實現商品價值和使用價值的一個重要的手段。包將的基本職能是保護商品和促進商品銷售的。世界各國對包裝所做的定義,都是圍繞著包裝的基本職能來論述的。
2)世界各國對包裝都下了簡潔明了的定義,我國也早就對包裝下過定義,即為在流通過程中保護產品,方便運輸,促進銷售,按一定技術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輔助物等的總體總稱。也指為了達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輔助物的過程中施加一定技術方法等的操作活動。
3)但是,筆者認為這些定義對詮釋包裝來說仍然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從事包裝設計的設計師們。設計師對包裝內涵的理解遠不是文字條款所能詮注的。因為設計師一旦接受設計委托,常常會以一種超越常人的心境和情感,以其特有的職業敏感接近需要包裝的產品,傾聽產品的訴說,捕捉它與消費者之間的契合點,為它在商品世界的降臨和生存作好一切準備——塑造一個能為擁塞的商品世界所接納的新生命。這就是設計師心目中的包裝。
1.2 色彩運用的意義
1)據科學家研究證明,人通過眼睛來獲取外界信息占信息量的90%。色彩與人們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人們通過長期的生活體驗,有意無意之中形成了根據顏色來判斷和感受物品的能力。不同的顏色給人以不同的視覺心理感受。
2)現代社會,人們幾乎每時每刻都要與商品打交道,追求時尚、體驗消費己成為一種文化,它包括人類生活的衣、食、用、行、賞各個方面,體現著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愈加強烈。當我們步入商場、超市時,各類琳瑯滿目的商品,以優美造型、鮮艷的色彩展示在我們面前,在花花綠綠的色彩映襯下,仿佛爭搶著與我們對話交流,我們在審視,仔細享受那些獨特造型和美妙色彩的商品時,更容易被那些具有強烈色彩的包裝所吸引。這便是色彩的作用,因為顏色在現代商品包裝上具有強烈的視覺感召力和表現力。
3)它不僅會增強消費者的審美愉悅,更能激發消費者的判斷力和購買自信,豐富他們的想象力,也陶冶顧客的心智,真正讓我們感到包裝設計色彩的價值與力量之所在。
2 淺讀色彩在商品包裝設計中的運用
色彩具有象征性和感情色彩,它在包裝設計中負有兩重任務:一是,傳達商品的特性;二是,引起消費者感情的共鳴。在眾多的商品包裝設計中,無一不為能最醒目、理解、好感、和諧的原則來吸引消費者注意。豐富的色彩傳遞著各種不同的情趣,展示著不同的品質風格和裝飾魅力。如何在包裝設計中更好的運用色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2.1 醒目
在包裝設計中,色彩美是人最容易感受的,有的市場學者甚至認為色彩是決定銷售的第一要素,他們在長期的市場調查中發現,有的顏色作為產品的包裝,會使產品驚人地不好銷售,灰色便是其中之一。他們認為,灰色固然雅致但難以使人心動,難以產生購買的沖動。他們提出紅、藍、白、黑是4大銷售用色,這是在制作紅、藍、白、黑、綠、橙、黃、茶色的形象并進行比較時發現的。以紅色為例,它所具有的形象數最多,而且是太陽、火、血液等與生命具有最強有力關系的形象,因此,紅色最容易使人激動。藍、白、黑與太陽也密切相關,太陽總是高掛在藍天之上。太陽一下山,天就黑了下來,當太陽再度升起的黎明時分,東方的天就變成魚肚白,這四種顏色是支配我們每天生活節奏的重要顏色,作為銷售用色時能夠引發消費者的好感與興趣。
2.2 理解
成功的包裝不僅要引起消費者對產品的注意與興趣,還要使消費者通過包裝精確的理解產品。準確地傳達產品信息還要求包裝所用的造型、色彩、圖案等等不違背人們的習慣,致使理解錯誤。許多產品具有鮮明動人的色彩特征。例如檸檬汁、草莓醬、巧克力等,其色彩本身就能明確迅速地傳達商品信息,并強烈感染消費者引起共鳴。如茶色代表著茶,桃色代表著桃,橙色代表著橙,黃色代表著黃油和蛋黃醬,綠色代表著蔬菜,咖啡色就是取自于咖啡。這是一種心理定勢,猶如顏色與味道的關系。
2.3 好感
人的喜厭對購買沖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好感來自兩個方面,首先是實用方面,即包裝能否滿足消費者的各方面需求,提供方便,這涉及包裝的大小、多少、精美等方面。
其次,好感還直接來自包裝的造型、色彩、圖案、材質的感覺,這是一種綜合性的心理效應,與個人以及個人氣息的環境有密切關系。相同的綠色,卻常會使人們產生心曠神怡的愉悅感,仿佛置身于茂密的叢林與清新的空氣之中,而生命在自然的環境下也得以健康的生長。因此,綠色被更多的運用于醫藥、環保等關于生命領域的設計課題。
此外,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對色彩有不同的偏愛,而各個民族又有不同的喜愛色,人稱“民族色”。美國人喜歡黃色,使用黃色包裝的商品都暢銷,如柯達彩色膠卷、庫雷羅魯的化妝品等等。但日本人不喜歡黃色,在日本采用黃色包裝往往銷不動,這里的奧秘我們不再深入探討。這種民族喜愛的心理也是相對的、變化的,我們只是強調喜厭的感覺和民俗習慣能左右購買行為。
2.4 和諧
色彩的選擇與組合的和諧在包裝設計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是決定包裝設計優劣的關鍵。高檔消費品的包裝多采用單純、清晰的畫面,柔和、淡雅的色彩及上等的材質原料;大眾化商品則多采用明顯、鮮艷的色彩與畫面,顯示出商品易于親近的氣氛感。
追求包裝色彩的和諧,實質上就是把用在包裝上的顏色進行調和、精煉、單純,避免包裝上的用色過多的累贅。五顏六色的艷麗繁華未必引人喜愛,反倒可能給人一種華而不實的印象,使人產生眼花繚亂之感。恰當使用簡約的色彩語言,更能體現設計者駕馭色彩的能力,最大限度發揮色彩的潛能。例如,在極少主義的影響下,擺脫傳統色彩的因有屬性的束縛,結合現代包裝設計理論與商品的屬性要求,采用無彩色中的金、銀、黑、白、灰進行設計的包裝,則更顯商品的永恒之美。無彩色系的特殊性質,為許多商品的包裝設計提供了充分展示魅力的舞臺。如伏爾加酒所設計的包裝,就容器造型本身而言,沒有什么可數之處,設計者選用了銀、白、灰等顏色進行設計裝飾,使整個商品顯得莊重典雅、品質,強化了該商品的信息特征和商品檔次。
【參考文獻】
[1]楊仁敏.包裝設計[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2]賈爾斯·卡爾弗.什么是包裝設計[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6.
[3]李春曉.商業包裝設計[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
[4]曹方.包裝設計實務[M].江蘇美術出版社,2005.
[責任編輯:王迎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