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許多工程必須在冬期或者雨季施工,由于受氣候影響,這些季節性施工存在著不同的特點,為了保證冬期雨季施工質量,加快施工進度,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必須采取不同的技術措施和安全措施。本文針對冬期雨季施工的特點,對冬期雨季建筑施工存在的主要問題、施工準備工作、技術措施及安全措施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冬期雨季;建筑工程;技術措施
1 冬期建筑施工技術及安全措施
在工程建設施工過程中,受自然氣候的影響,加之工程建設的進度需要,有時不可避免的要進行冬期施工,按《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規定,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穩定低于5℃即進入冬期施工,若采取的措施不當,會給施工的工程帶來不利的影響,極易給工程質量造成隱患或出現質量事故,所以建筑工程應盡可能在高于5℃的氣溫條件下施工。當晝夜平均氣溫低于-5℃時,應停止施工。當晝夜平均氣溫在5℃至-5℃之間,則應采取措施加以保護方能施工。
1.1 做好冬期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要注意提前收集施工地冬期氣溫變化的資料。在工程即將進入冬期施工前,要提前準備和防范,把不利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狀態,要提前收集當地冬期的氣象資料,了解當地的氣溫變化、持續時間、最低溫度以及最大風雪等資料,還要了解施工過程中未來一周的天氣變化,只有這樣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1.2 做好冬期施工技術文件的編制工作
在工程進入冬期施工前,要提前編制好冬期施工技術文件,作為冬期施工的技術指導性文件,是冬季施工的主要措施。冬期施工技術文件必須包括施工方案和施工組織設計或技術措施。施工方案和施工組織設計或技術措施包括以下主要內容:冬期施工的生產任務安排和部署;施工材料進場計劃;勞動力計劃;熱源、設備計劃和部署;冬期施工人員培訓計劃;工程質量的控制要點;冬期安全生產的要點;施工工序及進度安排;各分項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術措施。
1.3 加強冬期建筑施工質量控制
冬期施工期間的砌筑工程主要是采用抗凍砂漿法施工。當室外大氣溫低于-10℃及施工上需要時,應對材料進行加熱,應優先加熱水,當滿足不了熱工計算的溫度時,再進行砂子加熱,但要注意水溫不得超過80℃,砂子溫度不得超過40℃,水泥不可加熱,但應放在不低于0℃得室內。攪拌好的砂漿要注意運輸、存放、使用時的溫度損失,最好隨用隨拌。操作上應按照“三一”砌筑法砌筑?;铱p應控制在10mm以內,磚砌體在當日施工完畢后,必須在表面覆蓋保溫材料。磚上冰、霜、雪要清除,一般不得澆水,冬期施工砌筑工程不可采用無熟料水泥,不得使用白灰砂漿或粘土砂漿,砂子要清除冰塊。每日砌筑后,應及時在砌筑表面進行保護性覆蓋,砌筑表面不得留有砂漿。
1.4 鋼結構工程施工的控制措施
冬期鋼筋施工最主要的是鋼筋的焊接,焊接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工程結構的安全。冬期進行鋼筋焊接,影響因素較多,鋼筋焊接前必須根據當地的施工條件、氣溫狀況進行試焊,試焊時先根據氣溫狀況調整焊接參數及焊接工藝,焊接參數和工藝確定后,再進行試焊,試焊的焊件送實驗室實驗,合格后再進行批量焊接。
鋼結構工程施工中要控制重點高強螺栓連接。冬期負溫焊接和常溫有很大的區別,在焊接時要對焊工進行培訓,掌握負溫下的焊接規律,并說明書的要求對焊條進行烘焙,干燥后再使用,這樣才能保證焊接質量,確保結構安全。
1.5 冬期安全施工措施
冬期施工氣溫較低,引發安全事故的因素較多,在施工前要制定相應的冬期安全施工措施,配備必要的安全防護用品,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尤其是高空作業和特殊工種的教育,并加強現場施工管理工作,確保工程安全施工。
2 雨季建筑施工技術及安全措施
雨季降雨量大,空氣濕度增大,多數建筑施工工程都要跨越雨季。因此科學合理地組織施工,采取安全技術措施,積極應對雨季施工面臨的各種危險狀況,對提高工程質量和保證進度具有重要意義。
2.1 雨季建筑施工準備工作
一是,要保障道路安全,凡主要運輸暫設道路,應將路基碾壓實,上鋪焦渣或天然級配砂石,并做好路拱。道路兩旁要設排水溝,保證雨后不滑、不陷、不存水,通行無阻。二是,注意現場排水,施工現場及構件生產基地應根據地形對場地的排水系統進行疏通,以保證排水流暢,不積水。三是,機電設備要防雨、防潮、防淹,還必須安裝接地安全裝置,流動電閘箱要安裝漏電保護裝置。
2.2 雨季建筑施工技術措施
2.2.1 土方和基礎工程
在雨季施工時應做到以下幾點:一是,雨期開挖基槽(坑)或管溝時,應注意邊坡穩定,必要時可適當放緩邊坡坡度或設置支撐,施工時應加強對邊坡和支撐的檢查。二是,雨季施工的工作面不宜過大,應逐段、逐片分期完成;基坑挖到標高后,應及時驗收并快速澆筑混凝土墊層。三是,位于地下的池子和地下室,施工時應考慮澆搗混凝土后的防浮措施。降雨量大時,應停止土方施工以及軟土基坑(槽)的挖土作業?;A施工完畢,應及時做好基坑四周的回填工作。
2.2.2 砌體工程
砌體的整體穩定性多取決于砂漿等粘合劑以及砌體材料的含水量。在雨季如果處理不當,會對砌體的整體穩定性產生較大影響。因此在此段時期施工應掌握以下幾點:一是,磚在雨期必須集中堆放,不宜澆水;砌墻時干濕磚塊應合理搭配;磚濕度較大時不可上墻,砌筑高度應高于1米,砌磚收工時應在磚端頂蓋一層干磚,避免大雨沖刷灰漿。二是,穩定性較差的窗間墻及獨立磚柱應加設臨時支撐或及時澆筑圈梁。三是,砌體施工時,內外墻要盡量同時砌筑,轉角及丁字墻間的連接要同時跟上;遇強風時,應在與風向相反的方向加臨時支撐,以保護墻體的穩定。
2.2.3 混凝土工程
在涂刷模板隔離層之前要及時掌握氣象信息,以防隔離層被雨水沖掉。盡量避開大雨澆筑混凝土,如遇到大雨時應停止澆筑混凝土,并按施工縫要求設置停澆縫,已澆部位應加以覆蓋。雨期施工應加強對混凝土粗細骨料含水量的測定,并及時調整用水量。模板支撐下回填要夯實,并加好墊板,雨后應及時檢查有無下沉情況。下雨時不得進行鋼筋焊接及對接等工作,急需時應做好防雨棚工作。
2.2.4 吊裝工程
構件堆放地點要平整堅實,周圍要做好排水工作,嚴禁構件堆放區積水、浸泡。塔式起重機基礎或路基必須高出自然地面15cm,嚴禁雨水浸泡路基。雨天不宜進行起重吊裝工作,這是因為雨天構件表面及吊裝繩索被淋濕,繩索與構件之間摩擦系數降低,容易發生構件滑落等嚴重的安全事故。此時如果必須進行吊裝工作,應加倍注意,并采取增加繩索與構件表面粗糙度等措施來保證安全。
2.2.5 屋面工程和抹灰工程
屋面防水層應盡量在雨季前施工,并同時安裝屋面的落水管。雨天嚴禁油氈屋面施工。雨季屋面工程宜采用“濕鋪法”施工工藝,即在潮濕的基層上鋪貼卷材,先噴刷1-2道冷底子油,噴刷工作宜在水泥砂漿初凝后進行操作,以防基層浸水。
抹灰時應至少了解1-2天的天氣變化情況,雨天不準進行室外抹灰。對已經施工的墻面,應注意防止雨水污染。室內抹灰應在做完屋面后進行,至少做完屋面找平層,并鋪一層油氈。
2.3 雨季建筑施工的安全措施
雨季施工常發生雷雨天氣。為了防止雷擊事故,在施工現場高出建筑物的塔吊、井架、電梯、鋼管腳手架等都必須設防雷裝置。雨季施工常會發生腳手架下沉、塔機被暴風刮倒等事故。因此,腳手架及高聳設備應加固,地基土應牢靠,腳手架應增設防滑條等。雨期高處作業應防止摔倒、觸電而引發的事故。所以,高空作業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帶,腳手架設防護欄的安全網,對各類電器設備及線路應做到經常檢查及保護維修等。雨季施工的不利條件對建筑質量有較大的危害,因此雨季施工時應制定詳盡的施工方案,并嚴格執行。
[責任編輯:王迎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