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介紹了龍頭山國家落葉松良種基地種子園營建技術,主要包括:園區選擇,園區規劃,優樹選擇,接穗采集,嫁接建園,初期管理等。
關鍵詞:種子園;營建;技術;探討
中圖分類號 S791.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04-124-01
龍頭山國家級落葉松良種基地始建于1976年。多年來堅持生產與科研并重,質量與產量共舉,規模與水平同步原則?,F已建成種子園面積100.2hm2,無性系383個,一代園、二代園、二代半園遺傳增益分別達到23%、57%、65%,累計產種6 000kg。2009年1月,被國家林業局確定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種子園建設成功實踐,為今后良種基地發展打下了基礎,提供了借鑒。
1 自然概況
基地位于河北省圍場縣中西部,東徑117°21′、北緯42°21′,屬內蒙古高源和冀北山地過渡帶,海撥1 300~1 400m,年平均氣溫1.4~4.7℃,年降雨量382~560mm,無霜期110~120d。土壤為山地棕壤、褐壤,植被類型有天然華北落葉松、樺樹、山場、柞樹及椴、榆、五角楓,人工云杉、油松、樟子松等喬木樹種,灌木以平榛、胡枝子、繡線菊為主,是華北落葉松天然分布區。
2 園區選擇
2.1 園址要求 地勢平緩,土壤濕潤肥沃和排水條件良好,陽光充足、沒有風凍害。周圍500m沒有落葉松林分,避免劣質花粉傳入;附近沒有楊樹,避免落葉松楊銹病發生。同時交通方便,便于經營管理,附近有水源。
2.2 坡向選擇 光照條件的好壞,直接影響種子產量。陰坡營養生長旺盛,成熟晚,果青,產量低,陽坡成熟早,果老,份量輕,出籽度高,所以種子園應選在陽坡或半陽坡。
2.3 風力條件 風是傳播花粉的媒介,風的大小直接影響母樹授粉和種子產量,微風較為有利,強風授粉不良。所以建園應選擇背風向陽的地方,并在迎風方向栽植10m寬樟子松或油松防風帶,不修枝不疏伐,發揮防護效益。
3 園區規劃
根據地形特點,一面坡規劃為一個大區,面積15~30hm2,以林路或溝谷為界。大區內按順山長方形劃分小區,小區面積2~3.5hm2,小區間以10~20m寬樟子松、油松林隔離。共先后劃分8個大區,55個小區。
4 優樹選擇
4.1 選擇原則 以當地華北落葉松為主,并以外地種源為補充,當地種源在天然林及種源清楚的人工林中選擇。
4.2 選擇方法 5株大樹對比法。先目測初選出優樹,再在優樹周圍50m半徑以內,選擇靠近優樹、立地條件相同的同齡、同種僅次于優樹的4株優勢樹為對比樹,用初選優樹胸徑、樹高、材積同4株優勢對比樹胸徑、樹高、材積平均值對比決定入選。
4.3 選擇標準 形質指標:樹干通直,尖削度小,樹冠圓滿。健康指標:少或無病蟲害,無機械操作,不枯頂無雙杈。結實指標:屬于優良類型,有過結實表現,盡量選擇偏雌性單株。生長指標:低標準:樹高100cm,胸徑110cm,材積124m3;中標準:樹高100cm,胸徑120cm,材積135m3;高標準:樹高100cm,胸徑124cm,材積145m3。
5 無性系構成
一代園由初級園經子代測定結果改良建成,共投入無性系286個,其中圍場198個,灤平21個,保定駝梁山37個,張家口小五臺19個,山西恒山11個。二代園投入無性系40,系一代園中采集138個優良無性系種子育苗營建138個半同胞子代林,從中測選出40個優良無性系。二代半及改良代園投入家系102個,其中有全同胞子代林無性系17個、內蒙華北落葉松無性系10個、長白落葉松無性系20個、日本落葉松無性系19個,雜種無性系36個。
6 接穗采集
于4月中旬落葉松樹液流動前14d人工上樹采集測選優樹或無性系樹冠中上層外圍健康、粗壯、頂芽飽滿的1~2 級側枝的頂梢作接穗。接穗采集后及時打捆,掛標簽,標明采集地點、系號或單株編號,放入裝有冰塊的采集箱內。當天采集、當天入窖。窖內提前放入定量冰塊,保持窖溫-5~0℃,接穗梢向上成捆豎放在冰塊上,使接穗保持半休眠狀態。
7 嫁接建園
7.1 定植砧木嫁接建園 按水平方向修成梯田,株行距4m×(4~4.5)m,37~42株/667m2。為保證嫁接成活,每定植點栽植3株砧木。翌年或第3年5月上中旬,落葉松砧木萌芽后,開始嫁接,至5月中旬完成嫁接。實踐證明,以粗接穗、長接口髓心形成層嫁接法效果最好。實踐證明,定植砧木建園存在嫁接成活率低、需多次補接、嫁接成活母樹樹齡不一的問題。
7.2 培育嫁接苗建園 選擇根系發達,地上矮粗、無側枝、干形直的二年生超級苗或Ι級苗做砧木在苗圃內培養容器苗,翌年5月上中旬進行嫁接,嫁接后進行澆水、施肥、定砧、扶正管理,培育成以接穗為主枝、生長健壯、木質化好的嫁接容器苗。翌年或第3年按配置圖栽植建園,密度4m×(4~4.5)m,37~42株/667m2。近年實踐表明,培育容器嫁接苗定植建園法,增大苗木選擇范圍,能選擇嫁接質量好、接穗生長健壯、向上生長、生長速度快,木質化良好的優質容器嫁接苗上山定植,一次營建、一次成功,母樹林齡一致,建園效果較好。
7.3 無性系配置 每個小區40個無性系,一代園按順序錯位法配置,一行40株,首行1~40號順序排列,次行5~40號再自1~4號順序排列,下行9~40號再自1~8順序排列,依次類推。二代園及改良代園采用隨機加人工調整排列方式,即保證同一無性系植株間隔3株以上,以避免無性系間固定鄰居,防止無性系過近出現同一無性系相互授粉現象。
8 初期管理
對新建種子園進行灌溉、除草、施肥等常規幼樹撫育作業,促進母樹生長,為提高種子產量打好基礎。對砧木進行定砧,控制砧木枝條生長,促進接穗枝條形成主干,保障母樹質量。對種子園內天然萌生落葉松及時清除。對結實種子園進行修盆、樹冠下深翻、施肥,截頂、修枝、病蟲害防治、樹體環剝等技術措施促進母樹結實,提高種子產量。
9 技術探討
9.1 園址選擇是基礎 園址選擇關系到母樹生長和種子產量及播種品質,陰坡利于母樹生長不利于母樹結實,陽坡干旱瘠薄,利于結實但不利于造林成活和生長,所以應選擇光照條件好,土壤肥沃地塊建園。
9.2 嫁接苗建園是方向 在苗圃培育嫁接苗便于集約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苗木質量。造林時選擇優質苗上山,提高建園質量。
9.3 精細管理是關鍵 梯田式整地,拉線定點栽植,精細管理,種子園一次性建成,避免多次補植形成母樹年齡差異,大小不整齊、開花結果遲早不一問題發生。
9.4 選擇偏雌性無性系建園 落葉松為雌雄同株,但存在偏雌、偏雄現象,在保證形質指標和生長指標的基礎上,選擇偏雌性無性系或單株接穗作為嫁接建園材料,更有利于種子園穩產高產,保證種子產量質量,提高建園成效。
(責編:徐煥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