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3種不同用量的炭基復合肥水稻產量均超過600kg/667m2。其中用量為26.8kg、30kg炭基復合肥處理能使水稻分蘗發生早,增蘗快,建立合理的群體結構,使水稻生長特性得到極佳的顯現。因此生產中推薦40.2%炭基復合肥用量在25kg/667m2左右。
關鍵詞:炭基復合肥;水稻;肥效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04-39-02
炭基復合肥是一種新型緩釋肥料,其基質是多微孔顆粒炭,由農業廢棄物、秸稈等加工而成,具有孔隙豐富、吸附能力強、吸光增溫、改良土壤等特點,目前在水稻、油菜、花生、小白菜等作物上應用效果較好,均表現增產作用。筆者旨在通過不同用量的炭基復合肥對水稻生長發育及產量的影響,探討其在不同施用量下與常規復合肥對水稻產量變化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供試肥料:(1)45%復合肥(15-15-15);(2)40.2%炭基復合肥(18.1-11-11.1),以上肥料由安徽拜耳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加工提供;(3)46.4%尿素,由貴池區殷匯農技推廣區域站提供。供試作物:徽兩優6號,由貴池區殷匯農技推廣區域站提供。
1.4 觀察記載
1.4.1 大田莖蘗動態對比 采用定點定株方法,即栽后活棵后每5d1次,每點定0.25m2,拔節后每7d1次,直到抽穗為止。
1.4.2 生育進程動態 記載項目為播種期、移栽期、有效分蘗終止期、高峰苗期始穗、齊穗期、成熟期。
1.4.3 經濟性狀考察及測實產 考察項目為有效穗、穗長、每穗總粒數、每穗實粒數、結實率、千粒重(水漂法)。
2 結果與分析
2.3 炭基復合肥對水稻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 從表4分析,施肥處理能夠促進水稻株高的生長,施肥量的不同其株高呈現差異,其差異幅度在0.5~3cm,以T26.8株高為最高,其次為ck1;T25炭基肥株高為最矮,其主要原因是施肥總量為最少。從水稻產量可知:3種不同用量的炭基復合肥產量均略次于ck1產量,通過方差分析,各重復間差異不顯著,表明土壤均勻,而處理間差異顯著,表明是施肥不同造成的。經過新復極差分析,各施肥處理均與ck2差異極顯著,而施肥區差異不明顯。從水稻產量構成因素可知,3種炭基復合肥處理的穗總粒均少于ck1,每穗相差近20粒,千粒重減輕2g以上。從而表明炭基復合肥在第1季養分釋放上應低于常規復合肥。
3 小結與討論
(1)試驗田土壤速效磷6.1mg/kg,按測土配方施肥標準來衡量,屬土壤磷素偏低。從試驗小區平均實產分析,產量的高低有隨施用P2O5的多少而變化的趨勢,試驗設計時未考慮土壤養分含量因素,從而導致3種炭基復合肥產量均低于常規復合肥。
(2)炭基復合肥中的3個施肥量(T25除外)中的2個施肥量均可能提早水稻分蘗發生,且增蘗快;每667m2有效穗均超過14.22萬,能夠建立起合理的群體結構;實產均超600kg/667m2,與其他施肥處理間產量差異不顯著;且熟相好,稈青、葉青、籽黃,而常規復合肥在成熟期有輕微倒伏現象。
(3)炭基復合肥(18.1-11-11.1)作為新肥種,肥效還不被大多數人認識,在氮磷鉀的配比上要做進一步的優化。尤其是對土壤養分變化上有何影響,有待于進一步試驗研究。
參考文獻
[1]朱國英. 油菜炭基復合肥應用效果研究[J]. 安徽農學通報, 2011,17(23) : 89, 94.
[2]朱愛軍. 不同炭基肥料對花生農藝性狀與產量的影響[J]. 現代農業科技, 2012: 60-61.
[3]茹彩齊. 小白菜應用炭基復合肥試驗初報[J]. 安徽農學通報, 2012 (13): 94-95. (責編:徐世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