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介紹了垂釣塘選建要術、魚種投放技術、垂釣塘的日常管理及魚病防治技術。以期為從事經營垂釣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垂釣塘;水質;投喂;預防
中圖分類號 S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03-131-02
近年,由于垂釣漁業超高利潤,全國各地休閑垂釣業迅猛發展,出現各種各樣養殖經營方式。有些經營者由于不懂垂釣塘的特殊養殖管理技術,造成垂釣塘放養的水產品經常大量死亡,給經營者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根據筆者多年摸索和總結,經營垂釣者要想獲得好的效益,必須要做好從垂釣塘的選建,水產品種的放養,日常投飼水質管理,及魚病防治等各個環節的工作。
1 垂釣塘的選建
(1)做垂釣用塘口一定要選在交通便利、用電方便,周圍環境安靜,遠離交通主干道及吵鬧的地方,并且要有水質好,水量充足的水源。充足的水源非常重要,因為垂釣塘放養的品種多、密度大,水質容易變壞,需要經常換水。另外,為了保證垂釣者的安全,池塘上空不能有高壓電網穿過。如果是老塘口要進行改造。
(2)垂釣塘的面積根據實際情況,可大可小,最好是3 335m2左右。池深最好2~3m,池塘埂寬2~3m。池邊陸地10m之內不能有高大的樹木,以防影響垂釣。池底平坦,池埂要夯實,不滲水。埂面鋪上碎石,雨天行走方便。在池塘邊每隔5~6m用混凝土澆筑一塊地方作為垂釣點,為垂釣者提供較為舒適的環境。 有條件的還可以將池埂整個用石塊或預制板鋪起來。
2 投放前的準備工作
(1)清整。如果垂釣塘是老塘口,每年冬季要干1次塘,先清除池中過多的淤泥和埂邊的雜草,修復坍塌池埂。讓塘底凍曬15d左右。可以改善池塘底質結構,減少病蟲害。
(2)消毒。不管是老的塘口還是新的塘口都要進行消毒處理。一般用生石灰150kg/667m2,干法或者帶水消毒都可以。
(3)增氧設備。垂釣塘放養魚的密度大,容易缺氧;一般3 335m2左右要架設一臺增氧機。如果沒有增氧機也要準備1臺水泵,經常沖水增氧。
3 垂釣品種的放養
(1)投放品種。按照習慣投放的品種有鯉、鯽、鳊、青、草魚、鯧魚、鱸魚。隨著垂釣工具的不斷改進和垂釣技術的逐漸提高,鳙魚和甲魚也可以作為垂釣魚大量的投放,不僅能提高人們的垂釣興趣也能提高經濟效益。
(2)投放時間規格和數量。垂釣魚投放時間以冬春季為好,這時氣溫低,魚類活動減弱,運輸過程中不容易受傷。最好自己另塘培養或就近購買,這樣隨時都可以往垂釣塘投放。作為垂釣的魚的規格不能太小;一般情況下青魚3kg以上,草魚2kg以上,鯽魚0.25kg以上,鳙魚2kg以上,鳊魚0.5kg以上。投放的數量要根據塘口情況而定,如果水源充足,有增氧設備,每667m2可放500kg左右。條件稍差的只能放300kg左右。各種魚一次性放足,以后根據被釣起的數量再隨時增補。
另外、由于垂釣塘魚放養密度大,水質容易變壞,因此要放養一定量的白鰱,用來凈化水質;還要搭配少量的鯰魚和烏鱧等兇猛魚類,用以清除塘中的小雜魚,小雜魚多了影響垂釣者的興趣。
4 垂釣塘的日常管理
(1)投喂管理。投喂飼料品種有魚用配合飼料、米糠、菜籽餅、小麥、玉米和青飼料等等。小麥玉米在投喂之前要浸泡;青飼料要沖洗干凈。投喂時間在垂釣游人走后的傍晚進行。投喂量以魚食至八成飽為好,這樣到第二天魚處于饑餓狀態,能提高垂釣的上鉤率。投喂可以采用滿塘撒或使用投餌機定點投喂。注意一定不能投喂腐爛變質的餌料。
(2)水質管理。垂釣塘魚放養密度大,水質容易惡化;管理好水質非常重要。主要措施有加換水、生石灰調水和微生物改水。水源充足的地方,一旦發現有老化的趨勢立即換水;換水量為池水的1/3即可。換水不方便的池塘,可以用光合細菌、芽孢桿菌和EM菌等微生物改善水質。6~8月份池塘每隔20~30d,用生石灰20kg/667m2化水潑灑1次。即能調節水質又能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
(3)巡塘記錄。每天必須堅持巡塘3次,早中晚各1次;巡塘時注意觀察魚的活動和攝食情況;及時撈出塘中雜物和死魚。對死魚要仔細檢查死亡原因,發現有病及時治療。平時要勤記錄,記錄的內容有放養數量、品種、重量,每天的投喂量,被釣出魚的數量、品種、重量,以及用藥的情況等。
5 病害防治
(1)預防。魚病以預防為主。垂釣塘放養密度大,垂釣過程中經常有魚被鉤傷,更應該做好預防工作。具體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如每年冬天干塘1次,清淤、曝曬,注水之前用藥物徹底消毒;在放魚種的過程中,最好就近購買,避免長途運輸。在裝卸的時候操作要輕,以防碰傷魚體。即使在冬季一次也不能裝載過多,以免相互擠壓使得魚內臟和眼部受傷。受傷的魚容易生病死亡;不要在魚病發生較多的地方購買魚種,避免將各種病菌帶到垂釣塘里來;魚種下塘之前要用5%的食鹽水或者20g/kg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0min左右,殺滅魚體攜帶的病菌和寄生蟲。另外將魚鱗受傷較多的魚挑出來不要下塘,這類魚極容易感染水霉病而死亡;氣溫回升后,全池用殺蟲劑和消毒劑殺蟲消毒1次。到高溫季節,每20d要消毒1次;經常沖水或開增氧機,防止魚缺氧,增強魚的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6 幾種常見魚病的治療
(1)水霉病。流行季節為全年都有發生,春冬季節更甚,陰雨天水溫低極易發生,并迅速蔓延造成魚死亡。癥狀為魚體受傷或被蟲咬后長出灰白色棉絮狀物體。防治方法為用水霉凈全池潑灑。
(2)錨頭蚤病。流行季節為春秋季;花白鰱、鯽魚、草魚危害較大。癥狀為魚體上有鮮紅的出血點;仔細觀察每個出血點上都懸掛0.5~1cm左右透明蟲體,嚴重時布滿全身。防治方法為用阿維菌素全池潑灑。
(3)細菌性敗血癥。流行季節為全年,水溫在28℃左右發病最為嚴重。鯽魚、鰱鳙魚、鳊魚和草魚易感染。癥狀為口腔、鰓蓋、鰭條和魚體兩側輕度充血,肝臟、腸道充血;腹腔積水。發病后魚死亡率高。防治方法為用溴氯海因或者二氧化氯全池潑灑,連用3d。
(責編:徐煥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