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調研,分析了宣州區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的基本情況和特點,指出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以推動宣州區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農民林業合作社;發展對策;宣州區
中圖分類號 F30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03-08-02
宣州區位于皖東南,全區林業用地面積92萬hm2,其中有林地面積78萬hm2。近年來,宣州區緊緊抓住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契機[1],大力發展林業產業,以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和促進農民增收為出發點,加大政策引導和扶持,不斷創新服務機制和方法,以規范化建設為核心,堅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使得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走上了健康持續發展的快車道。
宣州區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遵循“民辦、民管、民受益”和“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則,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管理、自我發展,是新時期農村經營管理體制在制度和機制上的創新。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的涌現和發展,對于促進宣州區林業增效、農民增收、增強林產品市場競爭能力、優化調整產業結構以及完善和創新農村經營管理體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宣州區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發展特點
11 數量快速增加 宣州區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起步于2007年,經過這些年的探索、發展,已形成一定的規模。截至目前,全區共有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20家。宣州區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已逐漸成為促進農民增收、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織載體。
12 組織形式、產業種類多樣化 從合作社的組織形式看,大體可分為大戶牽頭型、龍頭企業帶動型和村兩委引領型3類。就經營范圍來看,苗木花卉15家,棗類2家,水梔子1家,早熟梨1家,宣木瓜1家。從服務內容看,有的直接從事林產品生產或產品銷售,有的則從生產環節開始,全程參與生產、加工儲運和銷售的各個環節等。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能夠有效地組織入社農民開展市場營銷活動,幫助農民解決林產品銷售問題。
13 運作管理規范化 宣州區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在發展過程中,通過不斷完善章程,健全各項制度,建立規范運作機制,堅持互惠互贏原則,正逐步走向規范。2011年,宣州區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被評為宣州區區級示范社的有3家,其中宣城市貍橋苗木花卉專業合作社榮獲區級“十佳合作社”稱號。一些苗木花卉專業合作社在逐步完善合作社制度的基礎上,還就苗木花卉生產管理制定了合作社自己的標準,不僅提高了合作社產供銷運轉效率,并為宣州區苗木花卉產業整體水平的提升打下了基礎。
2 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21 資金不足,融資難[2] 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大多是由農民自發組建起來的,雖然是聯戶經營,但農民財力有限,合作社發展受到資金制約。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一般缺乏可供融資抵押的抵押物,導致融資困難。
22 規模小,市場競爭力弱 宣州區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規模普遍變小,聯合社員一般在十幾至幾十人不等,基本是在村鎮中組建,由于行政區劃分割,服務范圍有限,市場競爭力不強,影響了合作社的發展[3]。
23 運行機制不夠規范 宣州區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大多組建時間不長,發展尚處在起步階段,雖然能夠做到登記注冊,但組織結構松散,服務能力偏弱,對正常開展工作所必須建立和完善的內部運行機制卻關注較少,尤其是民主決策、內部控制、利益分配等機制運作不夠規范。同時有些合作社給農民帶來的利益較少,農民入社的積極性不高。
24 后續經營與發展受限 一是成立農民林業合作社并沒有形成濃厚的氛圍。雖然《農民合作社法》已于2007年7月1日正式實施[4],但廣大群眾仍對合作社的概念模糊,影響合作社發展壯大。二是一些部門和鄉鎮對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的發展認識不足,重視、支持不夠,缺少具體的可操作性的扶持發展措施與辦法,致使合作社后續經營與發展受限。
3 發展對策
31 加大投入,擴寬融資渠道 各級財政應安排專項資金用于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專門針對規模較大、帶動農戶較多、運作較為規范、農民增收效果 明顯的合作社給予重點扶持和獎勵。
支持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開展多渠道融資和森林保險業務。林業主管部門要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銀監會、保監會、林業局關于做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與林業發展金融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銀發[2009]170號)的要求,支持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開展多渠道融資和森林保險業務,支持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開展成員之間的信用合作。要切實加強森林資源勘界、確權、登記發證工作,加強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和林木、林地經營權流轉管理,及時依法為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辦理林權抵押登記手續并加強抵押林地、林木的監管工作。
32 擴大規模,增強市場競爭力 引導和鼓勵現有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擴大規模,不斷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一是加強培訓。采用參觀考察、科技培訓、遠程教育等多種形式,分期開展培訓,著力培養一批懂經營、善管理的林業合作社人才隊伍。二是品牌建設。林業產品市場競爭激烈,產品市場競爭從過去的產品質量競爭上升到現在形象競爭和品牌競爭的階段,所以要著力打造品牌、商標、包裝、信譽等無形資產。
33 加強指導和監管,規范運行機制 合作社的內部管理制度直接影響著合作社的健康穩定發展。針對宣州區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運行機制不夠規范的狀況,應加強指導和監管。一是實行利益共享、風險公擔,建立盈余返還制度,按照成員與合作社的交易量返還盈余。二是對成員實行檔案化管理。實行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所有成員地位平等。三是定期開展組織活動,每年召開一次社員代表大會和監事會議。四是嚴格執行合作社財務制度,實行財務公開。通過加強民主管理,規范專業合作社的運營,促使其在保持良好的狀態下不斷地發展壯大。
34 加大扶持力度,優化發展環境 通過實施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森林資源培育基地建設,優先安排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承擔林業工程建設項目,推廣實施林木優良品種選育、森林植被保護與恢復、森林資源綜合利用等生產項目。同時結合各類項目工程,大力扶持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的基礎設施建設,將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的森林防火、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林區道路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納入林業建設項目。林業主管部門和基層林業工作站要指導和幫助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編制森林經營方案,經林業主管部門認定后,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或其成員依法采伐自有林木,可按森林經營方案執行。未編制森林經營方案的,林業主管部門應按照森林資源狀況安排采伐指標,依法發放林木采伐許可證并及時做好相關服務。
35 強化宣傳,營造良好氛圍 不斷深化林權體制改革,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全社會關心和支持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和輿論氛圍。學習貫徹《農民合作社法》和《國家林業局關于促進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指導意見》,宣傳和普及合作社知識和有關政策,調動農民依法辦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網絡宣傳農民合作社的基本知識、政策措施、典型經驗、優秀帶頭人的先進事跡等,推動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穩步健康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吳浩安徽省農民林業合作社建設現狀分析及發展對策[J]安徽林業科技,2011,37(6):52-55
[2]楊龍豐大同發展農民林業合作社的思考[J]山西林業科技,2010,39(2):47-49
[3]于洋東港市林業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0(7)
[4]任俊梅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對太谷縣發展農民合作社推動新農村建設的實踐和思考[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16(3):31-33
(責編:陶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