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周文斌針對自己所工作的教育領域,強調了關于學校的科技創新問題。他表示,“學校通過學科交叉與融合以及合作科研創新活動的有效凝聚,使不同學科的科研人員在信任、平等、自由、活躍的學術氣氛和環境中,對學術問題相互交流信息、切磋思想、闡述見解,使學校的教學和科研有更大的后勁和潛力。”
周文斌也同時坦言了現在創新工作的瓶頸:一是科技資源的調配問題,對于像中西部高校來說資源配置不足,造成強的愈強,弱的愈弱,馬太效應明顯。二是學術評價體系要改革。怎樣讓大家安下心來做科學研究,“現在的高等學校,只有教學事業費沒有科研事業費,國家撥的款只夠教學用的。地方高校沒有這筆費用,但其潛在的科研能力是很大的。”
另外,應加大現有的實驗室、工程中心的撥款。目前我國除了國家級的重點實驗室有穩定的經費支持,其他的國家級的工程中心,省部級、教育部的重點實驗室是沒有經費的。周文斌拿南昌大學舉例說:“我們學校現在是自行設立了科研事業費,這就不可避免地擠占教學事業費。但從長遠發展來看,我們一定要鼓勵那些有能力、對科研有興趣的人,讓他們做科學研究,這是對未來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