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安徽的許多重大建設項目位于長江、淮河等水系的沿岸地區,這些地區廣泛分布著淤泥、淤泥質土等軟弱沉積層。這些軟弱層的存在使得場地地基承載力降低,場地的卓越周期變長。歷次震害表明,由于場地土卓越周期與結構的自振周期較接近,地震時易產生共振,使得軟土場地上的自振周期較長的高層建筑、大型橋梁等易發生嚴重震害,如1985年墨西哥Ms8.1地震導致距震中約350km的墨西哥城內數百座高層建筑遭受嚴重破壞或倒塌。可見軟土層對地震動輸入的響應不僅是一個極為復雜的土動力學問題,還關系到重大建設工程的抗震設防,因此軟土場地地震效應的研究受到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相關研究表明,軟弱夾層對地震動峰值的影響與軟弱層的位置、厚度、輸入基巖地震動特征及覆蓋土層的厚度等因素有關(黃玉龍等,2000;李小軍等,2001;薄景山等,2003;袁麗俠,2003;呂悅軍等,2004;黃雨等,2005;劉崢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