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交強險的“酒駕免賠”條款

2013-01-01 00:00:00孔利強梁凌
金融發展研究 2013年1期

摘 要:“酒駕免賠”在保險業得到了一致認可,但在司法實務界和理論界卻有很大的爭議。在酒駕肇事的場合,我們固然應當優先保護受害人的利益,但這并不意味著就可以放棄對酒駕肇事者的民事性懲罰,也不能視保險公司的合法利益而不見。因此,為了平衡保護各方的利益,促進機動車保險的可持續發展,構建一個酒駕肇事保險賠償新機制實屬必要。

關鍵詞:酒駕免賠;交強險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2265(2013)01-0069-07

一、“酒駕免賠”概述

嚴格意義上講,“酒駕免賠”并非法律上的概念,而是保險業中的通說?!榜{駛人飲酒后駕駛機動車”作為責任免除①條款廣泛地存在于我國機動車保險合同中。《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22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險公司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墊付搶救費用,并有權向致害人追償:(一)駕駛人未取得駕駛資格或者醉酒的……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造成受害人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p>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側重保護受害第三人的利益,然而《條例》對酒駕肇事后如何分配肇事者和保險公司各自的民事責任規定不甚明確,加之不同法院甚至是同一個法院的不同法官對此問題的理解不一,致使眾多“同案不同判”的現象發生。

二、“酒駕免賠”在理論界和實務界的爭議

盡管“酒駕免賠”已經是各大保險公司較為統一的做法,但理論界和司法界對此的爭議卻從未休止。究其根本原因,《條例》乃是在有關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的性質問題尚未被徹底理清的過程中制定的,相關立法對此問題規定不明確、不具體,以致不同的人對此問題有不同的理解。

(一)反對“酒駕免賠”的理由

1. 交強險屬“無過失保險”。有學者認為,保險公司對受害第三人的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的“無過失賠付責任”已經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簡稱《道交法》)第76條和《條例》第21條中加以規定。因此,經交警部門確認,只要事故不是由受害人故意釀成的,保險公司就應當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賠償受害人的一切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而無需考慮機動車一方有無過錯及責任大小。

2.“酒駕免賠”僅限于財產損失?!稐l例》第22條雖然對駕駛人醉酒等情況下保險公司的賠償責任作了規定,但并不是保險限額內的整體免責,而僅僅限于財產損失。除財產損失外的其他損失,保險公司是否仍應負賠償責任,該條并沒有明確規定。因此依據《條例》第21條的規定,駕駛人醉酒駕車肇事的,保險公司對受害人的財產損失免于賠償,對受害人的醫療費用和其他損失仍應在交強險限額范圍內予以賠付。

3. 交強險以保護受害人的利益為宗旨。從立法目的來看,交強險屬于強制保險,無論是《道交法》還是《條例》,其根本宗旨均是保障受害人的利益。保險公司進行賠付較之肇事者賠償時間更快、更有保障,也更能確保傷者的利益。保障傷者的權利是第一位的,其次才談到對醉駕者的懲罰。因此,在駕駛人醉酒駕車肇事后,保險公司仍應當賠付受害人,如此才與交強險保護社會公眾利益的宗旨相一致。

4. 上位法優于下位法。《道交法》第76條確立了保險公司的無過失賠付責任,只要出險,保險公司就應當賠付;而《條例》第22條卻規定在司機醉酒駕駛等情況下保險公司的除外責任,即使出險,保險公司也不一定賠付?!兜澜环ā肥侨珖舜蟪N瘯贫ǖ姆?,相對于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性質的《條例》而言,效力層級更高,因此《條例》第22條的規定當屬無效。

(二)支持“酒駕免賠”的理由

1.“無過失保險”不符合國情。無過失保險不問事故雙方當事人的過失就讓保險公司來承擔賠償包括財產損失在內的損害,不僅會使道路交通參與人降低注意的程度,而且在我國現階段也較難獲得大眾的普遍認同。因此,我國目前尚不具備推行無過失保險的條件。

2. “財產損失”應作廣義解釋。有學者認為,應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1條②的規定,對《條例》第22條中的“財產損失”作廣義的解釋。換言之,《條例》第22條中的“財產損失”與“精神損害”是相對應的概念,不僅包括一般意義上的物質性財產損失,還包括醫療費用、傷殘(死亡)賠償金等因人身傷亡而產生的損失。據此,《條例》規定的免賠范圍應當包括物質性財產損失和因人身傷亡而產生的損失。

3. 交強險應促進道路交通安全。有學者認為,《道交法》和《條例》的立法目的除“保障受害人依法得到賠償”外,還要“促進道路交通安全”。要促進道路交通安全,就應該讓有嚴重違法的駕車行為者付出代價。如果在駕駛人醉酒等情形下肇事仍由保險公司來買單的話,無疑是縱容違法行為甚至是縱容犯罪,同時還會造成守法者為違法者的行為負責,有違公平原則。

4. 特殊法優于一般法。有學者認為,《道交法》和《條例》是一般法與特殊法的關系。特殊法在不違背一般法總體原則的前提下,可以而且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對一般法的個別內容作擴充性或者限縮性的規定。《條例》作為規范交強險的專門法規,對《道交法》作些許限縮性的規定,乃是為了更好地實現交強險的目的。因此,《條例》第22條是有效的。

三、對“酒駕免賠”的再思考

(一)醉酒駕駛可否成為保險人的免責事由

事實上,對于我國交強險確定的究竟是強制責任保險還是無過失保險這個問題,單從《條例》的名稱上就可以找到答案,況且無論是《道交法》還是《條例》,其條文中均用了“責任強制保險”的說法。筆者以為,依據責任保險的基本原理,對于受害人的損害,并不是要求保險公司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優先進行保險金給付,只有道路交通事故在承保的范圍內時,保險公司才須承擔此責任?!兜澜环ā返?6條規定的保險公司的責任,實質上是基于責任保險合同而需承擔的保險金給付責任,并不同于機動車在交通事故中的侵權責任,故在認定侵權責任的時候,只需考慮加害人或受害人的過錯就足矣,而無須探究保險公司的過錯,所以也就不存在保險公司承擔過錯責任還是無過失責任的問題。

另外,《條例》第22條確立的保險公司的墊付責任與賠償責任是有區別的。保險公司在履行墊付義務后享有對真正賠償責任承擔者的追償權。因此,《條例》第22條從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保險公司的賠償責任免除。《道交法》第76條和《條例》第21條從受害人故意的角度來規定保險人的除外責任,《條例》第22條從被保險人違法的角度來規定保險人的除外責任,兩者之間并無沖突,而且也符合保險法的規定。

(二)財產損失如何解釋

按照文義解釋的原則,我們可以將“財產損失”解釋為財產的損失。然而,這種財產的損失僅指物質性財產的損失,還是也包含了人身性的經濟損失?我們單單從文義本身似乎找不到準確的答案。

在對“財產損失”進行文義解釋的同時,還應當結合體系解釋,即要從《條例》整體來看,將“財產損失”與《條例》的其他條款進行比較,而無需舍近求遠地去《人身損害賠償解釋》中尋找答案?!稐l例》中的“財產損失”與“人身損失”均是同時提出的,即在《條例》中,“財產損失”與“人身損失”是相對應的概念③。因此,《條例》第22條中的“財產損失”應當作狹義理解,僅包括物質性的財產損失,不包括醫療費用、傷殘(死亡)賠償金等因人身傷亡而產生的經濟損失。也就是說,《條例》第22條規定的保險公司無須承擔賠償責任的財產損失,僅包括物質性財產損失,不包含因人身傷亡而產生的經濟損失。

(三)《條例》立法目的間的協調

“立法宗旨不僅是所有法律的創造者,也是法律的檢驗者。規范目的的確認以及法律效果的合目的性,是一個法律規范維持其正當性的必要條件。”《條例》的立法目的是保障受害人的利益和促進道路交通安全。

保障交通事故中受害人的利益,為其提供基本的、及時的保障固然十分重要,應當成為交強險的主要立法目的,但不是唯一目的。交強險涉及到的主體起碼還包括機動車駕駛人和保險公司,僅保障受害人的利益而忽略其他主體的利益,不符合法律正義性的要求,是對《條例》目的的片面理解。為了達到前一個目的,就必須保證在交通事故后使受害人得到及時、充分的賠償;為了達到后一個目的,就必須讓醉酒駕駛等違法駕駛者受到應有的懲罰,在社會中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

實踐中的經驗是,當酒駕肇事后,兩個目的往往是不能夠同時實現的:若要優先實現第一個目的,那么就需要第三方(通常是保險公司)率先對受害人進行賠償,第三方相應承擔不能向酒駕肇事者順利追償的風險,如此就不利于及時對危險駕駛者進行經濟懲罰;若要優先實現第二個目的,就可能面臨危險駕駛者無力賠償或不愿賠償的情形,這樣就不利于對受害人利益的保護。因此在酒駕肇事后,法律必須在“懲罰酒駕等危險行為”和“保護受害人利益”兩者間作出哪個優先實現的選擇。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法律的選擇僅是孰先孰后的順序上的選擇,而不是非此即彼的排他性選擇。

(四)《條例》與《道交法》的效力層級

法律的效力層級首先取決于其制定機關在國家機關體系中的地位,除特別授權外,制定機關的地位越高,法律的效力層級也越高。另外,在判斷法律的效力層級時還有“特殊優于一般”的原則,即特殊法的效力優于一般法。但必須注意的是,“特殊優于一般”的原則只限于同一主體制定的法律規范,對于不同主體制定的法律規范,仍然適用制定機關等級決定法的效力層級的一般原則。《道交法》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條例》是由國務院制定的,因此,《道交法》與《條例》是上位法與下位法的關系,無法適用“特殊優于一般”的原則。

《道交法》與《條例》的上下位關系是否就意味著《條例》第22條無效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在確定“制定機關的地位越高,法律的效力層級也越高”時還有一個例外——“除特別授權外”。換言之,倘若是地位較高的機關授權地位較低的機關制定法律規范時,被授權機關在授權范圍內制定的該項法律規范在效力上通常等同于授權機關自己制定的法律規范。全國人大常委會在《道交法》第17條中已經明確將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制度的立法權授予國務院。而且《條例》第22條與《道交法》第76條也無實質性的沖突,《道交法》第76條對交通事故發生后各主體的賠償責任和責任劃分作了原則性的規定,明確了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時機動車一方的責任免除,其中并沒有禁止在酒駕等被保險人嚴重違法駕駛的情形下保險公司的責任免除。因此,《條例》第22條將醉酒駕車等被保險人的嚴重違法行為列為除外責任并無不妥,沒有超越《道交法》的特別授權,與《道交法》的相關規定也無實質性的沖突。因此,在交強險制度框架內,《條例》應當是優先適用的,只有當《條例》對相關問題沒有規定或者規定不明確的時候,才需從其上位法中尋求答案。

(五)結論

綜上所述,在投保人酒駕肇事時,應當適用《條例》第22條的規定,即保險公司需要對受害人包括搶救費用在內的一切人身損害承擔墊付責任,而對受害人物質性的財產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需要指出的是,對于受害人的物質性財產損失保險公司不負賠償和墊付責任,并不意味著受害人的該部分損失就無法得到賠償,因為受害人完全可以向直接責任方——酒駕肇事者索賠。

由于墊付責任是一種非終局性的責任,保險公司在履行墊付責任的同時遂取得對被保險人的追償權,進而使不利后果最終由危險駕駛者來承擔。這樣的制度設計使得受害人的損失能夠及時得到賠償,同時也在經濟上懲罰了酒駕肇事者,看似公平,實則不然。因為從車險理賠代位追償的經驗來看,醫療預付費能夠被追討回來的只是小概率事件,更多的時候僅僅是停留在理論層面上,更不要說其他人身性損害的墊付款了④。因此,理論上由保險公司承擔的“墊付”責任在實踐中就更多地演變成了終局性的“賠償”責任,“墊付”的最終結果是犧牲保險公司的利益,由保險公司為酒駕者的嚴重違法行為買單。受害者的利益理應得到保護,但是這種保護的重擔不應該完全落在保險公司的肩上?,F在的保險公司都是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法人,營利和股東利益最大化不僅僅是其營業的目的,更是其發展的動力。而且保險公司承保業務的基本前提是風險的可控性和可預見性,倘若讓保險公司來承擔不可控的酒駕肇事賠償責任,勢必會影響交強險的可持續發展。

基于利潤最大化的考慮,保險公司有充分的理由拒絕為包括習慣酒駕者等在內的高風險駕駛人承保。事實上,國外的一些立法也賦予了保險人一定程度上的承保自由權,只是考慮到機動車責任強制保險具有公益性,為了使其政策目標得以實現,這些國家又規定了專門解決承保高風險駕駛人問題的特殊制度,同時又對高風險駕駛人規定高昂的保費,并讓高風險駕駛人所帶來的保險風險在保險人間均衡分擔,如此既平衡了駕駛人、受害者和保險公司間的利益關系,又避免了某個特定保險人集中承擔高風險。

我國的機動車保險市場尚在發展中,尤其是機動車責任強制保險更是近幾年才出現的事物,相關制度還不是很完善。鑒于此,比較可行的方法是,在交強險的制度框架內設計一種新的酒駕肇事后的保險賠償機制,這種機制需要兼顧“保護受害人利益”和“懲罰酒駕等危險行為”,同時又不使保險公司的利益過分受損。

四、酒駕肇事保險賠償新機制的構建

(一)酒駕肇事保險賠償新機制的價值取向

1. 保護受害人利益。保護受害人利益是酒駕肇事保險賠償新機制的核心價值取向。酒駕肇事中的受害人往往是弱勢的、被動的,在事故發生后,其權利應當率先予以保障,其損失(尤其是人身性損失)理應得到及時的、充分的賠償。交強險制度下的酒駕肇事保險賠償機制將“保護受害人利益”作為其首要價值取向既是法律的規定,又是道義的要求。

2. 懲罰酒駕肇事者。杜絕酒駕行為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莫過于對酒駕者進行懲罰,由酒駕肇事者最終承擔受害人的損失,避免因有保險公司的賠償而使酒駕肇事者有任何懈怠。

3. 避免保險公司利益受損。讓受害人一味地等待肇事者的賠償,就有可能因肇事者無力承擔或者不愿承擔而錯失最佳的治療時機。為了使其能夠得到及時、充分的賠償,需要第三方對受害者的人身損失(尤其是搶救費用)先行墊付。在我國現行的交強險制度中,商業性的保險公司是承擔這種先行墊付責任的主體⑤。倘若沒有相應的措施來保障保險公司的利益,無疑將加重其責任,保險公司為了分散這種加重的責任,必將大幅增加保費或降低保險產品的質量,最終受損的是廣大守法的保戶。因此,新的酒駕肇事保險賠償機制在設定保險公司墊付責任的同時,還應考慮如何防止保險公司的利益過分受損。

4. 效率原則。保護受害人利益、懲罰酒駕行為和防止保險公司受損均是實現正義的要求,然而“遲來的正義非正義”,我們必須使正義的實現具有效率。具體而言,就是要求這種新的機制涉及盡可能少的主體、用最便捷的程序、最快速地實現。

(二)酒駕肇事保險賠償新機制的架構

基于上述對酒駕肇事保險賠償新機制的價值取向的分析,筆者嘗試搭建出該機制的架構,如圖1所示。

當能夠確定承擔交強險責任的肇事車輛時,受害人可以憑借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和醫療機構的相關證明直接向相應的保險公司“索賠”,要求保險公司對包括搶救費用在內的一切人身性損失進行“賠付”。若無法確定肇事車輛或肇事車輛無有效的交強險保障時,受害人可以憑借相關證明請求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以下簡稱“救助基金”)進行“賠付”。保險公司或救助基金管理機構收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和醫療機構的相關通知或證明后應當在第一時間就受害人的人身性損失予以“墊付”。保險公司在履行了“墊付”義務后,取得相應款項的追償權。保險公司應當先向酒駕肇事者進行追償,若順利追回相應款項,則賠償程序終止;若無法追回,保險公司可向救助基金申請補償。救助基金對受害人直接“墊付”或對保險公司補償后,取得相應款項的追償權。救助基金據此可以向被保險人進行追償,用從被保險人處追償來的款項填補之前的墊付款項或補償款項。酒駕肇事者最終承擔交強險范圍內受害人一切人身和財產損失的賠償責任。

(三)酒駕肇事保險賠償新機制的權利義務解析

1. 保險公司的墊付義務和追償權利。

(1)保險公司的墊付義務。將保險公司作為履行墊付責任的義務人,主要是基于如下考慮:

第一,在我國當前的交強險經營模式下,保險公司處于核心地位,其不僅僅是保險人,更是推動交強險發展的主要力量。因此,在交強險制度的主體中除了受害人和被保險人,也只有保險公司能夠承擔墊付的義務。

第二,保險公司往往擁有密集的分支機構和專業的理賠人員。由保險公司作為履行墊付責任的第一義務人大大地方便了受害人,使受害人的利益及時得以保障,符合效率原則。

第三,保險公司有承擔此義務的熱情。除了交強險外,保險公司往往會設計多種商業車險險種來吸引投保者,而通過承保交強險來推銷商業險就是其招攬客戶的主要手段之一。另外,在交通肇事后,保險公司及時地履行非終局性的“墊付”義務,還可以使其在社會中保持良好的形象,進而吸引更多客戶投保其商業車險。

(2)保險公司的追償權利。按照一般的責任保險免責事由,特定情形下交通事故受害人的損失,本不應該由保險人承保,但是為了保障受害人的利益得以迅速救濟,法律強制規定保險人對受害人的損失率先進行賠償。“惟如此一來,賠償義務人的責任亦隨理賠而減輕或完了,如無相關補救措施,則將發生高度的道德危險,危害整個危險共同團體,實非所宜”(江朝國,2006)。所以為求平衡,在規定保險公司墊付義務的同時,也應賦予保險公司向被保險人追償之權利,使保險公司因履行墊付義務而形成的利益減損得以補償。保險公司的追償權利,實質上是保險公司依法代被保險人向受害人承擔本應由被保險人承擔的賠償責任后,通過保險的追償權利,將風險轉移到被保險人。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機動車責任強制保險主要是為了保障受害人的利益,但不能因此就否定其分散被保險人風險的傳統作用。如果允許保險人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在賠付受害人后向被保險人行使追償權,就違背了保險制度的最基本功能。鑒于保險人一般處于強勢的經濟地位,為了防止其對追償權利的濫用,應當由法律來規定其行使追償權的情形。

2. 救助基金的墊付義務、補償義務和追償權利。

(1)救助基金的墊付義務。交通肇事后若不能確定肇事車輛或肇事車輛無有效的交強險保障時,受害人就可能無法享受到保險公司的墊付款,造成受害人被差別待遇的不合理現象。為解決這一問題,應當賦予受害人請求救助基金進行“賠付”的權利,救助基金相應需要履行類似上述保險公司的墊付義務。

(2)救助基金的補償義務。通過對日本和我國臺灣地區機動車強制保險的考查,并結合我國的國情,筆者認為可以由救助基金承擔對保險公司的“補償義務”,具體理由如下:

第一,從救助基金的設立目的來看,主要是用來彌補強制保險尚未覆蓋到的空白領域,使得受害人的利益能夠得到更好的保障。另外從經濟學角度看,由救助基金承擔補償責任與新設一個財團或社團來承擔此責任相比,前者的投入成本要低得多。

第二,從救助基金的功能范圍來看,我國救助基金的功能范圍僅限于三種情形⑥。與日本相比,我國救助基金并沒有將“因投保人、被保險人的惡意或重大過失而產生損害”的情形納入其功能范圍⑦;與臺灣地區相比,我國大陸的救助基金沒有將“事故汽車系未經被保險人同意使用或管理之被保險汽車”的情形納入其功能范圍⑧。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國救助基金實為將本應屬于自己承擔“墊付”責任的部分情形推給保險公司來承擔。當保險公司因未獲追償而導致損失時,由救助基金向其補償,實為墊付義務的還原與歸位,并無不妥。

第三,從救助基金的追償能力來看,救助基金管理機構擁有比保險公司更多、更有效率的追償手段⑨,由其向致害人追償更有利于追償權利的實現。而保險公司的追償權利僅在《條例》中有一句原則性的規定(即“有權向致害人追償”),如何確保該權利的實現并無交代。實踐中,保險公司不得不通過訴訟的方式來行使該追償權利,這不僅費時、費力,同時也占用了大量的司法資源,最終還不能確保權利的順利實現。

(3)救助基金的追償權利。如上所述,救助基金在交通事故中扮演的是“替補”角色,真正的責任人應當是酒駕肇事者。因此,救助基金在履行了墊付義務或者補償義務后,就應當同時獲得向最終責任承擔者追償的權利。

3. 酒駕肇事者的損害賠償責任。受害人的人身、財產權利在酒駕肇事中受到了侵犯,由此產生酒駕肇事者的侵權責任⑩。損害賠償是侵權責任中最基本的、適用最廣泛的責任形式,也是侵權訴訟要實現的眾多目的中的主要目的。 從性質上看,侵權損害賠償實際上是法律強制當事人給受害人一筆金錢,目的在于彌補受害人所遭受的損失。在特定情況下,也具有預防侵權行為、制裁侵權人的功能。

筆者認為,侵權責任法的懲罰功能是站在侵權責任人的角度而言的,補償功能是從受害人的角度而論的,兩者實為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不能顧此失彼,更不可偏廢其一。當前強調對受害人的補償,表明了侵權責任法由過去的“重懲罰而輕補償”功能向兩者并重演進,并不代表向“重補償而輕懲罰”的徹底轉變。若一味地強調侵權責任法的補償功能,而忽略了其懲罰功能,無異于是對侵權責任法功能的再次扭曲。

交強險制度的設立是為了保障受害人的利益而增加了保險公司先行給付責任,并無意免除致害人的民事侵權責任,尤其是損害賠償責任。因此,即使保險公司或者救助基金代替致害人先行對受害人進行了給付,最終也會向致害人進行追償,由致害人承擔最終的侵權賠償責任。

注:

①所謂責任免除,一般又稱作責任除外或除外責任,是指在保險合同中約定的, 保險人不承擔賠付保險金責任的范圍。參見方樂華:《保險與保險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324頁。

②《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3]20號)第一條:“因生命、健康、身體遭受侵害,賠償權利人起訴請求賠償義務人賠償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p>

③事實上,法學著作中也常常將“財產損失”與“人身損失”解讀為互相對應、而非互相包含的關系。如江平先生認為,從侵害的客體角度區分,損害的形態分為:財產損害和非財產損害。而非財產損害又分為人身損害和精神損害。見江平主編:《民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487頁。魏振瀛先生也將侵權損害分為財產損害、人身損害和精神損害。見魏振瀛主編:《民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52-755頁。

④例如:天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度發生的實際墊付和以承諾支付方式墊付的搶救費用金額為73萬元,已追償的僅僅有19萬元,損失54萬元,損失率高達74%,見《天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度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專題財務報告及專項審計報告》。

⑤在特殊情形下,道路交通救助基金也應當承擔先行墊付責任。

⑥這三種情形分別為:(1)搶救費用超過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的;(2)肇事機動車未參加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3)機動車肇事后逃逸的。

⑦日本《汽車損害賠償保障法》第七十六條第二款:“因投保人、被保險人、互助人或被互助人的惡意或重大過失而產生損害……政府在其支付金額限度內,取得受害人對投保人、被保險人、互助契約人或被互助人的權利?!?/p>

⑧我國臺灣地區《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2005年修正)第四十條:“汽車交通事故發生時,請求權人因下列情事之一,未能依本法規定向保險人請求保險給付者,得于本法規定之保險金額范圍內,向特別補償基金請求補償:……三、事故汽車系未經被保險人同意使用或管理之被保險汽車……”注:我國臺灣地區實行“特別補償基金”制度。

⑨我國各地的救助基金實施細則或管理辦法中均對救助基金追償權利的實現予以充分的保障:如浙江省和江蘇省規定了各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和農業機械主管部門協助救助基金管理機構向涉及道路交通事故責任人追償的職責;深圳等地規定有關單位、受害人或者其繼承人協助救助基金管理機構進行追償的義務;江西等地規定相關責任人未償還救助基金墊付費用的,公安交管部門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訴訟,并將相關信息納入征信系統,將肇事車輛標注為道路交通事故未處理完畢,限制其辦理相關業務等。

⑩所謂侵權責任,是指侵權人因實施侵害或損害他人民事權益的行為而依據侵權責任法所應當承擔的法律后果。參見王利明:《侵權責任法研究》(上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16頁。

參考文獻:

[1] 鄒海林.我國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制度評析,載李勁夫主編《保險法評論》(第1卷),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198頁.

[2]粟娟.醉酒駕駛事故中保險公司應承擔交強險賠償責任[J].人民司法·案例,2008,(18).

[3]劉銳.無證、醉酒駕駛情形保險公司應否承擔交強險賠償責任[J].人民司法·應用,2009,(23).

[4]郝江荀.無證駕駛肇事,保險人依法免賠[J].中國保險,2010,(2).

[5]葉興燦.無證、醉酒駕車肇事保險公司交強險拒賠的法律分析——兼談交強險條例第22條的理解與適用[J].保險職業學院學報,2011,(1).

[6]亨利茱維布律爾(法),許鈞譯.法律社會學[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0頁.

[7]江朝國.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M].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

[8]葉啟洲.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之除外危險與代位——兼評新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第二十九條之妥當性[J].法學叢刊,50卷第2期.

[9]朱景文.法理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357頁.

[10]宋慧云.試論我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制度[J].道路交通與安全,2008,(4).

(責任編輯 耿 欣;校對 GX)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道中文字幕久久一区| 精品国产中文一级毛片在线看| 毛片在线播放a| 亚洲看片网|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99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中文字幕天无码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农村1级毛片| 谁有在线观看日韩亚洲最新视频|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中文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欧洲欧美人成免费全部视频| 草逼视频国产| 黄色网页在线观看| 91精品专区国产盗摄| 无码内射中文字幕岛国片|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免费网站| 人人看人人鲁狠狠高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kt| 2021国产精品自拍|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5388| 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中文字幕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亚洲一级无毛片无码在线免费视频| 91亚洲国产视频| 91欧美亚洲国产五月天| 九九热精品视频在线|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综合天天色| 一本无码在线观看| 国产幂在线无码精品| 一本无码在线观看|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对白优播| 老色鬼欧美精品|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 欧洲av毛片| 99精品免费欧美成人小视频| 亚洲精品黄|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中文字幕2区| 精品三级网站|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精品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 黄片在线永久| 麻豆精品在线| 日韩视频免费| 国产一级裸网站| 老司机精品99在线播放| 婷婷亚洲天堂|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免费高清毛片| 欧美日韩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91| 成人va亚洲va欧美天堂| 欧美一级视频免费| 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九九| 国产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一本无码在线观看|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刺激对白在线|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尤物精品|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播放| 五月天综合婷婷| 一级香蕉视频在线观看|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亚洲成网777777国产精品| 在线观看精品自拍视频| 亚洲天堂2014| 欧美成人日韩| 激情综合网激情综合| 人妻91无码色偷偷色噜噜噜|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国产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在线看| 国产成年无码AⅤ片在线| 99在线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线观看| 啪啪啪亚洲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