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中關村管委會與房山區人民政府正式簽訂關于共同推進“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房山園”建設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關村示范區多年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套完整的政策體系,將覆蓋到房山區,一方面示范區的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此舉將改變西部地區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另一方面,雙方合作將吸引人才、金融、服務等一系列高端要素向房山區聚集。
同時,“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正式掛牌。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是由市政府批準,于2011年7月21日經北京市經信委、市發改委、市科委、市財政局、市國土局、市規劃委六部門聯合發文成立的唯一一個市級高端制造業基地,位于房山區竇店鎮中部,起步區規劃面積5.85平方公里,核心區12平方公里,擴展區30平方公里。該基地作為北京市南部高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帶的重要組成部分,重點吸納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著力打造先進制造業全產業鏈集群,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目前已聚集了一批在國內外具有影響力和產業帶動力的規模企業,打造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知名品牌。長安汽車、京西重工減震器以及國能電力三維鋰電池等項目建成投產;北車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北控綠色科技產業園、金朋達無人機、北京礦大節能研發基地、北京海斯特科技有限公司排氣系統、新材料科技產業園等6個在建項目預計年內至2014年初陸續建成投產;另外,還有一批園區配套產業和裝備制造領域的優質項目已經達成初步合作意向,項目落地細節的商務談判正在同步推進。據統計,目前,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投產、在建、簽約和在談項目約60個,2012年實現固定資產投資22.13億元,3家投產企業實現產值約8億元,稅收3700多萬元,解決就業1800多人。預計“十二五”末,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年預計產值達500億元,創造稅收約25億元,解決就業約2萬人;到2020年,預計產值達2000億元,創造稅收超100億元,直接和間接創造就業崗位10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