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家庭都配備有小藥箱,為的是能夠做到小病自我治療。但是,家庭用藥卻很有講究,這是很多家庭未必能夠了解的。
家庭用藥的選購
很多人認為,家庭藥箱儲備的藥越多越好,免得藥到用時方覺少。其實,這樣的認識有失偏頗,因為家庭用藥儲備過多,至少有兩方面弊端:一是有的藥品存在用藥方面的隱患,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二是藥品儲備過多,容易造成浪費,對個人來說是一種經濟損失,對社會來說是醫藥衛生資源的浪費。
為了充分發揮藥效,保證用藥安全,家庭居民在藥店選購藥品時應遵循三大原則:首先,要對癥下藥。買藥的時候,先要搞清楚欲買藥品的主治和功能,免得所買回的藥品不對癥而造成更大的麻煩。其次,要安全科學。家庭自我藥療固然能夠省錢省時又省事,但是,是藥三分毒,即便是相對安全的非處方藥,也要謹慎服用。有些藥品對幾種病都有效,但對某種疾病卻有獨到之處;有些藥品效果雖好,而毒副反應卻很嚴重;有些藥品見效雖較緩慢,毒副反應卻較小。因此,應該把毒副反應較低的藥品作為首選藥品。最后,要經濟實惠。藥品的療效與藥品的價格不一定是正比關系,藥品的好壞關鍵在于療效。因此,不必盲目選購貴藥、洋藥。
家庭用藥的種類
家庭用藥的種類應以常見病、慢性病、外用藥為主。
常見病主要是感冒鎮痛和胃腸消化方面的疾病。傷風感冒藥可配備感冒清熱沖劑、清熱解毒口服液、速效感冒膠囊、銀翹解毒丸、板藍根、雙黃連、感冒通、康泰克等。解熱鎮痛藥可配備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索米痛片等。鎮咳化痰藥可配備噴托維林、復方甘草片、急支糖漿、止咳糖漿等。胃腸消化藥可配備多酶片、復合維生素B、多潘立酮等。
慢性病以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神經衰弱等為主。根據醫生的處方,適當儲存一點兒常用藥,以防來不及去醫院時所用。
外用藥可配備酒精、紫藥水、紅藥水、碘酒、高錳酸鉀、風油精、清涼油、創可貼等。
家庭用藥的保管
一要避光。維生素、抗生類藥物遇光后顏色加深、藥效降低,甚至變成有害物質,最好儲存于棕色玻璃瓶或黑色紙包裹的玻璃瓶內。
二要密封。空氣中的氧氣能使藥物氧化變質,藥品用后一定蓋緊瓶蓋。
三要干燥。有些藥物極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變質,相對濕度在60%以下保管較為適宜。
四要低溫。藥品會隨溫度的上升產生化學反應,溫度上升10℃時,化學反應速度可增加2~4倍。疫苗、血清等溫度應控制在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