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學生談“夢想”這個話題。一位學生說,夢想是撐起生命之重的骨架。我驚訝于這種老到而形象的比喻。的確,現實是多磨難的,需要夢想支撐。
人在最艱難的時候,是靠夢想支撐下來的。一個人,特別是普通人,在沒法以其他方式改變自己的生存現狀時,他所擁有的唯一的也是最好的辦法,就是枕著夢想安之若素,在虛幻中找到動力、找到生命的依托,使自己不致滑向絕望的深淵。
想起自己畢業找不到工作的那段時間,走在茫茫都市,苦于沒錢繼續打拼,無奈回到鄉下老家,一邊忍受著依靠父母的恥辱,一邊在純凈的鄉間氣息里神游。爆竹聲聲炸開凍土,走在田埂上,看見花開的燦爛,我卻只想蹲下來大哭。直到有一天,我聽村里的傻子講自己的夢想,說如果有一天他當了村主任,全村的糞就由他一個人拾。說時,他的臉上洋溢著憧憬與幸福。
這樣的笑話,一般人可能笑過就忘了。但傻子的幸福感,卻讓我有了頓悟——靠著夢想,摒棄煩惱,走出困境。于是,我背負著沉甸甸的夢想走出農村,義無反顧地投身杏壇。
是夢想讓我忘記了很多東西,是夢想又讓我記起了許多東西,是夢想讓我在河邊看清自己破碎的心而最終沒有跳下去。
初中課本中一篇回憶“文化大革命”時個人命運的課文《紫藤蘿瀑布》中的一句話“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生命的長河永無止境”,曾激起過我頗深的感觸。這永無止境的過程,恰恰是夢想的無數次堅持。有了這種堅持,才使那代人完成了對肉體的憐惜和保存。那一代人中,不少有建樹的青年才俊因為失去夢想而骨散魂銷,令人扼腕。那一代人中,更有人堅守著,他們是國家的財富、民族的精英。然而,讀過他們的心路歷程之后我才發現,在那動蕩的年月中,拯救他們的正是來自他們生命的沖動、激情,一種對現存世界的反擊和抗爭。這就是夢想,生命之重時自救的武器。
夢想應該是彰顯生命品質的東西,是人性詩意棲居之所。夢想如骨,也如羽。如羽的夢想,才有飛越重洋的祥和、優雅。
生活改變了我們,我們也改變著生活。在這雙重的改變中,夢想如骨如羽般支撐著我們笑迎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