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如何護理自己的寶寶,是很多年輕父母關注的問題。下面介紹幾種全方位呵護孩子的方法。
衣——掌握“由內到外”的溫暖
給孩子選擇衣物要掌握舒適透氣的原則。尤其是貼身內衣,要選用柔軟的棉質衣料。棉質衣料不僅可以吸汗,還能有效保留皮膚周圍的空氣,阻斷體表熱量丟失,使孩子不容易著涼。
孩子的棉服要柔軟、輕薄。如果穿得太厚,孩子一活動就容易出汗,反倒容易著涼。輕薄的棉服內蓬松的棉花會吸收大量的空氣形成保暖層,有很好的御寒作用,再加上它的輕巧,不妨礙孩子運動,能受到孩子的喜歡。
鞋襪的選擇也要注意舒適透氣,鞋子以稍微寬松一些為宜,太大會不跟腳,容易散失腳部的熱量,鞋子小了和襪子擠壓過緊也不利于保暖。如果襪子太厚又不透氣,就容易潮濕,使孩子腳部受涼。
食——科學搭配御寒膳食
冬季氣溫低,孩子的飲食要注意熱量的攝入,要適當多選用一些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如肉、蛋類、奶、豆制品等。還要注意給孩子補充鈣質和維生素。要給孩子多吃一些牛奶、魚蝦等富含鈣質的食物,還要讓孩子適量口服魚肝油以補充維生素D。冬天綠葉蔬菜較少,孩子維生素的攝入量容易不足,容易引起皮膚干燥、抵抗力下降等一系列問題。所以,要注意多給孩子吃蔬菜水果,避免寶寶出現維生素缺乏癥。 此外,飲食要以熱食為主,可以多采用燉、煮、蒸、煲、燴等烹調方式。尤其是脾胃虛寒的寶寶,更要注意少吃生、冷食品,以免刺激腸胃,造成腹痛、腹瀉。
住——保持空氣流通
因為怕孩子受寒,很多年輕的父母在冬季喜歡把門窗關得密不透風。其實,這樣對寶寶的健康反而有害。居室要安靜、整潔和及時通風換氣,以保持屋內空氣新鮮。空氣得不到流通,會造成室內病菌、細菌的滋生,容易引發各種疾病。同時,還會造成寶寶適應能力變差,對寒冷敏感。室內溫度不要太高,最好控制在22℃~27℃,相對濕度控制在40%左右。寶寶睡覺的時候,也不要蓋太厚的被子。被子最好是寬松、柔軟的棉被,這樣寶寶才會感覺更加舒適。
行——做好防護,健康出行
冬季室內外溫差較大,很多人不愿意或者不敢讓孩子到室外活動,怕孩子著涼。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如果呼吸道長期不接受外界空氣的刺激和耐寒鍛煉,就會特別脆弱,對病原菌抵抗力差,孩子極易患病。另外,如果骨骼長時間處于缺乏鍛煉的狀態,就會出現鈣質流失現象,導致骨質疏松等問題的出現。所以,即使在冬季,也不能讓孩子“宅”在家里,要保證孩子足量的戶外活動。
孩子外出時著裝要合適,可以給寶寶罩上一件寬松、能擋風保暖的外衣,如棉防寒服、羽絨服等,使寶寶活動靈活方便。判斷寶寶穿得多少,可經常摸摸孩子的手,只要手不涼就說明不冷。外出運動時,更要酌情讓孩子少穿一點兒;否則,一運動孩子便會出汗。衣服被汗液濕透,孩子反而更容易著涼。
冬天出門時,一定要給孩子戴帽子。在外界氣溫低時,人體大量的熱量是由頭部散發的,環境溫度越低,頭部的散熱量占人體總熱量的比例越大。冬季給孩子戴帽子,不但能減少頭部散熱量,而且也能達到周身保暖的目的。
很多人出門時習慣給孩子戴上口罩或者用圍巾護住口鼻。其實,這是一個不好的習慣。長時間堵住口鼻,會影響正常的換氣。經常這樣做,會降低寶寶上呼吸道對冷空氣的適應性,使寶寶缺乏對傷風感冒、支氣管炎等病的抵抗能力。另外,孩子還容易將圍巾中的纖維、灰塵、病菌吸入氣管和肺部,易引發哮喘等過敏性疾病。
總之,為孩子衣、食、住、行各方面進行巧安排,就能大大減少孩子生病的頻率,讓孩子安然度過一個寒冷的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