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汕頭市政府印發實施《汕頭市革命老區“十二五”建設發展規劃》。據悉,“十二五”期間,該市將向革命老區投資11.67億元,扶持建設32個項目,實現革命老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汕頭全市有革命老區村348個,分布在37個鎮(街道);老區鎮15個;老區人口共25萬戶,132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四分之一;老區總面積542平方公里,約占全市總面積的三分之一。
汕頭市歷屆黨委政府十分重視革命老區建設工作。自1993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先后召開了六次老區工作會議,總共籌措了近20億元資金,投入到老區的基礎設施和經濟社會發展項目,一定程度地改變了全市老區的落后面貌。在黨的十八大精神鼓舞下,該市各級黨政領導以更加有力的措施和投入,加大對革命老區扶持力度,決定在“十二五”期間投資11.67億元,扶持32個老區項目,把全市老區經濟社會建設推上新臺階。
32個扶持老區建設的重點項目中,基礎設施項目13個,總投資32273萬元,主要建設省道司神公路潮南路段改造工程、后金公路潮陽路段改建工程、澄海區蓮上鎮蓮東路擴建工程等項目;水改工程項目3個,總投資64550萬元,主要建設潮陽區、潮南區的老區村及南澳縣通自來水工程項目:農田水利設施項目4個,總投資4047萬元,主要建設潮南區雷嶺河流域綜合治理項目、成田鎮疏浚溪河項目及鹽鴻六合關排水閘重建工程項目;公益事業項目6個,總投資13350萬元,其中爭取省資金250萬元,市、區縣及自籌資金,13100萬元,主要投入貧困山區、邊遠農村小學教師月補貼及老區重點民生項目建設等;發展經濟項目6個,總投資2480萬元,主要建設項目是老區鎮、村發展有當地特色的農業產業化項目,提高“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