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6月29日,召開全省農民專業合作社工作會議。
12月12日,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農業廳關于進一步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意見的通知》,明確了工作目標任務,提出適當加大資金扶持力度,提供優質金融服務并實行稅收、用地和農產品運輸優惠政策,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能力等意見。
2008年
3月18日,在高州市召開全省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現場會。
9月1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烏云其木格帶領的全國人大常委會《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執法檢查組來粵開展執法檢查。
2009年
2月17日-20日,舉辦三期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統計軟件操作員培訓班,近160名省、市、縣三級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統計軟件操作員參加了培訓。
6月29日,省農業廳邀請省國稅局、省地稅局、省工商局等部門聯合召開協調會,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稅務登記及發票供給等問題進行探討,率先在全國解決了“農超對接”、“農校對接”等產銷對接活動過程中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具發票的障礙。
2010年
2月1日,省人大十一屆三次會議代表提出的“關于加大財政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建議”被列為省人大常委會重點督辦建議。為落實省人大“關于加大財政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建議”,省財政安排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專項資金從2010年的950萬元提高到2011-2013年連續三年每年安排5000萬元。
12月29日,省農業廳制定了《廣東省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建設標準》(試行)、《廣東省種養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建設標準》(試行)、《廣東省農機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建設標準》(試行),要求各級政府部門都要開展示范社建設行動,并明確“下一級的示范社應報上級農業主管部門備案,上一級的示范社原則上在下一級的示范社中挑選”,“對示范社實行擇優扶持”,“對示范社實行動態管理”。
2011年
實施“135示范工程”,即扶持建設15個示范縣,100個示范社,20個示范冷庫。
4月29日,省政府召開全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暨“農超對接”洽談會。這是《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頒布后,第一次全省性的專題工作會議,也是首次由農民專業合作社唱主角,與超市、學校、企業綜合對接的洽談會。
11-12月,第一次全面、大規模地開展對市級示范社是否具備省級示范社資格的“交叉考評”認定。
2012年
5月30日,由信宜市鄭氏南兔養殖專業合作社等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發起成立的廣東省首家農民專業合作聯合社——信宜市都合農民專業合作聯社揭牌成立。
6月20日,省農業廳、省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科技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國土廳、地稅局、工商局、林業廳、海洋漁業局、供銷社、國稅局等12個部門聯合發文公布《2011年廣東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省級示范社名錄》,共534家。
9月24日,廣東省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成立。
11月1日,廣東省農民專業合作推廣中心、廣東省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站、廣東省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舉行掛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