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自己寫下第一行詩的時候,從來就沒有想到過,人生理想會從原來的純粹寫詩到現(xiàn)在既編詩又寫詩,看來,今生注定要與這些分行的文字做伴了。當然,對于詩歌的看法和原先相比較,大有不同。但是,這并不妨礙自己對于詩歌最核心的判斷與喜好,那就是愛,一個詩人心中是否保有純粹的愛,將成為唯一不變的詩歌通行準則。
在《約伯記》中,約伯被一個“從地上走來走去,往返而來”的墮落天使懷疑,以致上帝答應撒旦可以對他進行折磨考驗。約伯先是失去了財產(chǎn)、兒女,繼而從腳掌到頭頂長了毒瘡,每天坐在爐灰中,用瓦片刮身體,備受精神和肉體雙重煎熬。但是,即使在最絕望的時候,在經(jīng)歷極其痛苦的時候,在對自己生命充滿疑惑不解自責自嘆的時候,他仍然矢志不渝地忠實和熱愛著耶和華。因為,他在茫茫人世中找到了自己生命的終極寄托與歸宿,結果他是幸運的,他知道自己作為人的局限和罪過,知道唯有通過不變的愛才能夠讓自己塵世的肉身解脫和得救。約伯的愛,代表了救贖的最高準則。我時常在想,約伯作為人在這個世界受難受苦的典型,存活的意義在哪里呢?難道僅僅只是為了通過撒旦的考驗?還是為我們打開了人性存在的另外一條隱秘通道或者說是啟示——學會愛,堅持愛,哪怕是備受摧殘和傷害,唯有此,才能獲得生命的最終價值和意義。那么,回到寫作,寫作到底是為了什么呢?難道只是為了把文字堆砌得五光十色嗎?
我喜歡的詩人很多,好的詩歌也不少,但是又有大愛又很好的詩人不多。泰戈爾算是其中代表,他的詩歌從來沒有復雜的句子和表達,簡練干凈而極其樸實的詩歌里卻蘊含著強大的、無與倫比的震撼力,比如《吉檀迦利》中他寫孩子的句子片段:“這掠過嬰兒眼上的睡眠——有誰知道它是從哪里來的嗎?是的,有謠傳說它住在林蔭中,螢火朦朧照著的仙村里,那里掛著兩顆甜柔迷人的花蕊。它從那里來吻著嬰兒的眼睛?!蔽页3W穯?,這樣的詩歌為什么如此偉大?想來想去,只有一個字,那就是“愛”。透過這份愛,完全可以把最簡單的文字變成最耀眼的鉆石,這是泰戈爾區(qū)別于其他詩人最根本的地方,也是能夠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所在。相對于現(xiàn)在許多稀奇古怪的詩歌寫作,看似熱熱鬧鬧,但絕經(jīng)不起時間的推敲,新鮮的會變得陳舊,奇險的會變?yōu)槠降?,怪誕的會變成平庸……當我們認真思考詩歌寫作的終極意義時,最后留下的不會是技巧,不會是探索,不會是先鋒,而是愛——時間經(jīng)典的締造者。這種愛,也表現(xiàn)在許多偉大的詩歌寫作者中,比如葉芝《當你老了》以及勃朗寧夫人十四行詩等作品中。每讀這些詩歌,人性中的美好便穿越了時空,溫暖著金屬時代的冰冷空氣。由此,也不得不讓我們對現(xiàn)代詩歌寫作中的一些詩壇熱鬧現(xiàn)象保持足夠的清醒與警惕,文字是不會欺騙人的,最終被欺騙的只會是自欺欺人的人類本身。
寫作,特別是詩歌寫作,也許會成為越來越私人化的事情,但這并不妨礙作品可能具有的價值向度和高度。在寫作的道路上,有些人會成為世間的大師,更多的人注定只能是默默的耕耘者。無論是大師還是耕耘者,無一不是蕓蕓眾生中的一員而已。只要作品有愛,都應該得到世人的尊敬。人類的情感何其豐富復雜,能寫的東西不計其數(shù),可是寫來寫去,我們又怎能逃得過一個最基本的“愛”字。從這點上來說,宗教經(jīng)典應該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文學作品,它從根本上剖析和解讀了人性的局限與美好,并且更為重要的是,它一直指引了人類前進的方向,它讓這個世界至今還延續(xù)著那么多善良友愛的傳統(tǒng),這便是人間最大的愛與幸運。而我們所認為的,自己某些時候憑借靈感不經(jīng)意間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詩篇,也許正是神掏出一把愛的種子撒向人間的最好例證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