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藏錢幣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雖然有百余種,但我最中意的卻是第三套人民幣——多年來,我通過各種渠道,共收藏了10套品相10成的第三套人民幣。近年來,國內貨幣收藏市場風起云涌,峰谷疊現,而第三套人民幣,以其里程碑的地位和獨特的工藝,在同類藏品中脫穎而出,一路“堅挺”,受到了國內外藏家的推崇和青睞。
第三套人民幣發行于1962年4月,流通止于2000年7月。全套人民幣共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7種面額,13種版別。我之所以鐘情于第三套人民幣,主要源于以下幾種原因:
流通最長,純粹“國產”。第三套人民幣在國內流通時間長達38年,是現有人民幣中流通時間最長的。它是純粹的“中國制造”——由我國首次獨立設計、印制的一套紙幣。在中國造幣史上是一個里程碑,所以國內造幣專家稱該套人民幣“記載了一段特殊、寶貴的歷史”。
版別眾多,珍品疊出。第三套人民幣13種版別中,涌現出了許多精品和珍品,其中首推“五朵金花”(也稱“五虎上將”):1962年版背綠壹角券,紅三字冠,7位號碼,凹印,空心五角星水印,和同版別的無水印背綠壹角;1960年版紅壹角券,紅三字冠,7位號碼,凹印,空心五角星水印;1960年版貳元券,紅三字冠,7位號碼,凹印,滿版古幣圖和空心五角星水印;1960年版壹元券,紅三字冠,7位號碼,凹印,古幣圖和空心五角星滿版水印;1960年版伍元券,紅三字冠,7位號碼,凹印,五角星滿版水印。其中,1960年版伍元券被國際印鈔界公認為“紙幣中的精品”,棗紅色壹角券和墨綠色壹角券則被譽為“幣王”。
制版精良,印刷精美。第三套人民幣制版采取機器手工相結合的方法,雕刻精細,線條清晰,而且有幾個版別是國內鋼板凹雕大師吳彭越和鞠文俊藝術鼎盛時期的杰作,如伍元券的“煉鋼工人生產圖”和拾元券的“人大代表步出大會堂”,是吳彭越的代表作;壹元券的“天山放牧圖”是鞠文俊的杰作。第三套人民幣首次采用多色印刷技術,油墨配色合理,色彩新穎明快,票面色調活潑豐富,還從整體上提高了防偽性能。
便于保管,少有贗品。第三套人民幣輕盈簡薄,具有防潮、防蛀功能,便于攜帶和儲存,給收藏帶來了很大的便利。該套人民幣退出流通市場時間較近,不僅便于藏家收集,還使收藏市場上少有贗品出現。目前,國內貨幣收藏市場上,全套市場參考價格百萬元、十幾萬元的第一套、第二套人民幣,均出現了高仿贗品,唯第三套人民幣還未出現現代高科技仿品,藏家盡可放心 “采購”、“囤積”。
第三套人民幣是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經濟建設的歷史見證,因此近年來“身價”一路飆升。業內人士預測,隨著國內貨幣收藏市場的日趨成熟,國外貨幣收藏愛好者的涌入,第三套人民幣將會成為國內現有人民幣中最有“錢景”的一套人民幣。
加入遼南民間收藏協會后,許多老年藏友聽說我藏有10套完整的第三套人民幣,紛紛來我家欣賞,幾乎每周我都能接待一撥“同道者”。當幾位白發老友坐在一起,戴上老花鏡,共同欣賞第三套人民幣,當我居中而坐,一枚枚地給他們講解時,心里的那份自豪和快樂真是難以言表!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