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和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精神,國發〔2013〕17號文件中提出: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堅持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支持發展多種形式新型農民合作組織和多層次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逐步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始終注重保護法律賦予農民的財產權利,調動農民積極性。毫不放松糧食生產,嚴格保護耕地,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推廣先進技術,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行情 股吧 買賣點)的有效供給。繼續加大“三農”投入,強化農業補貼政策,完善重要農產品收儲政策。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采取有效措施,穩定農業生產經營隊伍,積極培育新型農民。
積極穩妥推動城鎮化健康發展。按照推進主體功能區建設的要求,著力構建與我國國情相符合的城市空間格局。遵循城鎮化的客觀規律,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城鄉統籌、節約用地、因地制宜、提高質量。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合理控制規模,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城市群要科學布局,與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布局緊密銜接,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增強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吸納就業、人口集聚功能。提高城市建設和管理科學化水平,要把生態文明理念和原則全面融入城鎮化全過程,走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系統完善城市基礎設施,促進城市網絡化、智能化、個性化發展,改善人居環境質量。抓緊落實已經出臺的政策,鼓勵各地因地制宜進行探索,解決好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問題。加快推進戶籍制度、土地管理制度、社會管理體制和相關制度改革,逐步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常住人口。
安徽省潛山縣源潭鎮黨委書記涂高生告訴記者,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后,全鎮上下充分認識到加快城鄉經濟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同時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發展意識,強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縣域工業化和農村城鎮化進程,加速了縣域經濟鄉鎮建設的發展步伐。
《市場觀察》:涂書記,您先簡單介紹一下源潭鎮的基本情況好嗎。
好的,我們是潛山縣最大一個鄉鎮,被譽為中國最大刷業制造基地,也是首批入圍安徽省12個“鎮級市”名單的鄉鎮。源潭鎮地處安徽省西南部,位于AAAAA級國家風景名勝區天柱山東麓,屬歷史文化名城安慶市管轄。2005年鄉鎮區劃調整后,全鎮擁有區域面積162平方公里,轄區內共18個村級居委會,戶籍人口65927人。境內交通便捷,是潛山縣東部重要交通樞紐,滬蓉高速公路、合九鐵路、高界公路和209省道均穿行而過,距安慶長江碼頭、合肥機場分別只有1-2小時車程,區位優勢十分明顯。撤鄉并鎮以來,源潭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搶抓“東向發展”戰略機遇,發揮區位、產業、人才等優勢,大力實施“工業立鎮、招商強鎮、商貿活鎮、農業穩鎮”的戰略方針,全鎮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市場觀察》:積極推進城鎮化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戰略之一,您覺得加快城鎮化建設跟實現“中國夢”有必然聯系嗎。
關于推進城鎮化建設,我有深刻體會,黨和國家的這一戰略可以說意義深遠,加快城鎮化建設,必然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正積極推動這項工作。我們源潭鎮黨委、政府一班人,在潛山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從無到有、克艱克難,歷經近8年時間,對源潭鎮產業規劃及工業園區發展建設,都進行了大量的人、財、物投入。您現在所看到的全鎮面貌,折射出源潭鎮正在往智能化、規范化方向邁進,我們正以實際行動,全力打造“中國刷業之鄉”、“中國最美環境”,宜商宜居、最適于安居樂業的美好城鎮,從而實現“源潭夢”。
《市場觀察》:您剛才說到,一直致力于農業產業化、縣域工業化和農村城鎮化進程。對此,您能說說加速推進源潭鎮經濟發展,貴鎮是如何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實現新突破的嗎。
2012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重要年份,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全縣各部門的大力關心、支持下,源潭鎮黨委、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扣每年度的工作目標,圍繞“抓黨建保穩定,抓經濟保發展,抓民生保和諧”的指導思想,堅持“主攻工業,做活三產,強農固本,和諧發展”的總體思路,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縣的重大決策部署,團結和帶領全鎮干部群眾,進一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團結拼搏、負重奮進,積極轉變發展方式,奮力崛起,實現了全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超額完成了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
全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17億元,同期增長10%以上;工業總產值達30億元,其中輕工制刷實現產值20億元,同期增長25%以上;一般財政預算收入完成5400萬元以上,同期增長30%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000元以上;引進境外資金5億元以上;全鎮新擴建項目20個,完成項目投資3.8億元,新建成投產的企業有5個。
近年來,源潭鎮先后榮獲省市綜合改革試點鎮、全省重點中心鎮、全國文明村鎮、安徽省首屆文明鄉鎮、安徽省村鎮建設“十佳鎮”、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全國三十個最受關注的鄉鎮、中國刷業基地、安徽省擴權強鎮試點鎮、安徽省先進基層黨組織;2011年1月8日正式獲批籌建省級潛山源潭經濟開發區;7月源潭鎮入圍安徽省首批12個“鎮級市”名單;9月榮獲安徽省創建優質刷制品示范區等榮譽稱號。
市場觀察:根據現在源潭鎮的發展速度可以看出,貴鎮正從農業大鎮向工業強鎮轉變。鎮黨委、政府在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產業轉型、促進產業升級等方面的指導思想是什么。
“十二五”以來,我國不斷出臺惠農政策,重點發展城鄉一體化和新農村建設,大力改變中國鄉鎮經濟發展滯后狀態,增強鄉鎮經濟核心競爭力。潛山縣源潭鎮要增強鄉鎮經濟核心競爭力,其核心問題在于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如何淘汰低效農業發展模式,將地方各類優勢資源向城市高效工業資源轉化,是我們實現轉變的重要課題。近年來,我們高度重視、強力推進區域經濟的發展與突破工作,通過創新發展思路和集思廣議,大家一致認為,擴大內需、保增長才是提高全鎮綜合實力,實現難題突破、實現新發展的關鍵所在。
2012年度,源潭鎮經濟總量保持了持續增長,質量得到穩步提升,全鎮的經濟發展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而縣域經濟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構成單元,作為連接工農、兼容城鄉的區域經濟,是加速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紐帶。源潭鎮的經濟發展,必須根據自身資源優勢結合招商引資,利用大企業集團帶動本地中小企業發展,形成循環經濟,從而達到建設美好源潭的總體目標。
另一方面,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和全面加快農村第三產業發展,以園區為單位實施重點突破,進一步提升源潭整體經濟實力,從而達到強鎮富民核心目標。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是縣域經濟發展的根本方向,源潭鎮要發展,就必須進一步加強招商引資力度,讓廣大黨員干部,始終保持求真務實、扎實苦干、奮勇爭先、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以優良的作風保障各項目標任務的落實,以頑強的拼搏精神,推動全鎮經濟快速發展和農民收入大幅增長。這是我們的總體的發展思路,我們源潭鎮黨委、政府對發展當地經濟的決心是無可置疑的。
市場觀察:源潭鎮強勁的發展勢頭可謂有目共睹,招商引資對建設美麗源潭來說非常重要,下一步有何打算。
發展縣域經濟是解決城鄉二元結構的現實載體,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抓手,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途徑,更是應對危機、擴內需、保增長的迫切需要。源潭鎮特別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發展的加速器和支撐點,鎮黨委、政府親力親為抓招商,鍥而不舍爭項目。建立了有效地激勵機制,調動加快源潭經濟發展的積極性,開創了城鄉經濟發展的嶄新局面。2012年度,源潭鎮以產業化為基礎、以縣域工業化為主導、以農村城鎮化為載體,創新體制機制,加快項目建設,做強主導產業,實現了跨越發展。
我們上午安排你們參觀了產業園區和相關重點企業,你們也可以觀察一下,我們不論在工業還是農業方面,無論是從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還是農技服務體系作用上,均發揮著關鍵性作用,各園區建設進展順利,人民總體的生活質量、收入水平都得到了有效提高,2012年我們各項經濟任務指標均已順利完成。當然,“中國夢也是中國源潭的夢”,2013年對于源潭來講是實現騰飛的重要年度,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和改變,我們徹底改變了過去的單一農業發展模式,走上了工業強鎮、商貿興鎮的新路子。如今,我們在黨的十八大和全國兩會精神的指引下,始終堅持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服務發展大局,加快園區建設和工業經濟速度提升;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城鄉一體化,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落實惠民政策,進一步改善民生各項保障與投入;堅持統籌發展,確保社會和諧穩定,加快民生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步伐,造福一方百姓;堅持招商工作一把手負責制,以情招商,產業招商、項目招商,抓住承接產業轉移招大商之機遇期,在不斷拓寬招商思路同時,我們歡迎社會各界優勢產業進駐源潭。在“十二五”期間,我們決心把源潭鎮建設成集工業、農業、旅游業為一體的中國特色美好鄉鎮。
注:天柱山圖片覆蓋主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