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見季慧她剛從西藏回來,說起這次西藏之行她掩不住內心的興奮,“我還要再去一次!”我定睛好好看了看眼前這個女人,身材中等,牛仔褲配青色衛衣,鼻梁上架著一副大眼鏡,典型的上班族。說到這里時,她的眼睛卻放著光芒,臉上也一直保持著自然地微笑,一下子就顯得很特別。
提起西藏,我本來想回避這個話題,可能覺得現在去西藏的越來越多,有些被消費過度的嫌疑。當然這也是我的一孔之見。后來我改變了看法,上班族利用有限的時間和金錢拼假出游,能到西藏已經夠奢侈了。
季慧是典型的忙里偷閑“拼假旅游型”的,每年的春節假期她都會分開來過,過年用五天,剩下的五天挪到別的時間。一年一次大的旅游計劃,遠不如半年一次的輕松之旅,比如今年季慧就把10天的年假分開兩次用,五天用年假去了香港,五天挪到5月加上雙休,7天時間去了西藏。她的線路是旅行社安排的:拉薩一林芝一拉薩一納木錯一布達拉宮、大昭寺及附近景點。這條線路一看就是開發比較成熟的線路。但于都市白領來說難得出來遠行,這些就夠了。“基本上最少每年有兩次較遠的旅行。玩野了!除了能看到許多風土人情增加閱歷和談資,也能讓我保持生活的動力!”
每次旅行見到不同的風土和人情,都會有不同的收獲和感悟,拼假旅行雖然時間短,但還是給季慧帶來了很多新奇的感受。在西藏一路上聽著一位軍嫂導游講著西藏的人文和歷史,“比看書了解要生動和深刻的多!很開心!”講到倉央嘉措大喜大悲的人生時,她不禁為之動容。在雅魯藏布江窄窄盤山道上,季慧繃緊了神經,下意識的踩著剎車,“開車人的毛病,信不過別人開車”。我不禁想笑,轉而一想生死一念之間這種體驗也是寶貴的經歷,她很幸福。在大峽谷見到飛流直下的江水,遙望南迦巴瓦峰,沿途點綴著杜鵑花和各種原始植被,不時跑過幾只小藏香豬,在西藏到處都是風景。當然除了美景還有美食“牦牛舌,很嫩!土豆包子,還有青稞酒,糌粑,酥油茶!好多,有的真吃不習慣”。吃的時候季慧已經開始想象著回家試試身手了。
快樂從來不會成為旅行的全部,說到這里季慧有點小埋怨。“沒有去納木錯湖!很遺憾!因為天氣下雪,旅游大巴車沒上去!哎遺憾,更遺憾的是,可以去羊八井看看,可是車上的老人多,怕去泡溫泉會暈倒,堅持不去,還要求退錢!很是郁悶呀!我們那個團就是老年人多。甚至有一個老人出現高原反應被送去了醫院,開六個小時的路,一折騰開了十一個小時!”
這些遺憾和意外不得不讓我疑問,拼假旅行到底靠不靠譜?
拼假時間緊迫,跟團走又不自由,有很多弊端,每一刻好像都在趕時間,被動的往前趕著走,為什么季慧不放棄呢?她卻不以為然道:“對我們這種離家近,父母身體又健康,而且條件允許的年輕人來說,拼假出游是最好的選擇,避開一切的煩心事,只是為了玩,為了高興!”
作為拼假達人,季慧饒有趣味的給我傳授起拼假技巧:不能和正常小長假日一起趕高峰,還要考慮個人的工作安排,選擇工作不忙時出行,這樣不會在旅途中總有打不完的電話;一定要控制好出行天數,留出一天的富余時間,調整狀態;準備好吃的用的,看護好行李。當然我們更應該記住報團的話要注意年齡層次,這是季慧耿耿于懷的遺憾。
自05年,季慧去過國內十多個省份,還出國去過新馬泰和韓國。我問季慧平時工作這么累,哪來的動力出去顛簸?她卻微笑道:“工作累是累心,所以要累身體,去換得心的輕松。”這句話頗有深意。我似乎明白了29歲的她為何充滿了那么多正能量。
其實,大多數白領在繁重的工作逼迫下,已經很難逃離辦公室的牢籠,再加上時間和金錢都不寬綽,隨心所欲的旅行不屬于他們,他們的旅行本身就是帶著鐐銬在跳舞。拼假雖然不是最好的選擇,也不是最舒服的選擇,但卻是讓深埋都市的心靈得到最大程度自由的選擇,也就是最合適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