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人紀君祥把春秋時期發生的義士救孤的感人故事由寫成雜劇《趙氏孤兒大報仇》,其與《竇娥冤》、《長生殿》、《桃花扇》并稱為中國古典四大悲劇。王國維曾對這部作品給予了很高評價:“劇中雖有惡人交構其間,而其蹈湯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劇中,亦無愧色也。”
說起世界悲劇,不能不提莎士比亞的《哈姆萊特》,《趙氏孤兒》與其有異曲同工之處,又有各自不同的著力點,同樣是復仇,前者重點在王子復仇,是在“存在還是死亡”的思慮延宕上;后者則著墨于忠義之士如何救孤、育孤的琴心劍膽,與中國傳統文化中蘊藉的舍生取義的俠義精神相合。
當代話劇導演林兆華、電影導演陳凱歌都曾經把目光投向這部偉大的經典悲劇。現在電視劇版《趙氏孤兒》終于登陸央視黃金檔,該劇劇本創作歷時兩年,幾易其稿,筆者曾經在編劇陳文貴(《包青天》《鐵齒銅牙紀曉嵐》)創作時,見過他的案頭堆滿了關于那個時代的各種史書。拍攝過《秦始皇》、《戰國》等古裝歷史劇的導演閻建鋼對那個縱橫捭闔的時代也似乎有著特殊的興趣,拍攝《趙氏孤兒》是他一直的心愿。
近期發生的偷車殺嬰事件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這與幾千年前《趙氏孤兒》故事又似乎有某種暗合,嬰孩從來都是社會文化中希望的象征和情感寄托,寄托我們對惡的憤怒和對善的期盼,希望這部古裝劇作為對傳統文化價值觀的一次回望,在這個時候給我們當代人的內心一絲撫慰,給整個社會文化價值信仰的重建以一個契機。
“一個創作者是有責任的,不能沒良心,電視劇再強調娛樂性,作為大眾傳媒要影響很多人,沒有責任感就是犯罪。”導演閻建鋼如是說。
閻建鋼 主流價值觀的吸引力
Q:吳秀波這個角色和他以前演的角色似乎不太一樣,找他來演程嬰是出于什么考慮?
A:《趙氏孤兒》首先的一個重點就是扮演程嬰的演員,因為這個故事是一個經典,除了故事層面,我們想要讓觀眾重新審視這段歷史,更重要的是除了電視劇的娛樂功能,我還是想借這個故事讓大家從價值觀方面有所參照。為什么那個時代有人能舍己救人,現在有人在殺嬰?從精神層面來說,那時候的人信奉的是什么?我們今天這個社會有什么缺失?我們希望通過程嬰他們的生命表現來審視這個故事的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這就要求扮演程嬰的演員除了演技要好,他得有生命閱歷,得有生命感悟力,和對精神命題的思想力,從這幾個角度講吳秀波是最適合這個角色的演員。
Q:吳秀波之前演繹的都是亦正亦邪,或者糾結中的人物,這個角色是否也包含了很多矛盾?
A:程嬰這個人物的確極難把握,摔死了自己的孩子去救別人的孩子,是其最大的悲劇所在,是什么來支撐他做這一系列的人生選擇?他的心路歷程如何?不光是要有動作,還要有人物內心的細膩表達,秀波的表演非常投入,這幾個月像中了邪入了魔一樣。
Q:之前您也做過幾部古裝戲,這部戲相比有什么難度?
A:這個戲難在經典如何讀解,我們既要遵照史實又要表達得讓現代觀眾喜歡,我們不可能灑狗血,不可能用穿越等手段來處理。我相信現在的觀眾口味重是因為還是缺乏主流的吸引力。我本人有個基本的判斷:其實價值觀的需求是每個時代都需要的,這次的殺嬰事件中人們的聲討,說明大家對正義是有需求的,大家心中對善的需求還是存在的,所以我們相信,這樣一部反映道義、仁愛、主流價值觀的作品會讓大家認可。“殺嬰事件”是全劇的核心事件,不管是正史還是傳奇,這故事已經流傳了幾千年,四十多集的篇幅基本是圍繞著救孤、育孤、復仇這樣的歷史傳奇的脈絡來呈現的,但電視劇是需要有足夠生動的細節、豐滿的人物,才能吸引住觀眾,這就是我們需要我們努力的。
Q:嬰兒的形象在中國文化里核心的文化價值是什么?
A: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生命的高度尊重,不管是自己的孩子,還是別人的,尤其是全城的,在這樣的生命天平面前,程嬰必須做出艱難痛苦的抉擇,在程嬰身上,有對生命的極大尊重,這與那個時代的主流價值觀吻合,那個時代人要求大義,要舍生取義,不只是對孩子生命的尊重,而是對所有生命的尊重。
犧牲是什么?死是消亡,犧牲是涅槃,在程嬰及很多先秦人身上體現的犧牲精神,對道義、信念的追求,都是我們今天需要的。
Q:程嬰太完美了,不怕觀眾質疑嗎?
A:他是有一個過程的,我們會淋漓盡致的表現程嬰這幾十年的心路歷程,從小事開始,一定有痛苦,矛盾、掙扎,我們會淋漓盡致地表現,讓觀眾信服、接受。Q:與程嬰對立的人物是孫淳,他的表現如何?
A:孫淳也是一個極其有內涵、有功力的演員,把屠岸賈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與吳秀波雖然氣場不同,但卻呈現出了一種奇妙的化學反應,碰撞出了強大的戲劇力量。
Q:電影上去年是喜劇票房當道,對這部正劇的收視你有擔心嗎?
A:這次我比較自信,電視劇有多種功能,第一層面它的懸疑度、緊張度能滿足娛樂功能,另外我們有這樣的演員陣容,更重要的是它有文化追求。
Q:趙孤孤兒——趙武的扮演者王雨的表現怎樣?
A:王雨演的趙武有二十余集,他非常有靈氣,我們從《中國地》《大祠堂》合作了很多次,他把趙氏孤兒這樣一個經典人物形象,演繹得真實可信,把新一代年輕人如何對待仇恨、對待仁愛這些命題演繹得很有穿透力。
Q:這次的導演工作順利嗎?
A:基本上這部戲把我們的訴求都表達出來了,一個導演從終極呈現上我基本滿意,相對來說不像以前那么累。我們的伙食也很好,我一向把安全生產、愉快生產放在第一位,基本九點前完工,拍戲已經是我們的生活方式,連生活方式都做不到正常,生命還有什么意義呢?偶爾加加班可以,但不能成為一種常態,常態一定是正常的生活。
Q:會一直拍下去?
A:我也干不了別的(笑)。
Q:下一部戲是什么類型?
A:王麗萍編劇的一部現代戲,是一個民生大戲,表現北京三十年的人生變遷。我剛拍完閆妮主演的喜劇《主婦也瘋狂》,只要遇到好本子,什么類型都可以拍。
程嬰:
一個醫者, 一個悲天憫人的義士, 一個視死如歸的瘋子, 一個無怨無悔的丈夫, 一個洞悉人性的智者. 一個至仁至善的信徒,一個正義的踐行者。
屠岸賈:
一個權臣, 一個叱咤風云的政治家, 一個慈愛的父親, 一個冷血的屠夫, 一個惜才的伯樂。
莊姬公主:
一個高貴的公主, 一個溫柔的妻子, 一個無情的復仇者, 一個悲情的母親, 一個剛烈的女中豪杰。
趙武:
一個孤兒, 一個純潔的情種, 一個不懼死的勇士, 一個濁世中的行者。